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是因为这个国家的整个行政机构,从皇帝开始一直到下面最接近王大宝的县令什么的,所有的官员都一致开绿灯,甚至在他人手不够的时候,直接动用行政力量,将王大宝的高产种子用最大的速度扩散开来,导致这推广的速度一下子增加了几乎是五六倍。
种出来的每一个粮食都没有被人到嘴里,而是被政府部门,以及那些官宦人家,用两倍甚至三倍的价格从那些农人手里全换了去,随即在无数的田地里开始种植,这样一来不过是经历了三次的种植时间,自然是让这些东西在中原大地,遍地开花了。
而王大宝是个怕麻烦的人,也不是个喜欢参合政治的人,所以即使他在各个官员隐隐的提示皇帝什么什么,有些不愿意让他继续和皇帝接触的情况下,他也很是顺从自然的默认了这样的说法,从不再次提起皇帝的事儿,甚至是在皇帝听了他的话之后,果然让后宫怀孕人数激增,高兴的想要来找他的时候,很是自觉的表示,自己只是个出家人,和皇室牵扯太深,容易影响自己修行,更表示他要追求的大道就是看遍民间疾苦,让百姓能感受上苍的恩惠。
这一番高大上的说辞让皇帝很是诧异,他和王大宝相处期间,能感觉的到,这王大宝是个很开朗风趣的人,还很是会讲故事,怎么一下子这样了?皇帝又不是傻子?相反他很聪明,能在任性的情况下还牢牢掌控者大臣,这本身就已经很能说明他的政治智慧有多少了,所以不过是一瞬间也就明白了王大宝表示出来这个意思后面的内容,必定是朝臣们做了什么。
他有心闹腾几下,可是转过头又想,这毕竟是个道士,而且王大宝确实自己也曾说过对政治不感兴趣,所以在考虑到王大宝自己的意愿之后,索性也一并装了傻,只是给了厚厚的赏赐,并且帮着他修了个道观,赐了些道田就算是奖赏了,再不提去和他一起玩闹的事儿。
这样识趣的王大宝自然是获得了所有朝臣们的好感的,觉得这个道士很是上道,是个有眼色的,既然人家识趣,他们自然也不会针对王大宝做些什么不好的事儿,反倒是要跟着皇帝的脚步,也给这御赐的道观增加了一些道田,多添置了一些香油钱,让王大宝又大大的发了一笔。
也是因为这样,这些朝臣中的大佬们又对着下面的人吩咐了一声,以后凡是王大宝的事儿,只要不是太过分的,能帮就帮着些。这世道从来都是上头动动嘴,下头跑断腿,王大宝沾了大官的光,从此倒是又轻松了几分,连收购草药之类的事儿,都有大把的人帮着做事儿。好在他也不是光知道收好处不知道付出的,二话不说,向朝廷进献了一张晒盐的方子,这方子不但能提升现有的海盐的产量,还因为实用,能让海盐产地扩大好几个点,让户部那些为钱头疼的大人们一个个差点没有笑的咧坏了嘴巴。这会儿盐商可不是他们自家的,损害盐商的利益什么的和他们有什么关系?倒是这几个盐场一开,又能多上好几个官职,如此一来,朝廷中很多闲置的官员有了去处不说,还能安排出好些人情职位来,简直就是你好我好大家好啊!户部,吏部大家一起乐呵。
至于王大宝给的地图?在盐场顺利办起来,看到了出盐的成绩,和王大宝说的只有多的,他们哪里还有不信的道理,想想那亮闪闪的金子在不远处招手,这一个个的心就热了起来,别说是文官了,就是那些已经有些痞赖的武官们也嗷嗷叫的开始操练自己的手下。
小崽子们,如今都能吃饱饭了,还不赶紧的给老子训练?训练好了,咱们才有可能去好地方挖金子发财去呢,什么?蒙古人?鞑子?这会儿还顾得上他们?赶紧的,想法子把他们收拾了,咱们好安安心心的去挖金子去。
什么兴趣不高?那怎么行,这可是影响到金子银子的大事儿,这样吃饱了不算,欠下的粮饷将军我也帮你们催,尽量都给要回来,再不成以后只要比得过别人,能参与到抢钱行动中,其中三成就是你们的,怎么样这样有兴趣了吧,走一趟说不得你们一个个都能成为小地主。
以前那些军将们克扣那是只有克扣吃空饷,才能算是他们固定的额外收入,可如今不一样了,只要饭食不值钱了,粮仓里的米粮足够他们养足额的兵员不说,还有那么多的挣钱机会,放过的才是傻子,既然这样,他们也不是不懂得什么叫做小财不舍大财不入的道理的,自然一个个也不会愿意做什么老抠了不是。
而那些士兵们更直接,只要听话就有饱饭吃,还能带回家,还能有机会挣钱,得赏银,那还有什么可说的?自然是干了,军户什么都没有就是有一条命,拼命才能过好日子这一点他们从小就懂。只是一直没有看到这好日子实现罢了,如今眼见着能有了,还能放过了?
所以啊,一个个那是从上到下都积极起来,而这一拼命,那么效果自然也是很显著的,首先,对着那些想要来打草谷的鞑子那是妥妥的不客气了,正好精力没处宣泄呢,正好那你们练兵,到了外头,隔着海,还不知道是个什么样子的仗,先练习好了总是没错的。
而这一打意外又出来了,他们从来没有发现,其实这蒙古人似乎也不是那么可怕的,好像打胜仗也是挺简单的,往日是一来一回的能有个三成到四成的胜率就不错了,可是如今怎么突然转过来了,他们成为了那又六成,七成胜率的一方了?是蒙古人弱了,还是他们强了?
这个且不去说他,关键是明朝有那么一个狗血一样的规矩,那就是拿着鞑子的头颅那是可以直接换银子的,一个十两,明码标价,童叟无欺,这胜仗一打,鞑子的脑袋自然不少,这样一来,银子来的似乎也简单了起来,就是身体再不成的娃娃兵,两三个人凑一起合作,也能杀死一两个吧,这样一个个回家的时候,都是揣着银子回去的,可是把家人都乐坏了。翻身什么时候这么容易了?
还有那打仗之后那些战利品,什么盔甲那就不用想了,人家蒙古人不用这个,可是弓箭,马匹却是实实在在都是好货色,人家的特色产品,拳头军械,就算是大部分都要上缴,可是总也能留下一些不是,这带回去可就是大牲口了?
最最关键是,这蒙古人打仗,从来都是后面跟着一大群奴隶赶着牛羊当军粮的,这一仗打完,这牛羊缴获的也绝对不是什么小数,这个可是不用上缴的,就算是上头大官占了七成,那也能有三成是能分给那些兵丁的,特别是立了功的那些,如此一来,好些人家家中一下子就多了大牲口,家境立马上了一个档次。
还有那些战死的牛马羊,也成为了战后的好处,每人回家都分了好几斤,让前些时候还吃不饱饭的兵丁军户们也终于尝到了肉的味道,同时也知道了打仗,打胜仗的好处。
如此一个循环下来,抗击蒙古的热情那是一时间相当的高涨,就是朱元璋再世估计都没能看到这样热火朝天练兵的日子,果然只有利益才是最好的动力。

第92章

明明是最想不引人注意的时候,王大宝引起了几乎所有人的注意,在最不想和朝政牵扯的时候,却和最大的皇帝牵扯颇深。而他以为会持续很久的位面扩展高产的作物的事儿,也因此加快了速度,因为皇帝的关注,自然也引起了无数大佬们的关注,这个时候的士绅大臣们虽然各有各的心思,各有各的利益,可是多半还保留着想要尽忠国事,想要得到百信爱戴,青史留名的想法的,这样的大臣对于能让百姓吃饱,能让国家粮食收入增加,翻番,甚至是储备也一并足用还是很有些期待的。
在这样的情况下,加上王大宝一个道士,不可能和他们争夺朝堂上的权利,又没有明显要带坏皇帝去玩道家学说的意思,他们也就乐的当好人,给王大宝的种田事业多开几个后门什么的,甚至心照不宣的觉得,若是能帮着王大宝把这事儿搞好了,那就是彻底断了王大宝和皇帝关系再一次加深的可能,在他们看来,有太监跟他们抢夺皇帝的注意力和宠信已经和讨厌了,自然是不想在多上一个势力加入的,这样一来,让他们自己代替皇帝,成为王大宝的后台,帮着办事儿,绝对是隔绝王大宝和皇帝之间联络的最有利的方式,还做的绝对的漂亮,说道任何地方去那都是他们大度,有涵养,有礼贤下士,辅助农事的好名头,怎么会不上心?
也是因为这个国家的整个行政机构,从皇帝开始一直到下面最接近王大宝的县令什么的,所有的官员都一致开绿灯,甚至在他人手不够的时候,直接动用行政力量,将王大宝的高产种子用最大的速度扩散开来,导致这推广的速度一下子增加了几乎是五六倍。
种出来的每一个粮食都没有被人到嘴里,而是被政府部门,以及那些官宦人家,用两倍甚至三倍的价格从那些农人手里全换了去,随即在无数的田地里开始种植,这样一来不过是经历了三次的种植时间,自然是让这些东西在中原大地,遍地开花了。
而王大宝是个怕麻烦的人,也不是个喜欢参合政治的人,所以即使他在各个官员隐隐的提示皇帝什么什么,有些不愿意让他继续和皇帝接触的情况下,他也很是顺从自然的默认了这样的说法,从不再次提起皇帝的事儿,甚至是在皇帝听了他的话之后,果然让后宫怀孕人数激增,高兴的想要来找他的时候,很是自觉的表示,自己只是个出家人,和皇室牵扯太深,容易影响自己修行,更表示他要追求的大道就是看遍民间疾苦,让百姓能感受上苍的恩惠。
这一番高大上的说辞让皇帝很是诧异,他和王大宝相处期间,能感觉的到,这王大宝是个很开朗风趣的人,还很是会讲故事,怎么一下子这样了?皇帝又不是傻子?相反他很聪明,能在任性的情况下还牢牢掌控者大臣,这本身就已经很能说明他的政治智慧有多少了,所以不过是一瞬间也就明白了王大宝表示出来这个意思后面的内容,必定是朝臣们做了什么。
他有心闹腾几下,可是转过头又想,这毕竟是个道士,而且王大宝确实自己也曾说过对政治不感兴趣,所以在考虑到王大宝自己的意愿之后,索性也一并装了傻,只是给了厚厚的赏赐,并且帮着他修了个道观,赐了些道田就算是奖赏了,再不提去和他一起玩闹的事儿。
这样识趣的王大宝自然是获得了所有朝臣们的好感的,觉得这个道士很是上道,是个有眼色的,既然人家识趣,他们自然也不会针对王大宝做些什么不好的事儿,反倒是要跟着皇帝的脚步,也给这御赐的道观增加了一些道田,多添置了一些香油钱,让王大宝又大大的发了一笔。
也是因为这样,这些朝臣中的大佬们又对着下面的人吩咐了一声,以后凡是王大宝的事儿,只要不是太过分的,能帮就帮着些。这世道从来都是上头动动嘴,下头跑断腿,王大宝沾了大官的光,从此倒是又轻松了几分,连收购草药之类的事儿,都有大把的人帮着做事儿。好在他也不是光知道收好处不知道付出的,二话不说,向朝廷进献了一张晒盐的方子,这方子不但能提升现有的海盐的产量,还因为实用,能让海盐产地扩大好几个点,让户部那些为钱头疼的大人们一个个差点没有笑的咧坏了嘴巴。这会儿盐商可不是他们自家的,损害盐商的利益什么的和他们有什么关系?倒是这几个盐场一开,又能多上好几个官职,如此一来,朝廷中很多闲置的官员有了去处不说,还能安排出好些人情职位来,简直就是你好我好大家好啊!户部,吏部大家一起乐呵。
至于王大宝给的地图?在盐场顺利办起来,看到了出盐的成绩,和王大宝说的只有多的,他们哪里还有不信的道理,想想那亮闪闪的金子在不远处招手,这一个个的心就热了起来,别说是文官了,就是那些已经有些痞赖的武官们也嗷嗷叫的开始操练自己的手下。
小崽子们,如今都能吃饱饭了,还不赶紧的给老子训练?训练好了,咱们才有可能去好地方挖金子发财去呢,什么?蒙古人?鞑子?这会儿还顾得上他们?赶紧的,想法子把他们收拾了,咱们好安安心心的去挖金子去。
什么兴趣不高?那怎么行,这可是影响到金子银子的大事儿,这样吃饱了不算,欠下的粮饷将军我也帮你们催,尽量都给要回来,再不成以后只要比得过别人,能参与到抢钱行动中,其中三成就是你们的,怎么样这样有兴趣了吧,走一趟说不得你们一个个都能成为小地主。
以前那些军将们克扣那是只有克扣吃空饷,才能算是他们固定的额外收入,可如今不一样了,只要饭食不值钱了,粮仓里的米粮足够他们养足额的兵员不说,还有那么多的挣钱机会,放过的才是傻子,既然这样,他们也不是不懂得什么叫做小财不舍大财不入的道理的,自然一个个也不会愿意做什么老抠了不是。
而那些士兵们更直接,只要听话就有饱饭吃,还能带回家,还能有机会挣钱,得赏银,那还有什么可说的?自然是干了,军户什么都没有就是有一条命,拼命才能过好日子这一点他们从小就懂。只是一直没有看到这好日子实现罢了,如今眼见着能有了,还能放过了?
所以啊,一个个那是从上到下都积极起来,而这一拼命,那么效果自然也是很显著的,首先,对着那些想要来打草谷的鞑子那是妥妥的不客气了,正好精力没处宣泄呢,正好那你们练兵,到了外头,隔着海,还不知道是个什么样子的仗,先练习好了总是没错的。
而这一打意外又出来了,他们从来没有发现,其实这蒙古人似乎也不是那么可怕的,好像打胜仗也是挺简单的,往日是一来一回的能有个三成到四成的胜率就不错了,可是如今怎么突然转过来了,他们成为了那又六成,七成胜率的一方了?是蒙古人弱了,还是他们强了?
这个且不去说他,关键是明朝有那么一个狗血一样的规矩,那就是拿着鞑子的头颅那是可以直接换银子的,一个十两,明码标价,童叟无欺,这胜仗一打,鞑子的脑袋自然不少,这样一来,银子来的似乎也简单了起来,就是身体再不成的娃娃兵,两三个人凑一起合作,也能杀死一两个吧,这样一个个回家的时候,都是揣着银子回去的,可是把家人都乐坏了。翻身什么时候这么容易了?
还有那打仗之后那些战利品,什么盔甲那就不用想了,人家蒙古人不用这个,可是弓箭,马匹却是实实在在都是好货色,人家的特色产品,拳头军械,就算是大部分都要上缴,可是总也能留下一些不是,这带回去可就是大牲口了?
最最关键是,这蒙古人打仗,从来都是后面跟着一大群奴隶赶着牛羊当军粮的,这一仗打完,这牛羊缴获的也绝对不是什么小数,这个可是不用上缴的,就算是上头大官占了七成,那也能有三成是能分给那些兵丁的,特别是立了功的那些,如此一来,好些人家家中一下子就多了大牲口,家境立马上了一个档次。
还有那些战死的牛马羊,也成为了战后的好处,每人回家都分了好几斤,让前些时候还吃不饱饭的兵丁军户们也终于尝到了肉的味道,同时也知道了打仗,打胜仗的好处。
如此一个循环下来,抗击蒙古的热情那是一时间相当的高涨,就是朱元璋再世估计都没能看到这样热火朝天练兵的日子,果然只有利益才是最好的动力。


第93章

不管是不是出错了建议,对于这四个人确实也到了需要解决这个问题的时候,三十来岁,固然在这个时候不婚的人不少,就是单身汉做到四十的也有,可是他们却不是那种潇洒的人,父母亲情就是最大的牵绊。
王大宝也从没有想过有一天会彻底离开这个世界,而在另一个时空生活,原因也一样是如此,即使那里他可能过得更好,可是这里才是他长大的地方,是他的根。
初步定下这门一个解决的办法,好歹算是放下了一点的心事,王大宝忍不住又开始参详起自己要去的时空的问题了。
1415年,明成祖永乐十三年,这是个不错的时代,汉人重新夺回了统治权力,成为了这苍茫大地的主人,经过朱元璋变态一般的设立粮长可以进京的制度,还有严峻的对官员的惩罚方案,让这个国家已经开始恢复了元气,一点点展现着盛世的姿态。
这也是激昂的年代,因为这里有郑和,有下西洋的壮举,1415年,正是郑和第四次下西洋回来的年份,从永乐三年开始,整整十年,这个国家从上到下已经开拓了不小的眼界,已经对大海有了足够的认知,已经开拓出了足足二十一条珍贵的航线。
王大宝可以不在意皇帝是谁,可是当看到那电脑上显示出的《天下全舆总图》却激动的不能自已,这是中华民族在封建制度下,最后一次世界性的大举措,是最后一次展示着□□上邦,巍巍大国气象的大事件,那图就是证明,那图就是中国发现世界的实证。
从这个角度说,他感觉,那个年代里,一个太监都能如此爷们,实在是让人热血沸腾的厉害。
根据航海图来看,郑和曾到达过爪哇、苏门答腊、苏禄、彭享、真蜡、古里、暹罗、阿丹、天方、左法尔、忽鲁谟斯、木骨都束等三十多个国家,最远曾达非洲东岸,红海、麦加,并有可能到过澳大利亚。那是怎么样的探索,那是怎么样的危途,没有经历过大海风浪的人是无法想象的,王大宝自己也不敢想,可是他却知道,每一次只要能走出去,那就是胜利!是中国人占据世界顶端的胜利。
那些海图,那些航线,那些笔记,虽然失踪成谜,可是还有太多太多的佐证让我们看到了那样波澜壮阔的大事件,这些从零零角角中拼凑出来的一切记载都代表了中国的航海探险的高峰,比西方探险家达伽马哥伦布等人早八十多年。当时明朝在航海技术,船队规模、航程之远、持续时间、涉及领域等均领先于同一时期的西方。
从在世界航海史上,郑和,或者说是他们那一批无畏的勇士们,开辟了贯通太平洋西部与印度洋等大洋的直达航线。就在600多年前,从1405年开始,在28年间,郑和率领中国大明皇朝的200多艘船航行在世界海域上,造访各国。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说的也许就是他们。
据英国著名历史学家-哈佛大学的李约瑟博士估计,1420年间中国明朝拥有的全部船舶,应不少于3800艘,超过当时欧洲船只的总和。今天的西方学者专家们也承认,对于当时的世界各国来说,郑和所率领的舰队,从规模到实力,都是无可比拟的。这样的数字,王大宝若是不激动,那就是个棒槌,只要是个中国人或许就会感觉骄傲的头发根都竖起来。
按照如今的多次验证,论证,甚至是推论,有那么一种说法就是,在那28年间,郑和七次奉旨率船队远航西洋,航线从西太平洋穿越印度洋,直达西亚和非洲东岸,途经30多个国家和地区。他的航行比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早87年,比达伽马早92年,比麦哲伦早114年。如果这一切真的能证实,能有最有利的证据,那么王大宝可以想象,这将是如何震惊世界的消息,能让整个中国产生什么样的精神激励。
当然,这1415年也不都是春光明媚,催擦绚烂的,这一年安南霍乱爆发,那个时候的安南是属于中国的土地,所以不可避免的,整个南方都在这危机的笼罩中。每一天都有人死去。
这一年在政治上也同样不安宁,强势的父亲,一个夺取了侄子皇位的父亲,带来的影响从来都仅仅是进取的正面形象,还有那种取而代之的野心,所以皇子们之间的勾心斗角,已经到了一定的白日化程度,太子日日处在危机之中,若不是有个儿子是皇帝最喜欢的孙子,只怕是早就被人拖了下去。
太子之位不稳,随之而来的自然就是朝堂的刀锋剑雨,无声的厮杀,这样的政治环境,有使得不少政令,不少朝政举措受到了影响,即使是一些地方官员,也免不得战战兢兢,总觉得不小心就可能被莫名砍了头,丢了官。
这样一个农业稳定,政治诡异的时期,王大宝感觉自己很有些头皮发麻,他不知道自己这一次去到底能怎么办?下意识的又将1315年给翻了出来,想要看看另一个近期内有可能接触的时空。
不看还好,一看他更傻眼,因为1315年,那是元朝,是元朝延祐二年。妈呀,十不存一的元朝,王大宝感觉自己骨头都有些开始发冷了,不是怕蒙古人,他在卫所那么多年,接触的蒙古人也不少,知道他们在阵仗之外是个什么样子的人,和寻常汉人百姓一样,为了吃穿,为了养家糊口努力,他冷的是那些蒙古显贵们,就是他们下达的那些屠杀令,就是他们为了能更好的掌控中原大地,一次次的有目的的屠杀人口,按照百家姓,屠杀中原大姓,这也就是元朝的人蒙古人能干得出来,那种血腥,野蛮,就像是丛林中的凶兽。
他记得蒙古人为了战争,能传播鼠疫,让欧洲死了将近贰仟伍佰万人口,包括当时的俄罗斯大公在内,据说欧洲人那时候不洗澡,只涂香水就是因为传说不洗澡能防止鼠疫,最后造成的是,路易十五一辈子只洗了三次澡。可想而知这样的灾难对于欧洲人的影响有多深远。
所以当王大宝看到元朝两个字,第一时间就是彻骨的寒冷,他不觉得自己单凭着自己一个人,能在这样一个时代活下去,他不是张无忌,没有那个桃花运,有什么郡主护着,更不是那些敢起义的牛人,他没有那个号召力,没有那个统治能力,也不觉得自己身上有什么王霸之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