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夫人只当没看到,笑吟吟地给程询夹菜,“多吃些。”

程清远深凝了程询一眼,“去不去且随你,需得抓紧的那件事,务必谨慎。”

程询颔首,“那是自然。”

程夫人感觉得出,父子两个隐晦提及的是外院的事,不是自己能够过问的,便沉默不语。

程清远微不可见地蹙了蹙眉,觉得长子现在是打心底不把自己当回事了,偏又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情形,明面上没法儿挑理。

忍着吧,他想,把北廖家的事解决了,再跟这小兔崽子算账。

.

之后两日,怡君和廖碧君每天上午如约而至。

程询那边,登门之客颇多,不少都需要他亲自出面应承,若这样还寻机见她,不免让人看出是刻意为之,只好作罢。

转过天来,是官员休沐的日子,程询命管家与几位管事打点外院事宜,自己带上枫林图和几色礼品,去了城南廖家。

对他这次走动,怡君一直心存期盼,既盼着父兄好生款待他,又盼着疑惑得到合理的解释。

廖碧君听怡君细说了那幅图的事,跟妹妹一个心思。是以,这日下学后,二人命车夫从速回府。

马车行至外院,便被小厮拦下,“禀大小姐、二小姐,老爷要您二位去书房说话。”

姐妹两个相视一笑,连忙下车,进到书房,便对上了父亲很少对她们展露的喜悦的笑脸。

廖大老爷对两名小厮打个手势,二人称是,手脚麻利地取来一幅画。

四尺中堂——怡君一眼看出,将要看到的画,与枫林图的画纸尺寸相同。

两名小厮小心翼翼地把画轴缓缓展开。

怡君微微睁大眼睛。

居然又是一幅枫林图。

与两日前见过的相较,景致完全相同,只是氛围不同,这一幅只有令人惊艳的美,不会让有心人的情绪陷入矛盾混乱。

仔细分辨,毋庸置疑,是他的手法与技巧。

他留下这幅画,是要告诉她:那幅画带给她的疑问,皆因用色上的微小差异引起。

廖大老爷笑道:“为着叶先生的事,程解元用这幅画赔不是。委实没想到,那样天赋异禀之人,为人处世竟是这般谦和周到。”

廖碧君笑一笑,应道:“爹爹说的是。”

怡君则走到那幅画前,凝视着画中一角,大眼睛眯了眯。

廖大老爷随着走到次女身侧,叮嘱道:“这幅画要悬挂在书房,你得空就来看看,学一学程解元的神来之笔。”

怡君唇角绽出喜悦的笑容,明眸潋滟生辉,“我正有此意。多谢爹爹。”

父女三个其乐融融地叙谈多时,廖大太太派丫鬟前来请了两次,才一起回内宅用饭。

.

翌日的程府课堂上,程夫人以忽然遇到棘手之事为由,先命人把叶先生请到了内宅,过了些时候,又把廖碧君请了过去。

偌大学堂中,只剩了怡君和丫鬟夏荷。

怡君遵从叶先生的吩咐,临摹一幅二尺立轴的山水名作。中途走神了:对着画左看右看,也没找到出彩之处。

这叫什么名家手笔?比起程询笔下的日暮苍山、小河潺潺,差远了。她腹诽着,果然是不会走的时候千万别看人跑,看了之后,精绝的本领学不来,眼前该学的又心存轻慢。

“二小姐。”夏荷凑到她近前,飞快地扯了扯她的衣袖,随后推开两步,恭敬行礼。

怡君循着夏荷行礼的方向望过去。

门外,柔和的暖阳光线中,程询悠然而立。与她视线相交时,颔首一笑,徐徐走进门来。

作者有话要说:程询:该认认真真谈恋爱了。

.

蠢作者还在继续跟我爸带来的乱套的日子做斗争。

刚才我跟他说,就这几天我吐槽自己老爹的话加起来,都够写个短篇小说了。

我爸说:我要是有空详写女儿特不听话特混的小说,少说也得写足三十万。

(⊙o⊙)

不正儿八经跟他吵架生气,就怎么都好说,明天开始加更还这几天欠的更新。

晚安,么么哒(づ ̄3 ̄)づ╭?~

第11章 闲闲令

闲闲令(二)

怡君离开桌案,屈膝行礼。

程询抬手示意免礼,走到桌案前,瞥一眼她临摹到一半的山水,和声道:“手边无事,便过来看看,亦是想问问你,先前存的疑惑,是否已经得了解释。”

怡君坦诚地道:“回解元话,并没有。”

程询莞尔,“难道不合情理?”

“那倒不是。”怡君微笑,“正因合情合理,反倒让我疑心,昨日所见那一幅,是解元着意备下的。说到底,原画中的疑问,不是一幅酷似的画就能解释的。”

“原画——指的是最先见到的那一幅?”程询问她。

“正是。”

笑意到了程询眼中,“酷似一说,从何谈起?”

“原画中的细微处,在新作中不见了。”

“原画此刻在叶先生现居院落的小书房中。能否移步,逐一指给我看?”他想看一看,这个年龄的她,观察入微到了何等地步。

怡君又惊又喜,“解元是说——”

“我将那一幅赠予了叶先生。”

怡君明眸潋滟生辉,唇角上扬,好心情不言而喻,“若解元不怪我唐突,自然乐得再次一饱眼福。”

“乐意之至。”程询对她做个请的手势,转身向外走。

怡君和夏荷随他来到叶先生住的东跨院,进到布置为书房的东耳房。

在这院中服侍的丫鬟行礼之后,奉上茶点,随后与夏荷一样,垂首侍立一旁。

枫林图悬挂在北墙上。程询走近一些,对怡君偏一偏头,笑微微地静待下文。

怡君走上前去,言明出自他手的两幅画的不同之处:“两棵树的树干上,共有五个字的刻痕;小河岸上,藤椅后方,有觅食的鸟儿;远山上空,隐约可见翱翔的大鸟。这些,在新作中,都不见了踪迹。”她一面说,一面以素手指明,末了侧身看向他,“只看出了这些,不知是否有遗漏之处。”

“没有,说的对。”程询没掩饰意外之情,“只是没想到,你对这幅画了如指掌。”

怡君笑一笑,转头望向那幅画,轻声道,“我只是特别喜欢这幅画,画中的离殇、寂寥,对人心绪无益,却真的让我动容。在我感觉,做这幅画的人,该是正值春秋鼎盛,却走到了生涯尽头,不应如此,但是从容接受。”停一停,语声更轻,“绝妙的画,与诗词歌赋一样,是有魂的。”

程询负手凝视她片刻。

怡君察觉到了,并不忐忑,仍是望着画,说着自己看到的、感受到的:“飘落的红叶、波光粼粼的河流,该是能让你记起或想见到一些欢悦之事。不然,不会出现这般的灵动、美丽。看起来心绪矛盾的一幅画,其实正是人真情实感的写照。”两日过去,这幅画并没在她脑海中模糊,反倒更清晰,让她加深了对作画人的理解。

她了解他,原是这般轻易的事。

其实,他与她,都有着过人的优点,也都有着寻常人的小缺点。

他不知是出身还是年少时诸事过于顺遂的缘故,不少时候,遇事确有跋扈霸道之嫌,只是手段与出色的武官不同而已——都是一回事,人太自信了,便不自觉的自负了。

她呢,为人处世不走寻常路,眼界、心胸不输男子,遇事最有主心骨,不到万不得已,绝不肯让别人插手。另外,心细如发,小事上却爱犯迷糊,要么让人笑得捧腹,要么气得人晕头转向。

情路逆转之前,他们并不全然是顺风顺水花好月圆的光景。吵过架的,还不是吵过一次两次。

但那些带来的,是对彼此更深的了解:知道自己的不足之处,了解对方不能踩的线都有哪些。

而且,便是吵架,每每到最后也会变成乐事——见对方明白了自己的意思,就不再揪着不放闹脾气,脑筋会转到别的事情上,一来二去就跑题了,到末了,都要想一会儿才记起是为何事生了分歧,好一阵笑。

她说过,相知至此的人,就算经过多少次轮回,也只得这一个。

他故意说,只怕你迷迷糊糊的把我忘了,缘分要是断了,连相识都难。

她笑说怎么会,不会的。若人身死之后的传言都属实,那么,我不要过忘川河,不走奈何桥,更不要喝孟婆汤——没了心有灵犀的人,投生转世有什么好?魂魄就留在这一世,等不到你,迟早也能看到你。

类似的话,修衡也说过:“若可能,我会留在这一世,等您过得诸事遂心。别笑我癫狂,万事皆有可能。”

恰如怡君所言,画中飘零的红叶、河流跳脱出来的灵动,是因他在画着的时候,想到了一些趣事——与修衡相关。

离京后的那几年,修衡一直命唐府最精良的人手远远跟随,为的是能及时知晓他在何处,更保障他安稳无虞。住进落叶山庄后,修衡写信给他:快搬走,那地方跟您八字不合。实际指的是那里的水土跟他的身体相克,没法儿保养,还少不得添新病。

他回信,说我不论在哪儿住,都不是长寿的人,活不过命里第四轮。你这活成精的人,该知道。

修衡没复信,过了大半年,跟皇帝讨了两个月的假,到落叶山庄找他,说您这可不成啊,哪儿有好好儿地咒自己短命的人?我可是给您卜过一卦,起码得到古来稀的年纪。得,您咒就咒吧,横竖是越咒越长寿。

那样寡言清冷的孩子,满脸拧巴地道出这样一番话,着实把他笑得不轻,说你这是睁着眼跟我扯瞎话,真是出息了。

修衡笑了,说您要不就挪挪步,换个地儿,要不就留下我带来的名医,这名医是薇珑和孩子一口一个神医叫了好几年的。他倒是没被神医这名讳烧得生灾难,定有些真本事。而且他比我还敬重您,您赏个脸,让他时时照看着。

他说也行,但你知道,我有几年心力交瘁,真落下病根儿了,别说神医,活神仙都救不了。回头神医要是治不好我,你不准跟人发脾气。

修衡蹙着眉,看了他好一会儿,说我跟薇珑是有心疾,您呢,是有心结。眼下倒好,俩有心疾的都没心没肺了,您这心结还没打开。没天理。不怪总有人骂老天爷不开眼——可他们怎么就不明白,老天爷根本就是个瞎子。

他被惹得哈哈大笑。

修衡住下之后,每日跟他对弈,或是跟他一起钓鱼。

小河的水清可见底,悠然游动的大小鱼儿清晰可见,倒让修衡这种最沉得住气的人失去耐心:眼力太好,眼看着鱼儿围着鱼饵打转却不上钩,久了就会心急,唤护卫下水给他把鱼捞上来。闹腾得他也别想安心垂钓。

修衡启程到山庄之前,薇珑要他带些样子完整的红叶回去,要镶嵌在玻璃、琉璃槅扇中。

所谓样子完整,是叶尖居中,不能向左右倾斜。别的就更不需说了,不可有半点瑕疵。

那时候,修衡宠妻儿已经是天下皆知,全然照着薇珑的心意挑选枫叶。

落在地上的不行,修衡说不新鲜;护卫说上树去摘,修衡也否了,说那叫落叶么?

随行的人没法子,只能跟着自家侯爷一片一片接住凋零的红叶,细心筛选。

时间久了,一名护卫苦着脸跟修衡说:“侯爷,我得蹲地上闭着眼歇会儿。真不行了,这大半天都盯着红彤彤的叶尖,眼晕,就要左中右不分了。”

有这种趣事垫底,他在画枫林图的时候,心境自然而然地受到了影响。

他送给南廖家的那幅图,最初目的只是练练手,看能否通过调色改变氛围,刻痕、飞鸟之类的细节,嫌费时间,敷衍了过去。

这些,怡君全看到并揣摩到了。

他再度侧头凝视着她,温柔的,久久的。

原来不管怎样,你都能明白我。

作者有话要说:修衡:前世我是那么牛的人物,这辈子真的要做包子出场么?

程询:等我忙完终身大事,就去唐家找你\(^o^)/~

·

蠢作者:下章得0点之后更了,不要等。刚跟相亲对象从电影院出来,他爸跟我爸在茶室叙旧呢,我们得去接他们。一言难尽的日子,还得持续几天。

第12章 闲闲令

012 闲闲令(三)

怡君侧转头,与程询四目相对。

他眼波温柔如水,又盈着融融暖意,让她心海起了波澜。

她没回避。

甘愿沉溺在他目光之中,在这一刻。

但愿经常得到这样的注目,在余生。

她是这样想的,别的,还不需要深思。

程询轻咳一声,让自己回神,将真假参半的言语温声讲给她听:“置身林中,我就是那般心绪:如乡愁,又像离殇。没道理可讲的事,就像是对故人临行前的所思所想感同身受。画完这幅图,离殇与寂寥之情才慢慢消散。”

“真的?”怡君纤浓的长睫忽闪一下,秀眉微扬,惊讶又好奇。

“真的。”程询颔首,接下来要说的是实话,便看着她,认真地道,“画河流、红叶的时候,会自然而然地想到一些趣事,笔触便轻快一些。”

怡君看得出,今日他没有半点拖延、回避的意思,切实欢喜起来,似有熏风拂过心头。“明白了几分。”她由衷道,“这样的经历,着实惹人羡慕,寻常人求也求不来。”

程询牵了牵唇,“作画终究还是要勤学苦练。”

“的确。”怡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像我这种没功底可谈的人,怎样的奇遇,也改不了手中画笔的拙劣,画不出的。”

“我带小厮送画过来的时候,无意间看了你的功课。”程询指一指东面书案上放着的一叠画纸,“你功底不弱,笔法有灵气,再过三二年,定能有所成。”

被钦佩的画技精绝的人夸奖了,怡君反倒有些不安,“只盼着不是过于蠢笨,不辜负先生的苦心教导、解元今日的吉言。”

她不惧是非,独独怕人夸。“心里是真高兴,但又怕人是在说反话戏弄,更怕辜负了在意的亲友当下的期许。”她跟他说过,“所以我不藏拙,藏的是擅长的。深宅中闺秀会的越少,麻烦就越少。如果按捺不住,当众出风头,那一定是遇到了不可错失的人。”

念及这些,程询想一想,道:“我自幼苦练过的,是水墨、花鸟,存着不少值得反复临摹的画作,自己近日拿得出手的,也有一些。我让小厮慢慢找出来,陆续送到叶先生手里。横竖用不着了,不如让用得到的人保管。”

她不会推辞。那一刻的凝眸相望之后,很多事不用说透,她就明白。

怡君诚挚地道谢。

她没推辞。那一刻的凝眸相望之后,有些话不需他点破,她就懂得——他是为她好,才会安排一些事。那意味的是什么,等到明年,她再面对也不迟。

随后,怡君想到耽搁的时间不短了,再望一眼枫林图,行礼道辞。

程询笑着颔首,与她一起走到门外,目送她远去。百般不舍,都在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