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赵玦则请求父亲,如今宫里意思不明,但颖王与田尚书都派人私下联系过家里,无论如何也会力保小长房的爵位,让他不要担心,但如果圣旨下来了,要申斥他,那请求父亲无论如何都要承认自己的错误,然后把错都揽在自己身上,说清楚这一切都是他自作主张,妻子儿孙绝对没有参与进来,这样赵玦就有了更大的机会继承爵位。只要赵玦成了下一任的建南侯,赵炯身为建南侯的父亲,住在老家宅子里,绝不会有人敢不长眼地对他不敬的,他可以继续安享荣华富贵,也不必担心会让皇帝看见,再次想起他做过什么好事,从而迁怒赵家人。而赵玦和母亲妻儿也会在京城努力为他说情,让他能早日获得皇帝的赦免,让他只管安心待在老家,千万不要闹事!
赵炯听着听着,双眼瞪得老大,满面涨红。高成看得十分担心:“侯爷?您没事吧?”
赵炯没回应,可他的怒气谁都看得出来。
高成心里叫苦,可是考虑到自己真正的主人是谁,还是开口劝他:“侯爷别生气了,夫人与大爷这也是不得已,如今还是保住爵位要紧。再说了,大爷是您亲骨肉,您还怕他得了爵位后,会不敬着您么?”
赵炯眼睛瞪得更大了,而且直盯住了他。
高成缩了缩脖子,小声道:“您别着急,这是十几二十天前的信了,夫人和大爷一定还不知道您摔马的事,等他们知道了,想来会想法子把您接回京城去休养的。”
接回去?他们以为他四肢健全能跑能跳时,尚且不愿意让他回京,就怕碍了他们的事,如今他都瘫痪了,他们有了更多的理由不接他回去,还会开这个口吗?赵炯万万没想到,他也会有被妻子儿孙视为拦路石,一脚踢开的时候!
“孽障——”赵炯从牙缝里挤出这两个字,忽然一口血喷出,顿时晕了过去。


第三十三章秘密任务
更新时间2014-3-3120:03:56字数:3519

赵炯吐血昏迷,高成吓了一跳,忙不迭让人去请大夫、熬药。
前些天请来给赵炯医治的大夫,还有两位在老宅里没走,很快就赶来诊治了,诊治的结果都差不多,说赵炯是急怒攻心,一定要静养,不能再生气了,不然会严重伤害他的身体。
高成苦着一张脸站在院子里,心里都不知该如何是好。赵炯怎么可能不生气呢?要保小长房的爵位,必须要牺牲他,他得独自承担下所有的罪责,这个决定还是他最亲的家人所做的,以他的脾气,绝不可能忍得下。可他再生气又能如何?他如今远在奉贤,罪证又非常确凿,除了老实认罪,还能做什么?高成非常不看好他,只是心里依然会觉得难受,无他,如今赵炯身边侍候的就数他最受重用了,每日承担赵炯怒火的也是他,他真担心哪一日主人的火气上来,会拿他来出气,到时候他都不知还有没有命在呢。
想到昨日因为赵炯感觉不到丫环在替他按摩,就认定那丫环偷懒不出力,命人将她拖出去打了个半死,然后丢出门,高成就忍不住打了个冷战。那可是赵炯从京里带回来的亲信大丫头,还兼着通房的差事,在张氏未回奉贤前,赵炯心情好的时候,对这丫头宠爱得很,结果她还落得这样的下场。他高成又算什么牌面上的人呢?
他摸了摸袖袋里那封信,心里有些乱。
那不是刚才读给赵炯听的那封信,而是女主人蒋氏写给他的。这一次京城侯府南下送信,派出来的人正好是蒋氏的心腹,所以她就另外送了封密信前来。密信的内容很简单,既然张氏祖孙未死,那么为了保住小长房的爵位,高成务必要想办法把他们祖孙给弄死,只要张氏和赵玮性命不保,小长房的爵位就稳当了。
高成正为这事儿心烦呢,姑奶奶想得太好了,可事情哪里能件件如她所愿呢?而且她这主意跟小长房牛氏母子说的可是完全相反的,牛氏与赵玦都在信里嘱咐赵炯,不要再对张氏祖孙做什么,以免触怒皇帝,可蒋氏却非要将张氏与赵玮赶尽杀绝…
如果说杀死赵玮,是为了灭绝小二房能够袭爵的男丁,只要皇帝不打算在老郡公刚去世不久的时候就夺了他儿孙的爵位,就只能把爵位传到小长房头上了,蒋氏如今有希望马上成为建南侯夫人,有这种念头也是常理,可杀死老夫人张氏是为了什么呢?
如今宫里也好,奉贤也好,人人都知道赵炯对继母嫡弟下过毒手,如今他还跟张氏祖孙在一个宅子里住着呢,张氏有个好歹,谁都会认定赵炯是凶手的,到时候赵炯还有命在么?好歹也是公公啊!
难不成老夫人张氏那日在城门口说的话不是空穴来风?自家姑奶奶是真的有把柄握在张氏手里,因此迫不及待地想要杀人灭口?到底会是什么把柄呢?
高成思索间,忽然察觉到有人在外头窥视自己,忙抬头望去,就发现有个婆子在院门外探头探脑的,见他望来,立刻缩了脖子转身走人。等高成追出去,她已经不见了踪影。但在另一个方向,又有两个正在修剪花草的婆子偷看他。
高成心知,如今老宅里的人事已被汪四平那老货掌握住了,那老货定是投靠了老夫人张氏,成天打发了不知多少人来窥视东院里的情形,方才侯爷赵炯又是吐血,又是昏迷,又是请大夫的,一定已经有人报到老夫人张氏跟前去了。高成对此很气愤,却又无能为力,他现在能把赵炯身边的亲信控制好,就已经很吃力了。他原是蒋氏手下得力的人,京城侯府原先是张氏管家,如今则是牛氏的天下,蒋氏只能从婆婆手里分享些许权利,还没本事建立起足够的权威。他身为蒋氏陪房,若不是得侯爷青眼,那些管事们是不会把他放在眼里的。
高成想到这里,就忍不住叹气,他家姑奶奶大概还不知道老家的情形吧?如今这个情形,就算他想对张氏祖孙下手,也无能为力呀…
他还是再等一等吧,如今姑奶奶一定还没收到他送回京中的信呢,等她收到了修改了指示,他才去做不迟…
高成有一件事没猜错,汪四平确实是在第一时间,就把赵炯吐血的消息禀报了张氏。
张氏对赵炯是否吐血并不关心,她早就不打算理会他的病情了,她更有兴趣的,是赵炯在吐血之前,刚刚收到了京城侯府来信这一事实。汪四平对老宅里的人事了如指掌,自然也能打听到京城侯府刚刚派了个信使来,连那信使是蒋氏的人,他都知道了。
张氏如今对蒋氏很有警惕之心,一听说来的信使是她的人,立刻就指出:“这人定会私下与高成见面,你且让人留意他们的举动,再另行派人盯住高成。”
汪四平连忙答应下来。他甚至有些后悔,信使刚进门时,他得信后没有立刻派人盯着,如果那信使已经跟高成通了信息,再派人去盯他们就未必有用了。
张氏想起广平王特地将鲁云鹏派到她家,隐了官身以西席之名留几年,为的就是保护他们祖孙,想必也是在防着小长房那头吧?若要让赵玮承袭建南侯爵位,确实要提防小长房狗急跳墙,加害孩子。
她立刻对汪四平与秋叶都下了命令:“严守门户,闭门谢客,只说我们家居丧,不见外人,连族中亲眷也尽可能少来往。若有谁送东西来,务必要一一检验清楚,确保无事,尤其是吃食,不管检验结果如何,我们家的人都不能吃进嘴里。我和玮哥儿、琇姐儿的一日三餐,都在这院里小厨房做,每日所需米粮果蔬,汪四平需得再三检验过,再送进来,万万不可有误。”
汪四平与秋叶连忙肃然应下。
张氏又想了想,决定暂时不让孙子孙女离开她住的这个院子了,老宅里虽有汪四平镇着,又有谁能保证所有仆人都是可靠的呢?
秋叶对此有些为难:“姐儿年纪还小,每日只让人抱到前头灵堂上露个脸,也就罢了,哥儿每日还要到灵堂上跪灵呢,怎么可能不出院子?若是不让到前头灵堂去,又怕会有人说嘴。”
张氏皱皱眉头,这确实是个问题。她算了算日子,索性心一横:“也罢,从翻船日子算起,焯儿夫妻去了也有二十一日了,正好过了三七,郡公爷还等着下葬呢,索性就让他们一道入土吧。”
赵焯夫妻的后事,原本因为赵炯怠慢,办得十分不象话,张氏回老宅后重新起了灵堂,才有点样子。只是他们原是横死,停灵三七二十一日就下葬,也说得过去。说实话,他们的尸首都在水里泡过了,虽说眼下是秋天,但气味也是不怎么好闻的。而郡公爷的棺椁,更是早就该择吉日入土了,再拖下去,又会惹人闲话。
张氏的行动十分有效率,不到半日,她弟弟张朝义已经得了消息,赶来相问:“姐姐怎的忽然改了主意,要让焯儿夫妇随姐夫一道下葬了?灵堂才起了几日而已!”
张氏叹道:“先前后事虽办得草率,但亲友其实都已祭拜过了,如今再祭拜一回,也没什么意思,索性早早下葬了干净。不然两个孩子每日都要到灵堂上吹风,他们本就年纪小,身体弱,受这样的罪,万一生病了可怎么好?”
一听说是为了两个孩子,张朝义就无语了:“姐姐也太溺爱孙儿了,这原是应有的礼数,再说他们也是愿意的。”不过想到姐姐如今已经没了儿子,就只能指望这一对孙子孙女了,着紧些也是人之常情,秋天的奉贤也确实湿冷,万一孩子有个好歹,姐姐将来可依靠谁去?他就没再说什么。
他提起了刚刚听说的消息:“我听人议论,说京城侯府来了封信,赵炯那不孝子看完后就吐了血,还昏过去了,直到刚刚才醒过来。”
张氏挑了挑眉:“醒了么?我还以为他仍旧昏迷着呢。”
“不管他是昏着还是醒了,都不中用了。”张朝义更担心别的事,“不知京城来的信里写的是什么?该不会小长房那边又想对姐姐和两个孩子使什么奸计了吧?”
张氏道:“算算日子,我才回来几日?这信绝不可能是知道了老家的情形以后写来的,兴许是先前我们翻船的时候,赵炯派人回京中报信的回信吧?广平王救起我们祖孙后,也给皇上上了表,这会子赵炯那一家子只怕都在忙乱呢,若还敢再对我们祖孙下手,就真真是自寻死路了。你放心,我已命人提防,不会轻易着了道的。”
张朝义点点头:“姐姐既然心里有数,我也就放心了。”
张氏又告诉他:“过两日,广平王办完了公事,要来看我,与我商量日后的安排,到时候你也过来陪一陪客。我是妇道人家,又是寡妇,从前事急从权,不能讲究这么多礼数也就罢了,如今亲友族人都看着,我说话行事多有不便的。”
张朝义未免觉得姐姐也太过小心了些,但还是答应下来,心里还隐隐有些小兴奋。如今姐姐没了丈夫,死了儿子,孙儿又小,终于打算依靠娘家兄弟了么?
张氏不知道弟弟的想法,她发现孙女儿赵琇正躲在房间门边向外偷看呢,小脑袋一探一探的,见她看过去,就立刻缩了脖子。
张氏忍不住笑了,向她招手:“躲在那里做什么?快来见过二舅公。”
张朝义连忙望过来,赵琇就掀起门帘,摇摇晃晃地走了出去,一把抱住了他的大腿,眨着大眼睛卖萌:“二舅公好~”
张朝义心都要化了,一把将她抱起:“好孩子,二舅公还是头一回见你呢,长得真好呀。”摸了她的小脸蛋两把,才问张氏:“这就是姐姐说的,被姐夫在天之灵一巴掌打得开了窍的那个孩子?”


第三十四章广平王来了
更新时间2014-4-120:04:19字数:3301

赵琇有些吃惊,她没想到这件事二舅公也是知道的,就转头去瞧祖母,看她怎么说。
张氏微微皱了皱眉头:“这件事自家人知道了就好,别在外头提起,平日里也少议论吧。虽是这孩子的福气,但传出去了,未必对这孩子有好处。”想起鲁云鹏告诉她的话,她就觉得心里没底。
张朝义笑着接受了姐姐的要求,抱着赵琇哄她:“你如今会说话了,听说还开始读书认字了?都学会些什么了?”
赵琇乖乖回答:“会背《三字经》了,《百家姓》也学了点皮毛,字还是刚学,写得不好看。”
张朝义连声赞叹:“真是太聪明了!我们琇姐儿真能干!”
赵琇脸微微发红,一边卖萌一边偷偷看祖母。张氏察觉到了,露出一个慈爱的笑容:“又有什么事想求祖母了?趁着你二舅公在这里,赶紧说了吧,兴许祖母不答应的,你二舅公就先答应了,也未可知。”
张朝义哈哈大笑:“是么?琇姐儿这么小就懂得耍这点小心计了?姐夫那一拍果然拍得好!”
张氏脸上微微一僵,笑容淡了两分,有些不自在地低头喝茶。
张朝义没发现她的异状,赵琇却看见了,心里微微一动,忙道:“我想求祖母一件事,秋叶姐姐说,祖母要让父亲和母亲随祖父下葬了,让哥哥明天开始不必再到前头灵堂上跪灵,那哥哥能不能开始学武呢?我听广平王世子说,他小时候身体也不好,学会了打拳后,每天练几遍,身体就渐渐好起来了。哥哥身体不好,能不能也学他这样?我从世子那里学了一点拳法,鲁叔叔也能教他!”
张氏一听,习惯性地就先皱了眉头:“好好的,学什么拳法?有那功夫,还不如多背两页书,多练几个字?广平王世子打的是养生拳,不是随便什么乱七八糟的拳法,原是皇家旧俗,拳法也是太祖皇帝传下来的,你哥哥如何能与他比?他小孩子家不懂事,把拳法教给了你,你记着就是了,别胡乱在外头打出来,让人认出来了,又要生事。”
赵琇连忙辩解:“不是的,他教我的不是皇家祖传的拳法,就是普通锻炼身体用的,王爷让家里的护卫教的他。如果祖母不放心,那就请鲁叔叔教哥哥好了,他不是到我们家做西席吗?他身手这么好,教哥哥几招一定没问题的,我和哥哥已经私下问过他了。”
张氏听了就有些生气:“鲁护卫是奉了广平王之命,前来保护我们祖孙的,虽名为西席,不过是障眼法,怎可随意支使人家?还有,你们什么时候跟他提过这件事的?他从不到内院来,也不去灵堂上露面,莫非是叫丫头婆子传的话?”
赵琇顿时就怂了,其实她跟小哥哥是求秋叶帮忙传话的,秋叶一点都没觉得为难,他们也就没多想,如今想来,男女有别,这内外之分还要是注意的,万一让祖母知道是秋叶帮的忙,连累了秋叶就不好了。
要不…先缓一缓?等她大上几岁,再劝祖母同意?可现在小哥哥的身体情况不佳,风吹一吹就要咳嗽,跪得久了就要头晕,身上略冷一点,脸色就苍白得发青,要是不好生保养,拖久了就怕会形成痼疾,以后要治可就麻烦了。现在他需要的,不仅仅是要找个好大夫来调理身体,还得加强体质、增加免疫力才行。
出乎赵琇意外的是,张朝义这时候帮忙说话了:“姐姐,你先别忙着生气,那鲁护卫不是奉命来保护你们的么?就算不方便公开露面,跟孩子说说话,也没什么奇怪的,你别一惊一乍的,叫鲁护卫知道了不好。我倒觉得琇姐儿的话有道理,咱们这样的人家,自当以读书为重,可玮哥儿不一样,他不但是郡公之孙,将来还要继承侯爵,书读得再好,若是不通武艺骑射,也要叫人看不起的。那赵炯为何老是被人笑话无能?不就是因为他在武事上毫不出众么?可赵炯好歹还懂得骑射,摆个虚架子也能骗骗人。玮哥儿总不能连他都比不上吧?因此,哪怕不为锻炼身体,他也该学一点武艺。”
一番话提醒了张氏,她自生了儿子赵焯,又发现他有读书天份,就一直盼着他科举出仕,竟忘了如今形势不同了。赵玮继续读书参加科举,不是不行,但只怕不容易走到她所期盼的高度,但他若是继承了建南侯的爵位,却只识文,不通武,外头人也是要说闲话的。当年赵焯年幼时,好歹还让郡公爷手把手地教过射箭与骑术呢。
张氏便叹了口气:“也罢,玮哥儿是该学些武艺,别的不说,身手好一点,若有人胆敢下手害他,好歹也不至于没有一敌之力。只是孩子如今身子不好,就怕他受不住。”
赵琇连忙道:“可以让哥哥先练一点轻松不累人的拳法套路,再寻好的大夫给他调理身体,等他身体变结实些了,再学别的也不迟呀。”
张朝义也笑道:“这话说得不错,我们琇姐儿果然聪明得紧!”
张氏却没好气地瞥了孙女一眼:“就数你事儿最多,什么话都叫你说完了!”
赵琇咧嘴笑着装傻。
张朝义又和姐姐说了一会儿话,就离开了,赵琇本来也想去找小哥哥,把好消息告诉他,却被张氏抱进了东边的卧室,放在床上。
张氏的表情非常认真严肃,紧紧拉着孙女的手,双眼盯着她不放:“好孩子,祖母问你一件事,你说在船上见到了祖父的魂魄,是真的么?”
赵琇不明白到了今天,张氏为什么还要问这个问题,她不是十分相信这一点的吗?事实上赵琇本人在说出这番话后,也无数次自我洗脑,现在她自己都相信这是真正发生过的事了,所以张氏一问,她就大力地点头:“是真的!不然我怎么可能会变聪明了呢?”
张氏见孙女眼神坚定,心里松了口气。是啊,如果不是真的,孙女儿才满周岁,之前连话都说不好呢,又怎会一夕之间聪明老成了许多?定是丈夫显灵,让她开窍了。
虽然鲁云鹏招认,那两支折断的白幡是他所为,但这并不代表郡公爷从来没有显过灵。既然郡公爷在妻子嫡子嫡孙遭遇暗算,面临灭顶之灾时,也只能通过小孩子来示警,可见鬼魂这种东西,法力实在是有限的,若是鬼魂都能呼风唤雨,那人世间岂不是乱了套么?所以,郡公爷确实是显过灵,而且非常关心继妻嫡子和孙儿孙女,鲁云鹏干的事与他的心意并不相违背。
既然白幡之事不是郡公爷显灵,那赵炯坠马之事也一定不是他的意思了,多半是赵炯为恶太多,得了报应!他能坠马而不死,那是他走运,但绝不是郡公爷有意要保他性命。张氏觉得,认清了这一点,自己就算对小长房一家心狠一些,郡公爷也不会生气的。
张氏整个人精神一振,心情好过多了。
两日后,广平王果然到了奉贤,正好赶上赵老郡公与儿子媳妇齐齐出殡,他得知后,二话不说就赶到了现场,亲自主持了亡者入土的仪式,仪式结束后,又当着众人的面,威严而不失亲切地安慰了赵老夫人张氏。
赵氏族人都觉得很有面子,对待张氏也多添了几分敬意。世人皆知,这位广平王殿下在当今皇帝诸子中,虽不是最年长的一位,却向来有贤名,深受皇帝宠爱,如果没有意外的话,太子之位一定就是他的了。有了这么一位贵人撑腰,张氏本身又有郡公夫人的诰命,谁敢怠慢她呢?她的孙子日后也必定前途不可限量。
相比之下,赵炯那头就差得远了,不但犯下大罪,人也瘫痪了,连亲爹下葬的仪式都没能露面,可见已经不中用,至于他的儿孙们,还不知会受他牵连到什么地步呢,说不定过些日子就会灰溜溜地回老家来,跟族中其他人一样,做个没多大出息的土财主。
族人中,倾向张氏这边的人又增加了。
仪式结束后,广平王随张氏回到了赵家老宅。他带来了太医江成,进门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让江成去诊断赵炯的伤情。
江成确认了赵炯伤势不可挽救的事实,广平王得知后,心下暗暗松了一口气。
张氏请来兄弟张朝义为陪客,陪广平王说话,但广平王只与他寒暄了几句,就提出要私下与张氏交谈。张氏虽觉得不妥,但也明白广平王绝不会无的放矢,张朝义很有眼色地退出了堂屋,坐在门外,为他们作掩护。
广平王把他将翻船真相告知皇帝后,京中局势的变化说了出来。张氏听得又惊又怒,气得浑身发抖:“田尚书怎能说那样的话?!他还有良心么?!亏他还是礼部尚书呢,我儿子都死了,还图什么爵位?!若赵炯杀人作恶,他的子孙仍然可以继承爵位,那朝廷的律法又有什么用处?!日后哪家勋贵的子嗣眼红兄弟的爵位,只管把人杀了,然后说他一人独领罪名,与妻儿无关,让他儿子稳稳当当地把爵位拿到了手,这世上岂不是乱了套?!”
“老夫人熄怒。”广平王忙安抚道,“田尚书所言,谁都知道是不妥当的,父皇只是顾虑玮哥儿的身体弱,不知将来是否能担得起建南侯的重责,只要让父皇知道,玮哥儿身体无碍,聪明伶俐,又怎会夺去他本该得到的东西,却让罪人子孙得了好处呢?”
张氏渐渐冷静了些,她一针见血地指出:“世人都明白这个道理,田尚书往日行事也不见有多么糊涂,为何这回忽然间昏了头,竟说出这等话来?这背后是不是有什么我不知道的事?!”


第三十五章暗涌
更新时间2014-4-220:02:53字数:3335

广平王听了张氏的疑问,感叹不已:“老夫人果然目光如炬,一眼就发现了其中的猫腻。田尚书会说出如此糊涂的话,不外乎权利二字罢了。”
张氏心下一凛,细细回想自己对田尚书的了解,渐渐地有了个想法:“我是妇道人家,素来不管朝廷上的事,老郡公自打告老后,除了时不时过问军务,对官场的事也很少理会了。我并不认得田尚书,只是见过几次他的夫人和两个女儿,听闻他没有儿子,因此对两个女儿格外看重,不管嫡出庶出,都非常疼爱。我不喜田夫人的性情,也跟她合不来,她嫡出的女儿别的倒罢了,为人太过势利,身为尚书之女,嫁给尚书之子,本是门当户对的,只因婚后不到一年,公公就因病致仕,她就变了嘴脸,想要和离不成,整天都住在娘家,田夫人又纵着她,硬生生把亲家弄成了仇家。倒是听说田家庶出的次女不错,美貌,能干,会做人,嫁给了颖王为侧妃,连儿子都生了。”
何止生了儿子?颖王正妃因难产而常年卧病,儿子也是病恹恹的,也不知还能活多久,王府中是侧妃田氏在主持中馈,而田氏所出次子,又身康体健,聪明伶俐,据说颖王爱若珍宝,处处都把他摆在嫡长子前头,一副要捧他做继承人的架势。
当初赵老郡公向太祖皇帝进言,要保当今皇帝的储位时,就曾经拿颖王的家事做理由:庶强嫡弱,是乱家之源,若颖王日后为君,膝下两子背后都有显赫外家,必然会因争储而闹个天翻地覆。虽然不知道太祖皇帝是因为这一点还是因为别的什么原因而打消了换储的念头,但田尚书没有孙子,嫡长女无生养且与婆家不睦,他自然对次女所生的外孙更重看几分,兴许会觉得是赵老郡公毁了他外孙的大好前途,也未可知。
张氏用满含深意的目光看向广平王:“田尚书难不成是在为女儿外孙抱不平?只因当年郡公爷向先帝进言,保住了皇上的储位,打破了颖王登基为帝的妄想,所以他存心要给郡公爷的后人添堵?”
广平王为张氏的敏锐赞叹不已,不过他也稍稍纠正了一下张氏想法的偏差:“田尚书说的那等胡言乱语,一说出来人人都要骂的,传到士林中去,他多年的好名声就毁了!若只是为了出一口气,那大可不必,他为官数十年,怎会如此糊涂?他会说这番话,自然是为了更大的利益。”
张氏讶然:“他还能得到什么更大的利益?”
广平王正色问她:“老夫人莫非忘记了,老郡公生前在军中有多高的威望?他虽告老归家,但如今军中多少将领,都还愿意听他的号令呢!哪怕如今他已经过世了,但只要有人打着他的旗号,在军中振臂一呼,只怕应从者还数不胜数呢!”
当年太祖皇帝起兵抗清时,赵老郡公只能算是他的得力属下之一,虽也算受重用,但并不是其中最出挑的那一个。后来大楚朝建立了,太祖皇帝分封功臣时,他也只是得个三等侯而已,后来虽然升到了一等候,但还是跟那些做了国公的不能比。只是一年一年过去,太祖皇帝昔日那些得力干将死的死,退的退,还有因家人儿女不省事而闯祸,连累自身的,没几个还能风风光光地留在朝中,赵老郡公算是运气最好的一个,竟然多年都屹立不倒,还一直活跃在边境线上,从不给太祖皇帝添什么麻烦,时不时还立点小功,再加上他元配秦氏对太祖元后也算有过救命之恩,因此他渐渐的就成了太祖皇帝心目中的肱骨老臣第一人。
军中以强者为尊,超过四十年的时间,昔年的大将早已不剩下几个了,威望最高的太祖皇帝也已驾崩,赵老郡公是硕果仅存的几位开国功臣中武职最高、威望最高的一位。当今皇帝从做太子时起,就不是个精明强干的人,军中的将领其实内心都觉得他过于优柔寡断了,不是个好皇帝的人选,若不是赵老郡公坚决支持皇帝,军中多少会出点乱子。可以说,赵老郡公的支持,就是当今皇帝坐稳龙椅的最大保障!哪怕他如今已经死了,只要他在军中那里旧部、旧战友们还念这份旧情,皇帝就不愁军队会出什么大乱子。
如今赵老郡公长子赵炯继承了侯爵之位,因他从小就不是在军中长大的,那些旧部顶多就是嫌弃他武力平平,有些辱没了老郡公的威名,但若他真有事相求,看在他是老郡公长子的份上,只要是力所能及的,他们也都愿意去帮一帮。从前皇帝储位不稳之时,他几个有意争位的弟弟没少意图拉拢赵炯,就是冲着这一点,只是都被赵老郡公拦下了而已。如今赵焯已死,赵老郡公只剩下赵炯一个儿子,若是他出面帮颖王说些好话,军中的旧部们不明真相,又一向对当今皇帝的性情不大感冒,只怕还真的会弄出点乱子来,那时候局势就不可收拾了。
北方边境眼下还有清人在虎视眈眈,随时都有可能反扑,边军是绝对不能乱的!
赵老郡公还有几个昔年的得力下属,如今成了皇城禁卫军的主官,万一连他们都被煽动了,后果更不堪设想。
广平王一点一点地为张氏分说清楚,然后道:“这并不是本王胡思乱想,京中有消息传来,田尚书为赵炯一家说过情后,出宫没有回家,直接就去了颖王府。当晚,颖王府就有人到建南侯府去了。本王送信给父皇,父皇又有心隐瞒,外界原不知道赵炯杀弟之事,赵家小长房的人也不知道本王救了老夫人祖孙,可在那之后第二日,赵玦就代父上折请罪,田尚书又在旁帮腔。若说他们之间没有勾结,谁会信呢?”
张氏的脸色渐渐变得苍白起来。
她虽自认不是个蠢人,眼里不是只有自家宅门里的那一亩三分地,但身为内宅妇人,确实见识有限。她万万没想到,郡公爷离开军队这么多年了,还有人盯着他子孙对军队的这点子影响力,便公然颠倒黑白。倘若牛氏与赵玦昏了头,为保爵位与颖王勾结,真的做出了大逆不道之事,后人评说起来,会不会将责任推在郡公爷身上?即便不怪郡公爷被逆党利用,赵炯一家被卷入其中,赵家的名声也是挽救不回来了吧?
还有那些敬着郡公爷,哪怕郡公爷死了都愿意听他生前号令的军中武将们,他们都是郡公爷生前极为看重的,倘若真的让赵炯一家子连累入罪,她日后到了九泉之下,要如何向郡公爷交待?
张氏的身体在发抖,不是害怕,而是愤怒。赵家今日的显赫,也是她丈夫浴血奋战几十年换来的,几个生来就安享富贵的不肖子孙,从来没受过苦,凭什么为了一点私心就将先人的功绩化为乌有?!
她沉默良久,才沙哑着声音道:“殿下,朝廷上的大事我不懂,但我不能眼睁睁看着郡公爷的大好名声被不肖子孙败坏!郡公爷的旧部们,昔年也曾到家里来作客,不少我都是见过的,虽说郡公爷办后事时,他们来了,我都没能见着,但想必他们还记得我是谁。我一会儿就写信给他们,将赵炯的所作所为一一告知,将郡公爷死后我们母子所遭受的薄待也一一告知,绝不能让他们不明真相地被人哄骗了!若真有居心叵测之人意图收买他们,他们也能及早警醒!”
广平王闻言十分惊喜:“老夫人若能这么做,那就再好不过了,对那些将军们而言,您的话比旁人可信一百倍!”又建议:“本王府里的护卫统领范本章,在护送本王回京后,便要被调往辽东前线任职了,若您不嫌弃,不妨将信交给他,让他代为送达?也免得还要临时抽调人手,倘若中途被人截了去,岂不糟糕?”
张氏想了想:“范大人若愿意替我送信,自然再好不过,只是光靠他一人,恐怕还有不足。镇江总兵原也是郡公爷旧部,他儿子娶媳妇还是我做的媒呢,镇江离此不远,待我修书一封给他夫人,他知道了,自会打发人来附近探听真相。他往日在同袍里就是人缘极好的,常年与旧日同袍通信,逢年过节也会派人来向我们夫妻请安。赵炯做了什么,他知道了,自会告诉其他人,再加上我给其他将军们写的信,不怕他们认不清赵炯夫妻的真面目!”
广平王露出一个微笑:“老夫人想得周到,就这么办吧。颖王与田尚书无缘无故,怎会帮赵炯一家保住爵位?为的自然是赵老郡公在军中的威望。只要赵炯一家在军中无法使唤动任何一人,颖王又怎会再为他费心神?爵位之事自然就不必担心了,况且,本王并不认为,父皇会听信田尚书所言。”
说到这里,他忍不住提醒张氏一件事:“玮哥儿的安危,还请要千万小心。本王看京中传信,似乎田尚书一直在说玮哥儿身子骨弱,恐容易夭折,因此父皇与众大臣才会担心赵老郡公的爵位日后无人承袭。虽说奉贤与京城相隔甚远,但挡不住有人利欲熏心,见父皇迟迟不肯应允,便暗中派人加害玮哥儿。父皇对赵老郡公十分敬重,绝不会眼睁睁看着他才过世,子孙便沦为白身,到时候就只能便宜赵炯的后人了。”
张氏肃然道:“殿下放心,老身理会得。”
广平王离开了,他会在奉贤县城逗留一晚,明日等张氏的信写好了,再带着一起离开。
他走后,张氏独自坐在堂屋中,沉默了许久。直到夜色降临,秋叶轻手轻脚地进来点亮了蜡烛,她才静静地出声:“去把玮哥儿和琇姐儿抱来,我有话要说。”


第三十六章奏本
更新时间2014-4-320:04:52字数:3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