易中岭早就通过黄子堤与莫为民联系上了,见他主动来约,就笑道:“今天晚上中达要请黄书记吃饭,你有空就过来,不在岭西,今晚安排在沙州。”

第569章 选人(中)

吃饭时间还早,莫为民回了家,老婆杨小玲黑着脸不理他,他肚子里窝着火,态度就比平时强硬,坐在客厅里闷头看电视,电视里人来人往,热闹非凡,他却根本没有看进去。

见莫为民这个模样,杨小玲便知道遇上事了,倒了杯水过来,道:“脸黑得就和非洲人一样,我又没有惹你,回有发什么脾气。”

莫为民喝了水,就将今天发生在常委会上的事情讲了,杨小玲听完,责怪道:“你这人怎么这样,县委书记是一把手,你和一把手顶牛有什么好处?”

“我是堂堂的县委分管组织副书记,在成津县就是个摆设,侯卫东以前和李致勾在一起,现在组织部又来了一个郭兰,跟侯卫东又搅在了一起。”

“切,你是没眼色,组织部长紧跟县委书记,这才是老正经,犯得着你去顶。”

“县委书记怎么能搞一言堂,这是不正常的党内生活。”

杨小玲骂了一句:“你莫名其妙,是不是生病了,不搞一言堂,谁愿意当一把手。”

莫为民就回不了腔,叹了一口气,道:“以前在政研室做冷板凳,全亏了黄书记才让我到成津当了副书记,原本以为有了点实权,结果遇上了侯卫东,我是大老爷们,不能随便让人捏,而且,成津的事情很微妙。”

杨小玲很不满意地道:“我不管什么微妙,只知道和一把手作对就是找不自在,这是三岁小孩都知道的事情,你倒是当了大老爷们,结果把张辉弄到了镇里。”

莫为民见老婆始终在为张辉的事情生气,就说了真话:“以前侯卫东有周昌全撑腰,谁也奈何不了他,所以这一年多我不说话,当好好先生,现在形势变了,一朝天子一朝臣,朱民生绝对不会重用侯卫东,黄子堤对侯卫东的霸道作风也不满意,新来的组织部长易中达对侯卫东的印象更差,我是成津县委副书记,如果不同侯卫东划清界限,迟早要跟着倒霉,今天在常委会上被侯卫东弄了一下,其实就是与他划清了界限。”

杨小玲这才恍然大悟,道:“你们这些男人肚子里这么多弯弯绕,累不累。”她又想起张辉,道:“我怎么给张局长交待。”

杨小玲是最近才调到交通局财务室,这是一个很有油水的地方,非一般人不能进,因此当张局长提起侄儿张辉的事情,她满口就答应了,不料事情办成了这个样子,让她愁上了心头。

“也不用急,张辉总算提了一级,你给张局长说,先到镇里工作一年半载,然后再调回好一点的局行。”

在杨小玲的心目中,一把手掌握着职工的命运,神圣而不可侵犯,如今自己老公冒犯了侯卫东,她心中仍然不安,啰嗦着道:“侯卫东这人挺历害,而且周昌全还是当副省长,你把他得罪狠了,总之很危险。”

“我在政研室工作这么多年,也不是混日子,做事有分寸的,我是在常委会上公开地提出自己的观点,侯卫东奈何不了我,但是传到了别人耳朵中,就是另外一回事情。”莫为民有些得意地道:“晚上黄子堤、易中达在一起吃饭,我要去参加。”

晚餐在新建成了的沙州大酒店里,酒至中巡,易中岭问道:“听说今天县委常委会上,你和侯卫东闹了些不愉快。”

黄子堤闻言道:“为民,这是怎么一回事?”

莫为民一脸委屈,道:“卫东总体来说是好同志,就是个性太强了,听不得不同意见,我作为分管组织的副书记,在人事问题上根本没有发言权,今天上午开常委会,关于组织部副部长人选上与侯卫东有了分歧,他提的人选是快满五十的镇委书记,我提的人选是组织部办公室主任张辉,张辉年富力强,在99年还被评为全省优秀组工干部,可谓得才兼备。”

易中达长期在省委组织部工作,对组织战线上的同志比较熟悉,道:“张辉,我听说过这人,口碑不错。”

莫为民道:“提了张辉以后,侯卫东马上表态让张辉到桔树镇出任副镇长,这事怪我多嘴,如果我不提议,按他的条件和成津职位空缺的具体情况,张辉很有可能安排到建委或是国土去任副职。”

黄子堤喝着酒,缓缓地说了一句:“年少莫要太轻狂,今天中达来了,大家高兴,喝酒,别谈其他事情。”

第二天,省委考察组来到了沙州市,带队的是副部长丁原,很显然,省委组织部对于沙州领导人选还是很慎重。

丁原到了沙州市委以后,单独与市委书记朱民生谈了半个小时,谈话结束以后,由于市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粟明俊被列为了考察对象,就退出了接待会场。

回到组织部办公室,粟明俊强作冷静,拿起文件来,半天都没有翻页,他给侯卫东拨通了电话,道:“省委组织部考察组是丁原带队,到沙州确定了两个考察对象,我和赵林。”

侯卫东道:“祝贺,祝贺,这是好事。”粟明俊谦虚道:“这只是考察,最终结果还说不清楚,谢谢你,卫东。”

侯卫东笑道:“粟部,正式结果出来了,我请你喝酒,不醉不休。”粟明俊也忍不住笑了起来,道:“呵,呵,这次大哥请客,我和赵秀对阵你和小佳,不醉不归。”

挂了电话,侯卫东笑道:“有意思,真是有意思。”

县委办主任谷云峰正好站在身边,听到侯卫东没头没脑的两句话,问道:“侯书记,什么事情这么有意思。”

“世事如戏,难道没有意思吗?”市委常委对于粟明俊来说是一个高难度命题,对于陈曙光来说就只是“说说”而已,念及此,侯卫东心里不由得产生了一阵荒谬之感。

谷云峰心里有些奇怪:“侯书记怎么会有颓废的想法。”

侯卫东又道:“你的前任胡海因为没有任常委,一直有意见,你有什么想法?”

此时只有侯卫东、谷云峰和杜兵三人在山顶之上,天高云淡,一座座小山峰似乎都被踩在了脚下,蜿蜒的公路上有一辆辆的大货车在小心翼翼地下山,这些大货车都背着一个水箱,用来给刹车片降温,公路上就留下了一串串的水迹。

谷云峰道:“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不相当常委的办公室主任是没有上进心的士兵。”

“好,云峰不虚伪,很好,我们一起朝这方向努力。”

这是侯卫东第一次明确表态,令谷云峰一阵激动,道:“感谢侯书记对我的信任。”侯卫东打断了他的表态,道:“我们再给这些异乡人上一柱香。”

在飞石镇的山顶上,除了知识青年项勇之墓,还新建了四座墓,这四座墓是从成津各地迁到此处的知青墓,统统按照项勇的规格来修建,在五座墓前面,有一块大碑,上一次吴英副厅长答应,要请一位著名的老知青来题字,此碑就暂时是空白碑。

侯卫东恭敬地在项勇面前上了一柱香,道:“这个项勇当年是知青中的风云人物,据说是很剽悍一个人,可惜了。”

下了山,飞石镇党委书记朴林早已等候在一个农家小院子,这是上次喝土鸡汤的地方,朴林已经知道了县委常委会的事情,态度就显得格外殷勤,他亲自守着村支书杀了土鸡,又用井水给侯卫东泡了一壶好茶。

侯卫东进院就闻到了扑鼻的鸡汤香味,道:“今天朴书记亲自管后勤,我们就有口福了。”

村支书刘勇猛端了一盆鲜红的桔柑,道:“侯书记、谷主任,各位领导尝一尝我家种的桔柑,味道好得很。”

一行人就坐在农家小院子,吃桔柑,喝茶水,摆龙门阵。

“老刘,山上的墓很有纪念意义,你是村支书,要时常注意保护,不能破坏了。”

刘勇猛人名其名,体格健壮,声如洪钟,拍着胸脯道:“侯书记放心,有我刘勇猛在,知青墓坏了一根草就找我负责。”

谷云峰道:“老刘,上山的道不太好走,能不能修成青石板路,要多少人工,多少材料钱,你算个帐,我去化缘。”

刘勇猛知道这里面有些搞头,就对坐在一边的瘦小汉子道:“张会计,这事交给你,明天带几个人去实地拉一拉皮尺,后天我把帐给谷主任送过去。”

三月,田野里一片绿意,早春的花亦开了,很漂亮,刘勇猛一家人就张罗着把桌子抬在院子里。

侯卫东与朴林到屋后的露天厕所去方便,抬头就见到了一座破败的土泥房子。

“如今这种土泥房子还多不多?”

朴林道:“全村还是六、七家吧,都很穷,这家人还是以前的老支部书记,最先还当过农村贫协主席,在村里干了二十多年,娃儿得病死了,老支书一个人带着孙子在过。”

“孙子多大年龄了?”

“读初中。”

侯卫东仔细观察了一会那间土房,道:“老朴,交给你一个任务,到了组织部以后,你在全市范围内再搞一次详细的调查,看一看象这种贫穷的支部书记还有多少。”

“这些年组织部一直在抓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党内扶贫是一项重要内容,没有这些在一线工作的支部书记,县委在农村就没有阵地,如今这些支部书记因为各种原因贫穷了,县委有必要帮扶一把,让现任的支部书记也能感受到党组织的温暖。”

朴林没有想到侯卫东想得这么远,赶紧道:“侯书记,我马上着手办理此事。”

一个月前,组织部搞了一个关于农村贫困党员调查报告,发现了一个现象——早年的农协主席现在多数又返贫了,侯卫东当时还是报告中签了字,要求深入调查。

今天无意中看见了一个破土房,恰好也是一位老支书,更加引起了侯卫东的高度重视。

第570章 选人(下)

省委组织部考察组离开以后,小道消息便如城市生活垃圾场的苍蝇一般满天飞舞,三分之二是关于粟明俊,三分之一是关于赵林。

沙州官场基本上一边倒在看好粟明俊这位临时增加的考察对象,不少小道将省委常委、组织部长高交云当成了粟明俊的后台,这些小道消息已经快要到达了真相的边缘,这让侯卫东从心里佩服小道消息编造者丰富的想象力和敏锐的政治嗅觉。

四月三日,答案揭晓,沙州市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粟明俊被任命为沙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长。

四月十日,沙州市委召开了市委扩大会议,分析全市第一季度经济形势,会议安排了整整一天,上午是领导动员讲话,下午分组讨论。

市委扩大会议的诱因是省政府公布的各地经济数据。

沙州是岭西工业重镇,经济总量在全省排名第三,99年各项指标与第二名铁州市已经很接近了,但是,在今天第一季度,沙州的经济总量仍然排在第三位,可是GDP等各项指标与铁州市又有拉开的趋势。

朱民生作为沙州市的新任掌门人,看到省政府公布的数据以后,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他知道,如果不制止这种趋势,自已的执政能力一定会受到省委省政府的质疑。

朱民生会议动员就讲了一个多小时。

“看到这些数据,我和刘兵市长多次研究,可以说是夜不能寐,心急如焚,同志们,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今天把各位同志请到这里,就是静下心来,透彻分析我市的经济形势……”

朱民生在主席台上一脸沉重,两侧按照市委常委的排名顺序分别坐着刘兵、黄子堤等人,粟明俊是新进市委常委,排拉最后,就坐在了主席台的角落,他头发梳得很整齐,穿着一件灰色西服,满脸严肃认真,不时抬头看一看会场下的干部,不知不觉中就有了副厅级干部的威严。

侯卫东侧脸再看赵林,只见他两鬓出现些灰白色,半月时间,他似乎老了好几岁,连皮肤都有些暗淡无光。

官场是一个典型金字塔结构,底层人多,越往上走人数越少,沙州全市有四百多万人口,市委常委也就区区九人,在战争年代,一将功成万骨枯,在和平年代,每一个厅官都是踩着无数处级、科级干部的肩膀上爬起来的。

等到朱民生作完动员,就由刘兵市长具体分析第一季度经济形势。

中午散会以后,侯卫东和蒋湘渝一起找了朱民生,汇报了胜宝集团到成津考察的情况。

朱民生如今对胜宝集团更加重视,道:“胜宝集团的领导层一直住在岭西,从这一点来看,他们十分看好岭西,我们沙州在产磷区中基础条件最好,很有竞争力,卫东和湘渝要把此事当成今年最重要的工作。”

侯卫东道:“我听说铁州市与胜宝集团也在接触。”

“消息可靠吗?”

“省政府办公厅透露的,基本可靠,铁州给出了不少优惠条件,想将胜宝集团大陆总部设到铁州经济技术开发区。”

朱民生感到了问题的严重性,道:“铁州不产磷矿,他们来凑什么热闹,这个老钱,真是见钱眼开了。”他又问道:“这事你们向刘兵市报告没有?”

“我昨天才得到这个消息,还没有来得及向刘市长汇报。”

朱民生点了点头,叮嘱道:“胜宝集团的事情是刘市长在操作,你要向他多汇报。”他又语重心长地道:“卫东,如今关系就是生产力,你曾经当过周省长的秘书,这就是有利条件,为了胜宝集团,你要三天两头到岭西给周省长汇报工作,这是公事,不是跑官卖官,你的胆子要大一些。”

他又吩咐蒋湘渝:“卫东近期主要集力放在胜宝集团之上,县里的具体事情你要多操心,给卫东腾出精力和时间,你和卫东都要记住,这件事情不仅是成津的事情,更是关系着沙州发展的大事。”

下午是分组讨论,益杨、成津、吴海、经开区等地是一个组,由秘书长洪昂主持下午的讨论。

按朱民生的意思,市政府将经济任务分解得极细,每个部门、每个县都有具体招商引资任务,成津县全年的引资任务是实际到位资金二十个亿,吴海县的任务与之相同。

拿到任务表,赵林把眼镜取下来,道:“这个任务不切实际,沙州地处内陆,交通不便,并没有多少优势,凭什么吸引外来资金,如果我是企业老板,就不会到沙州来投资。”

益杨县的任务更重,马有财紧着额头,道:“现在全国都在喊招商,越是落后地区喊得越历害,现在是投资拉动型经济,不招商就没有发展,也是不得而为之。”

侯卫东道:“吴海的基础比成津要好,成津的压力更大。”

赵林摇了摇头,道:“成津今年已经来了一个水泥厂,至少有两、三个亿的投资,吴海满打满算就只有两千万,要在后三个季度实际到位外资二十亿,这又不是变戏法。”

这一次竞争失败对赵林打击颇为沉重,原本以为是煮熟的鸭子,结果事到临头却莫名其妙地飞了,此时环顾左右,县委书记中有资历更老的马有财,有锐气十足的年轻人侯卫东,有书记眼皮下的南部新区高健,这些人的竞争力都很强,他对自己上升之路感到一阵灰心。

正在讨论之时,侯卫东收到了一条手机短信:“卫东,晚上约上小佳,我们两家人一起喝酒,不醉不归。”

小佳把手里的事情忙完了,就打开电脑随意看新闻,这时就接到了侯卫东发过来的短信,见是吃饭的邀请,心里很是高兴。

园林局局长张中原走了进来,道:“张科长,晚上不要安排了,我们请财政局季海洋局长吃饭,你要参加。”

园林管理局在沙州市政府各局行中地位靠后,为了能增加预算,局长张中原从年初就约财政局长季海洋吃饭,从年初约到了四月分,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季海洋终于抽出时间来共进晚餐,得到消息之后,张中原就亲自到各个科室点兵点将。

小佳愁眉苦脸地道:“张局,刚接到我家那位发来的短信,约好晚上在一起吃饭,我们至少一个月没有见面了。”张中原道:“财政局是大爷,我们请他们一次不容易,你一定要参加,大不了我批你几天假,明天到成津去玩几天。”

小佳也就只得答应了。

侯卫东接到小佳的短信以后,马上就给粟明俊发了过去,粟明俊回道:“计划不变,陆海空见。”

下班时间,张中原给季海洋打了电话,季海洋客气几句,道:“今天再开市委扩大会,我估计很多人会在沙州大酒店里吃饭,能不能改个地点。”

“请季局定地点。”

季海洋也就不客气,道:“订在新月楼外面的陆海空,那里环境可以,人不杂,味道也不错。”

园林管理局一班子人早就作好迎接财神爷的准备,张中原一声令下,就分坐两辆车来到了陆海空,张中原特意点了小佳一起到大门口等着季海洋一行。

等了十来分钟,季海洋带着两个班子成员来到了陆海空,眼看着要到了门口,一位姓冷的女副局长小声地自言自语道:“园林局太小气了,在这个破地方请客。”

季海洋正在打电话,没有听见冷副局长的抱怨。

下了车,张中原就迎上来握手,冷副局长看着餐馆上写着的野味两个字,就说了一句:“张局,吃野生动物可是违法的。”

冷局长分管预算,位置重要,人就极为刁钻古怪,张中原对此早有耳闻,闻言也不恼,笑呵呵道:“这没有问题,林业部门批准的。”

冷局长又挑剔地道:“吃野味不保除,很多野味都有细菌。”

小佳见自己的局长吃了憋,心里不舒服,又不好发作,她主动对季海洋道:“季局,你好,我是张小佳,今天还是第一次见面,等会我要多敬季局几杯酒。”

侯卫东与季海洋在益杨县共事之时,小佳到上海去学习了两年,季海洋因此并未见过小佳,等到季海洋调到市财政局不久,侯卫东就调到了成津县,阴差阳错之下,季海洋和小佳都是互知其名,并未见面。

季海洋指着小佳,笑道:“你就是小佳啊,卫东经常说他娶了一个丑媳妇,原来是为了金屋藏娇而打的烟幕弹。”

他取出手机,给侯卫东打了电话,道:“卫东,我在海陆空,过来喝两杯。”得知侯卫东要陪粟明俊,恰巧也在海陆空,他就道:“好,好,等会我过来敬酒。”

进了餐厅包间,小佳和冷局长两位女同志就坐在一起,冷局长矜持地问道:“园林局成立时间不长,你以前在哪个单位,啊,建委比园林局好得多,你怎么到园林局来了。”

小佳心里不太舒服冷局长的腔调,看在张中原局长的面子上,她没有反击,微微一笑,道:“我还想到财政局来,可是领导不同意。”

冷局长声音不小,张中原听得清楚,笑得就有些尴尬。

“小佳,只要张局长肯放你,明天就到财政局上班。”

季海洋说完之后,用眼角余光瞟了冷局长一眼,他很不喜欢这位姓冷的副局长,针对其口不择言的情况,在班子会上多次提出了批评,可是冷局长就是这个素质,又是朱民生提拨的人,他亦是无可奈何。

酒至中巡,服务员带着侯卫东走进了包间,他先跟张中原打了招呼,又对季海洋道:“季局,你好久不接见我了。”季海洋道:“岂敢,岂敢,你是市委委员,应该是你来接见我们。”

冷局长自然知道侯卫东的大名,当得知小佳和侯卫东是夫妻俩,眼光就不同了,说话也就客气了许多。

侯卫东敬了一圈,季海洋就对张中原道:“张局,隔壁还有朋友,我们去敬一杯。”

冷局长见堂堂财政局长都出去敬酒,感到很好奇,借着上洗手间之时,来到了大厅里磨蹭着不肯回包房,等到季海洋和张中原从另一个包房出来之时,她一眼就瞧见了新任的市委常委粟明俊。

第571章 家务(上)

走进了新月楼大门,小佳挽着侯卫东的胳膊道:“我们在院子里走一走。”

新月楼是沙州第一个成规模的小区,建成已有好几年,小区里的树木已经成形,沿着小道在各幢楼之间散步,也有了些情致。

此时侯卫东在新月楼已经有了三套住房,自己住了一套,父母一套,岳父母一套,转了一圈,侯卫东就问:“先回那边。”小佳紧挽着侯卫东的胳膊,道:“女儿在我妈那边,先去那瞧一瞧。”

从心里来说,侯卫东不太喜欢到岳父母那边去,但是,喜欢是一码事,去不去却是另一码事,前者是感觉,后者是责任。

进了屋,小囝囝正坐在沙发上看电视,陈庆蓉坐在左侧,张远征坐在右侧,小佳与父母打了招呼以后就到沙发边上去抱小囝囝,小囝囝眼睛没有离开电视,被动地与妈妈亲了亲。

小佳蹲在小囝囝身边,指着凑了过来的侯卫东,道:“爸爸回来了,叫爸爸。”小囝囝看了一眼侯卫东,仍然继续看电视。

“叫爸爸。”小佳继续作着努力。

小囝囝终于“哇”地哭了起来,陈庆蓉就过去抱住小囝囝,道:“乖,小囝囝别哭,叫爸爸。”

侯卫东见小囝囝哭得伤心,有些尴尬地坐到沙发上。

在陈庆蓉怀抱里,小囝囝很快就恢复了平静,又爬到沙发上,开始看起了电视。

小佳见小囝囝总是看电视,道:“妈,别总让小囝囝看电视,对她不好。”陈庆蓉没好气地道:“看一会电视有什么,况且就是晚上看一会。”

小佳一直以来就不赞成让小孩子陪着大人看电视,道:“小孩子过多地看电视,会影响思维方式,还容易造成注意力不集中,我还看过一本书,说是小孩子看电视过多,还容易性早熟。”

陈庆蓉脸上就露出不高兴的神情,张远征斜了斜眼睛,道:“我们活了几十年了,难道还不知道怎么带小孩子,总没有把你带成傻瓜。”

“爸,我说的是科学知识,不信我明天带本书回来。”

张远征道:“书上的话你都信,带孩子还得听老人的实际经验,比书上的管用。”

“其他的事情不说,就说看电视这事,小囝囝这么小,怎么能让她长时间看电视,这肯定是不对的。”小佳在日常生活中总是让着父母,唯独在小孩子成长方面,她一直坚持她认为对的方式方法,今天发现小囝囝对电视着迷了,心里就很是焦急。

陈庆蓉不满地道:“张小佳,你就别挑剔,小囝囝从小到大,你和卫东给她洗过几次澡,洗过多少尿布,还不是我和你爸将小囝囝一把屎一把尿拉扯大的。”

她看了看客厅的挂钟,道:“小囝囝上个月生了感冒了,眼看着要好了,又着了凉,药都吃了不少,这怎么了得。”

小佳又道:“小囝囝生了病,要到大医院去看,别到路边小药店去拿药。”

张远征马上就接过话,道:“你知道个啥,我们去的那个诊所是以前厂里马医生开的,技术好得很,你就是从小吃他的药。”

小佳一句顶一句地道:“马医生是什么学历,就是以前的赤脚医生,他是什么病都治,什么病都治不好。”

侯卫东在一旁暗自使眼色,小佳装作没有看见,陈庆蓉就将电视关掉,小囝囝这才打着哈欠到了卫生间,不一会,卫生间就传来哗哗的水声以及小囝囝高兴的笑声。

侯卫东就同岳父张远征说了些闲话,等到小囝囝从卫生间出门之际,小佳就将电视关掉。洗过澡的小囝囝就成了粉嘟嘟的洋娃娃,格外可爱,她咯咯笑着,站在寝室门前,挥着小手,道:“外公,妈妈,爸爸,晚安。”

小囝囝进了屋,小佳和侯卫东稍坐了一会,也就走了。

下楼之际,小佳道:“老公,不能长期将小囝囝放在一边,你看,小囝囝都不怎么亲热我们。”侯卫东道:“是不亲热我,你倒是经常见到的。”小佳忧心忡忡地道:“你还要在成津工作几年,小囝囝眼看着就要长大了,这是成长的关键时期,父亲的角色是谁也不能代替的。”

侯卫东道:“现在这种状况,我怎么走得开,干脆你调到成津来工作,你是正科级干部,县里的岗位随便你挑。”小佳挽紧了侯卫东手臂,道:“老公,我好歹也是受过高等教育,不想成为你的附庸,你得让我有自己的事业,否则以后没有尊严。”

在中庭说了一会话,侯卫东抬头观察了前面的楼,道:“我爸妈那里还亮着灯,上去坐一坐,好久没有见到两位老人家。”

按了门铃,很快就响起了刘光芬的声音,“那一位。”侯卫东粗声粗气地道:“开会,是我。”

听到是侯卫东的声音,刘光芬就笑着道:“小三子,你还晓得回家,吃饭没有?”没等侯卫东说话,她又道:“你姐和妹夫和你侄儿在家里,今天家里热闹。”

侯卫东一边换鞋,一边道:“大哥怎么没有过来?”刘光芬声音低了些,道:“你大哥也过来吃了晚饭,他还给我谈了你嫂子的事情,等会你给我参考参考。”

见到母亲的神情,侯卫东便知道是嫂子江楚的事情,道:“我没有搞懂嫂子脑子是如何想事的,做的事情让我们都哭笑不得。”刘光芬最喜欢这个小儿子,有什么话都要在他面前说,就道:“你先和你姐说话,等一会我给你细谈。”

二姐夫何勇渡过了98年基金会的难关以后,这两年搞对外贸易,生意渐好,所谓心宽体胖,他的身体明显发福,肚子直逼二姐怀孕时的规模。

与侯卫东、小佳聊了一会家长里短,何勇道:“老三,益杨县的易中岭,你应该认识吧。”

何勇与侯小英结婚之时,侯卫东还在沙州学院读书,那时何勇是丝绸厂的中层干部,跑销售,也算有些小钱,每次侯卫东回吴海,他都要给车费,两人关系不错,当时他称呼侯卫东为老三,现在还是如此。

益杨检察院的案子成了悬案,也成了侯卫东的一块心病,听闻易中岭三个字,侯卫东就敛去了笑容,道:“易中岭此人,我当然熟悉,姐夫,你认识他?”

何勇挺着肚子靠在沙发上,道:“都是生意场上的人,偶尔要打交道。”

“姐夫,易中岭不地道,心狠手毒,迟早要翻船。”

侯卫东简单说完曾经发生在益杨检察院的事情,一直未说话的侯永贵拍桌而起,“益杨公安局是怎么弄的,这个案子都办不好,让罪犯逍遥法外,耻辱。”

何勇开玩笑道:“爸,不是国军无能,是共军太狡猾了。”

侯永贵就很认真地对何勇道:“你这事得听老三的,他虽然年龄最小,可是政治上最成熟,不打湿靴的最好办法就是不在河边走。”

何勇一直有些怕老泰山,见其黑着脸,就道:“爸,你放心,我就是与他虚与委蛇。”他又对侯卫东道:“难怪易中岭还托我作东,要请你吃饭。”

“他请客,我不去。”

何勇道:“易中岭这人与沙州高层关系很深,新来的组织部长易中达是他堂弟,而且黄子堤在易中岭公司中有股份,这在沙州生意场上不是秘密。”

“不会吧,即使黄子堤真有股份,也一定是很秘密,应该不会弄得路人皆知。”

“老三,我说的是真事,沙州西城区修长途汽车站,易中岭中标以后,在沙州大酒店摆了一桌,黄子堤亲自参加,喝醉酒以后,易中岭无意之中说出来的,当时至少六、七个人听到了。”

侯卫东冷笑一声:“易中岭这人狡猾得紧,我看不是无意中说出来,而是有意这样搞。”

侯永贵再次黑着脸对何勇道:“何勇,这事你得听老三的,这些人就和毒品差不多,沾上了就丢不掉,你真想做工程,就找老三,遇到黑恶团伙,就找老大,你自己一定不要跟那些不三不四的人在一起。”

刘光芬早就想跟小三摆龙门阵,等他们聊了半个多小时,她就道:“老头,你和小三聊得差不多了,轮到我的小三了。”

刘光芬将侯卫东叫到了里屋,还把门关上。

“我是小囝囝的奶奶,你说,我有没有权利带小囝囝,为什么让外婆带,不让奶奶带,我才带两天,就接回去了,还说怎么又感冒了,我是小囝囝的奶奶,难道会害她。”

刘光芬搬到了新月楼以后,带了小囝囝两天,就被陈庆蓉接了回去,而且见到小囝囝流鼻涕,表情上就很不好看,因此,刘光芬就有了意见。

侯卫东这才醒悟自己岳母有一句话的意思,道:“别人都怕带小孩子,你们却是争着带,麻烦。”

刘光芬道:“那么我们一家带一个月,我是小学老师,又带了你们三个,经验肯定要丰富得多。”

侯卫东知道这事说不清楚,就转变话题,道:“大嫂是怎么回事,你刚才不是要给我说吗?”

第572章 家务(中)

刘光芬不上当,道:“江楚的事情等会来说,先说小囝囝的事,我是她的奶奶,凭什么就不能让我来带。”见到儿女回家,她原本高高兴兴的,可是说到这个话题,想到在新月楼院中遇见自己的亲孙子,却只能象外人一样看一看、逗一逗,不禁就有些心酸,就抹了抹眼角。

侯卫东耐心地道:“老妈,这是历史原因造成的,生小囝囝之时,你还在吴海县,小娃妈妈恰好又退休在家里,请她过来逜小孩子就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这个道理,刘光芬其实明白,此时在儿子面前将窝在心里的话讲出来以后,她心里舒服多了,道:“你岳母是个挺历害的人,你以后千万别跟他们住在一起,容易起矛盾。”

侯卫东见母亲心气稍平,就将矛头引向了江楚,道:“江楚是怎么一回事情,我问过大哥,他总是吱吱唔唔的。”

刘光芬道:“江楚是吴海当老师的时候,挺文静的小姑娘,怎么到了沙州以后就变得不可理喻,好端端的人怎么迷上了传销,看到江楚的样子,我都不敢给亲家说起这事。”

江楚的父母都是极忠厚的人家,来往不多,关系却相当不错,刘光芬想起了老实巴交的亲家母,想着她每年送过来的土鸡蛋,就觉得心情沉重。

侯卫东劝道:“妈,江楚是成年人了,她有自己的选择,怎么能怪我们家,我们都是坚决反对她搞传销。”

“只是苦了你哥,刑警支队本来就忙,回到家里,冷锅冷灶,一口热茶都没有。”刘光芬拿过侯卫东的手机,就给侯卫国打了电话:“你还在忙吗,忙完了,那就到新月楼这边来,何勇和小三都在这边。”

“你吃饭没有?”这个时间早就过了饭点主,按理说不应该问吃饭的问题,刘光芬作为警察的家属,对饭点早就模糊了。

“今天事情忒多,还没有顾得上。”

“赶紧过来,你妹和我包了饺子,羊肉馅的,剩了不少。”

想着母亲包的香喷喷的羊肉馅饺子,侯卫国口水就要流了出来,肚子就不争气地叫了起来,他放下电话,拿起车钥匙就出了办公室,到转角楼梯之时,见内勤蒋笑还坐在电脑前,就敲了敲门,探头进去,道:“小蒋,下班了。”

蒋笑回头,道:“侯支队,还有五分钟。”侯卫国道:“弄好了下来,我送你回家。”

蒋笑一边保存文件,一边开玩笑道:“侯支队,加班到现在,你得请我吃饭。”她听到门口没有动静,回头之时,侯卫国早就没有了踪影。

“这人,跑得比猴子还快。”她收拾好办公桌,提着小包就下了楼。

等到蒋笑下楼,侯卫国已经把车停在了门口,坐在驾驶室里抽烟,烟头的亮光在黑暗中一闪又一闪。

蒋笑上车道:“少抽几根,今天晚上你至少抽了一包烟,而且有女士在车上,得讲绅士风度。”在刑警队里,每当熬夜之时,大伙总是香烟不断,蒋笑已经习惯了会议室的烟味,今天见侯卫国抽得太凶,忍不住提醒道。

侯卫国就将烟摁灭,发动车辆,直奔新月楼,蒋笑住在父母家,她父母是新月楼的第一批客人,与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粟明俊住在同一个单元,侯卫国恰好要到母亲家里去,因此亦不问蒋笑,直接朝新月楼开去。

蒋笑见侯卫国直接将车开进了新月楼,道:“侯支队,你太不人性了,我还饿着肚子,门口有这么多馆子,你不请我吃饭,那我请你。”

侯卫国搓了搓胡子拉渣的脸,道:“小姑娘家,别在外面玩,早些回家。”蒋笑刚从警校毕业三年,在侯卫国这位年轻的老资格面前,就还是一个小姑娘。

熄了火,侯卫国拿着钥匙就跳了下来,蒋笑还不知道他的目的地也是新月楼,以为他要陪着自己吃饭,高兴地道:“你要请我吃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