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清幽惊讶,“程家大小姐?”

第一百九十八章:送书

程家大小姐程嫣然是程居迁最得意的长孙女,京都有名的才女,才貌双绝。

窦清幽见过她两次,长得精致明艳,羞花闭月,气质高雅,又是内阁首辅大臣的长孙女,深得宠爱,是京城各家子弟及文人士子都正想追求的理想妻子。她被封县主时,也曾下帖子邀请她去赏花论诗。

她那样一个清高之人上门找三哥,只怕不止一次败在三哥手上,对三哥生出爱慕之心了。

梁氏耳朵尖,立马跑过来,“程家大小姐?哪个程家大小姐!?”大儿子都二十了,婚事还没有着落,她嘴上不唠叨,心里可是着急的不行。

“娘!”窦清幽无奈的叫她一声,她也只是那么说一句,要是吆喝起来,让人知道,还以为她们家显摆什么。再说什么情况都还不知道呢!

梁氏看看不少人在,还有秦寒远主仆,也就忍着不问,状似不在意道,“还以为哪个程家大小姐来做客了!原来是寒远来了啊!今儿个在这吃饭吧!”

她那神色让窦清幽和窦小郎都忍不住无奈。

秦寒远笑了笑,“好!听婶婶的!等我们忙完这些,再来跟婶婶说话!”

“你们忙!你们忙!”梁氏摆摆手,眼神却在回来送东西的仆从身上扫了好几遍。

窦清幽看看没有多问,先整理书籍和字画。有些她看过的书,家里有的,就登记入册,分门别类摆到正阳楼书架上去。

有了秦寒远和窦小郎帮忙,一天就全部整理了出来。

看着初具规模的正阳楼,窦清幽松了口气。

“四姐!帮了这么大忙,你可要请我们吃饭!”窦小郎嚷嚷着。

秦寒远也看着她笑。

窦清幽回头看看两人,“好啊!想吃啥?我请客!”

“我想吃四姐做的菜!烤羊排,剁椒鱼,还有水煮肉,牛肉羹!”窦小郎摇晃着脑袋点菜。

“吃得完吗你?!”窦清幽瞪他一眼。

秦寒远忙道,“不用了,直接吃点就行了。今儿个又忙了一天,这些天都不得停歇!”

“既然寒远哥都这么说了,那我们就去酒楼吃吧!”窦小郎嘿嘿笑。

三人在酒楼吃了晚饭,秦寒远留宿在河岸小院。

正阳楼书籍字画一下子多了起来,窦清幽也把新整理出来的几本外文书籍放到正阳楼书架上。

学堂里的学子们,下了课就往正阳楼跑,给个茶水钱,就能在正阳楼看到那些书,或者欣赏那些名家字画。也有人描画了画作拿过来,不为了换酒换书,就想把自己画作也挂在正阳楼里,以便扬名。

官船也路过龙溪镇,把东瀛来的一船货卸下。

美惠子公主和德川前也都送了一堆东西给窦清幽,各种书籍字画还有清酒,布匹,种子,香料和药材等物。

翻看了下那些东西,窦小郎惊叹的啧啧,“好齐全啊!”

窦清幽打开美惠子公主和德川前也的手书,开头就是敬语问好,说了送的东西,又讲东瀛新年的趣闻,依旧邀请窦清幽到东瀛去。

“写了啥?”窦小郎凑过来看。

窦清幽递给他看。

看了满篇,到后面变成了东瀛文字,窦小郎拉着小脸,“存心的!欺负我看不懂!”

“邀请我们到东瀛去玩!”窦清幽笑着说了句,就去整理那些书籍和字画,清酒和布匹那些让庄妈妈和樱桃收进库房里,种子育上苗。

等她忙完,回来看那些书籍字画,浓浓的和式风,只是不清楚东瀛哪些大家,单子上也只写了谁谁的字画。窦清幽先把字画先收起,看那些书籍。

德川前也对于窦清幽讨换书籍的事很是上心,不仅寻了不少她要的书,还有不少他自己收藏的,和他自己的十几本译本,两本东瀛文字和汉字对照典籍。

窦三郎也正在整理这些外文和汉字的译释,准备重新修撰楚汉译文词典。

德川前也送的书籍都很是珍贵,连朝中也不全,多是《四书五经》那些译文成东瀛字,这些多是德川前也翻译的东瀛典籍,有不少翻译不出缺的地方也都标记出来,请窦清幽帮忙翻译。

“这些书先不要拿去正阳楼了,等我整理出来再送去。”

庄妈妈和樱桃都应声。

唐宛如带着两个闺女过来串门,“现在到处都在传正阳楼里堆满了各种书籍和各类典籍,我带婵姐儿和欣儿也过来见识见识!”

窦清幽看到她,拍了拍额头,“上回信里就说让你过来,这几天忙忘了。你来的正好,我从东瀛讨换的果树种子和粮食种子都到了,给你留了些,你要是不想自己育苗,等我这边育了苗,你直接拿果树苗回去也行。”

“已经送来了!?我自己育苗!”唐宛如两眼一亮,跟她过来看。

窦清幽让郝小把留的种子搬过来,“都是东瀛那边的果子,我特意要了东瀛砂梨,这个种出来,结的梨子特别水!果肉也必将细腻,酸甜口的!”

“要要要!”唐宛如一听就笑着连声道。

看她激动的样子,刘欣上来,腼腆的拉了拉她,“娘要小心弟弟。”

唐宛如刚刚有两月多的生孕,还不满三月,刘太太和刘江林都不放心她出门,也只有到窦清幽这来,才没拦着。

“没事!”唐宛如笑着摸摸她的头。

窦清幽也笑看着,又看看刘婵,虽然不如欣儿信赖依赖唐宛如,也温婉懂事,让庄妈妈去厨房吩咐一声,“做个酥皮奶酪过来。”

家里虽然天天备的有点心,带骨鲍螺和酥皮奶酪却不是天天都有。

庄妈妈应声去厨房传话儿,顺便安排了午饭。

窦清幽和唐宛如坐一块,翻看着种植书籍,讲着新品种的果树种子和粮食种子,稻米一类的正阳县种不了,只能发到沿海城镇去种,但其他的都在正阳县可以种得的,她们都准备试种一遍。

唐宛如知道她跟东瀛的公主学了东瀛话,“那些外文书我是看不懂了,只能看翻译过来的了。我这把手里的果园和酿酒坊弄好,把几个娃儿带大教好,就足够了!多的就交给她们去学了!”

窦清幽笑笑,“活到老,学到老!”

“我怕贪多嚼不烂!”唐宛如笑道。

刘婵好奇的看了看,“这些都是东瀛的书吗?小姨!”

几个人里,数窦清幽年纪最小,唐宛如和她关系亲密,教了刘婉和刘欣叫她小姨。

“是啊!这个是东瀛的字。你想不想学?”窦清幽翻开书指着问她。

刘婵神奇的看着那些拐弯画圈的古怪文字,“这样的,谁能看得懂!”

窦清幽和唐宛如都笑起来。

窦小郎大步从外进来,“哎呀!宛如姐来了!婵妞儿!欣儿!今儿个做好吃的!”

“谦舅舅!”刘婵拉着刘欣见礼。

窦小郎应着声,人已经进来,“看啥?要教婵妞儿和欣儿学东瀛话吗?来来来!我教你们!”

“一边去!”窦清幽斜他一眼,被叫叔叔叫舅舅就嘚瑟。

窦小郎觉的他当舅是占便宜了,虽然每年见了都给个红包,但被叫舅舅就是高了一辈,当长辈的感觉,不要太爽!

窦小郎看了眼端上来的酥皮乳酪,捏了一个扔进嘴里,招呼刘婵和刘欣一块吃,“让你娘和你们小姨自己聊去,她们俩说起话来没玩没了,舅舅带你们到正阳楼去玩!”

两人都不敢随便跟他出去,虽然年年都见面,却并不熟。

唐宛如对他还是比较放心的,“婵姐儿!欣儿!你们要想去,不妨跟谦舅舅先过去看看!”

“我换身衣裳,洗漱一下就来!你们先吃点心!”窦小郎拍拍欣儿的头,回屋去。

唐宛如问起品酒会的事,窦小郎半年来都在堤坝上,这段时间回来也是因为品酒会,“都准备的咋样了?到时候咋安排的?”

“安排在正阳楼,一天排不完,安排了三天。”窦清幽跟她说了品酒会的安排,刘家和齐家到时也会参加。

两人说着话,窦小郎换洗好出来,“婵妞儿!欣儿!走!”

刘婵看了看唐宛如,她一不是小子,二也不是欣儿一样的小娃儿,都十岁了,还跟着出去跑,也不好看。

“让刘妈妈跟着你们,想去就去吧!”唐宛如倒是想她们都多出去见识见识,不要像她年少时一样,天天关在家里诗词刺绣,轻易就被人哄骗上当,落一辈子遗憾。

见她那么支持,刘婵不自在的拉了妹妹欣儿跟着窦小郎出去。

看她们都走了,唐宛如和窦清幽说起齐令萱的亲事,“令萱家世品貌都好,就是亲事屡屡受挫,今年本来说的一个秀才,已经开始议亲了,结果冒出来个相好的,我来的时候,齐太太正病着。”

窦清幽皱眉,“突然冒出个相好?之前没有打听清楚吗?这是谁说的媒?”

“她妗子和她舅!”唐宛如也觉的齐令萱那妗子不太靠谱,但齐太太设定了框框,就找那样的,也很听信娘家人的话。

“马上品酒会,让她到陈家姑姑家里住些日子,到时候来不少文人学子!”窦清幽道。

第一百九十九章:针锋

“这事你不好插手,你这边插手了,你表姐那边就撇不掉了。”唐宛如跟她说,也是提她个醒。

梁凤娘来的很勤,即便家里人都忙的不行,她也能借着送东西,过来一块吃个饭。就指望着靠梁氏和窦清幽找个富贵人家嫁进去,也做大家太太少奶奶。若是窦清幽插手齐令萱的亲事,她必然以此相胁,让窦清幽也帮她的亲事。

“嘉怡已经嫁了,陈家也没有适龄的女娃,她要是来龙溪镇,也只能找我为由,帮我打理正阳楼。梁凤娘那里好说,诗词书画全不懂,她也不敢说帮我忙的话!”窦清幽冷硬道。

唐宛如的意思,“这件事由陈太太她亲姑姑来插手,也名正言顺。虽然令萱住到陈家去有些刻意,但也无可厚非。你要是插手,那边不好说,也会麻烦很多。”那梁凤娘存着心思就找空子,看她那性子,若是不如她意,怕是会遭她记恨。

窦清幽却不想被梁凤娘的看法左右了,“她还碍不着我的事!”惹怒了她,对她没有好处,梁凤娘她有点脑子就该知道。

唐宛如就知道她听了要插手,换成是她,只怕也忍不住想要帮一把,笑着摇摇头,“你这里正好事情多,那我回去就跟她说一声!”

“那你走时,带回去个帖子给她。齐太太病了,她要出来,也得有个名头。”窦清幽点头。

唐宛如应声,又跟她说起新品种果子和粮食酿酒的事,真露烧酒和清酒也都酿出来了,正好趁此机会,打响名声。

到吃晌午饭,窦小郎直接让人传信儿不回来了,带着刘婵和刘欣在外面吃了,下午在正阳楼汇合。

“去了哪了?”窦清幽问。

来人直接回,“少爷带着两位刘小姐乘船下乡了,说是在下河镇吃了饭回来。”

梁氏听的骂了一声,“带着两个女娃儿还跑到下河镇去了。”

“不碍事,我也希望她们多出去走走见识见识。”唐宛如笑道。

梁氏知道她年少时遭遇成了心里疙瘩,想好好带两个继女,也就不多说了,“那咱们就吃咱们的!那小子虽然有点嘿嘿哈哈,还是有点谱儿的!婵姐儿和欣儿跟着他也没事!”

唐宛如笑应。

吃了饭,窦清幽陪着她,一路散步到正阳楼。

下午的人还没上来,两人从一楼大厅,逛到二楼,三楼的书架和雅间。

窦小郎才带着刘婵和刘欣回来,直接在洺河码头下了船,到正阳楼来。

已经有三三两两的来,见了窦小郎,认识的打声招呼。

“县主来了没有?”窦小郎进门问。

大堂管事忙回话,“县主和刘少奶奶在三楼,几个公子正在跟县主请教东瀛译本里的事。”

窦小郎带着刘婵刘欣上了三楼,就见窦清幽和唐宛如被四五个青年男子围在中间,还有三五个散落在外围,也注视听着。

窦清幽正在讲东瀛文化的一段,因为不论是茶道,瓷器,服装,还是大和文化,都是从中土流传过去的,而在东瀛有了不同的发展变化。

看她淡声娓娓道来,仿佛熟稔于心,去过东瀛一般,刘婵眼中闪过崇慕之意。

“咋样?我四姐厉害吧?”窦小郎看着她笑问。

刘婵点头,都说小姨见多识广,博览群书,竟然连东瀛的事也知道那么清楚。

“今日听县主一席话,果然胜读十年书!”几个人听完,纷纷赞叹,拱手给窦清幽再次见礼。

窦清幽淡笑着客气两句,“正阳楼就是为行方便之事,大家若是有什么疑问,都可以留书,或是有想看的书,也可以拖正阳楼去各地寻来。”

几人纷纷感谢,有人想向窦清幽讨画,“县主笔下的阳春三月龙溪镇意境唯美深远,画法独特,在下临摹十数而不得其法,还望县主不吝赐教。”

“笔触不同而已。”窦清幽简单讲了几处笔触问题,让他们自行去观画。

几人看窦小郎和刘婵刘欣三个,也就招呼过,不再打扰,自行散去。

“四姐!你可以在正阳楼做讲解师了!”窦小郎笑着过来。

“讲师给你去做吧!我们要歇会儿了!”窦清幽领着唐宛如拿了几本书,进了雅间。

窦小郎听她们早到了,唐宛如又怀着身孕,就领着刘婵和刘欣在正阳楼上下看了一遍。

没多大会,那边梁凤娘就又过来了,“四娘!你又到镇上来了?咋也不跟表姐我说一声!”

看她笑盈盈的过来,张嘴说的话却掩饰不住埋怨的意味,唐宛如暗暗皱眉。要贴就贴了,还偏偏说出嘴的话不那么入耳,这样的人,真不知道清幽不喜她?

窦清幽随口嗯了句,继续跟唐宛如说着话。

梁凤娘暗自撇了撇嘴,真是县主架子越来越大,瞧不起她,连在外人面前都不给她体面!不过她也不敢跟窦清幽甩脸子,笑着坐下,“你们在说啥呢?”

她很会插话,只要问出这句,人家回她一句说了啥,她就能立马接上话,接不上就往自己那里带偏。

“听着就是。”窦清幽瞥她一眼,没有多理会她。

唐宛如笑笑,继续跟窦清幽说果树图鉴的事,“可以重新整理了,资料齐全了,都可以收录进去,重新编修。这书可是你这些年的心血,即便只做整理,也是功不可没。”

窦清幽点头,“等忙完最近的事,我就重新再编修一下,把那些野果也收编进去,能吃的和有毒的,一点点往进去加,有不齐全的,以后再补录,让后人再去修编吧!”

“听您们说的又要修书,又要整理典籍的,种个果树也能那么多道道,搞成了学识,还真是厉害了!我也正准备买一块地种上果园呢!还不知道种啥果树好,想种一半葡萄,四娘今年的葡萄果苗可得给我留着了!”梁凤娘笑着插进去话。

“卖给谁都是卖。”窦清幽没多说。

这一带附近几个镇的荒地,山坡都被卖完了,即便没有开垦出来的,也都是有主的,她想要买,只有出高价从别人手里买,还要看别人同不同意。

梁凤娘忍不住笑的不太好看,她这是拿热脸贴冷屁股!一点都不顾忌她!

唐宛如没有多待,又坐了会,就带着刘婵和刘欣,拿着窦清幽的帖子回去了。

帖子送到齐家,齐太太直接就起来了,“我没啥事,也就是心里不舒坦,歇个几天也就好了。既然是县主邀请,她一片心意,你就过去吧!”

梁玉娘想到她大姐,有些欲言又止,看齐太太和大嫂几个都支持,也就没有说啥。

齐令萱知道她大姐,她只要是清幽的表姐,好好做自己,即便再嫁也能找个差不多的,就看她聪明不聪明,贪心不贪心。收拾了几套衣物用品,就来到龙溪镇,先去看了姑姑陈太太,又到洺河畔来。

“请的帮手来了!”窦清幽笑着接了她。

“看你有多少体力活儿,要用得着我的!”齐令萱知道她是想帮她,心存感激。

“那过来帮我搬砖吧!”窦清幽挑眉。

齐令萱愣了下,作势要拧她的脸,“还搬砖!我看你让我往哪搬!?拿来砖头,我搬你被窝里!”

“妖孽!看招!”窦清幽一下挠到她笑穴上。

齐令萱脸色一变,连忙讨饶,“不行不行!你会武功,打不过!”

两人笑闹了半天,窦清幽就拉着她投入那些书籍和典籍中,又一块商量品酒会。

梁凤娘很快就发现齐令萱住进了洺河畔,和窦清幽同进同出,心里气愤的不行,让人盯着,只要窦清幽带了齐令萱出门,或者到正阳楼来,她就也跟上去。

窦清幽没有理会,她爱跟就跟,只要别捣她的事。自己不寻求进益,只会给人陪衬。

很快品酒会的日子就到了,邀请的各方品酒师和酒商,各地文人学子也都纷纷赶来,有没来了,也都回了帖子。不看窦清幽是燕麟的未婚妻,她是窦孝征的妹妹,始终都是清流一派的。且酿酒技艺高超绝妙,都很愿意卖这个面子。

白老太爷自己来,还邀了几个好友一块。

容华也提前过来,“准备的如何了?我帮你招待客人,可够资格?”

窦清幽笑着道了谢,“那就再好不过了!”她不想剽窃诗词,也不想一鸣惊人,所以对酒吟诗这事,如果有他帮忙,也会轻松些。

秦寒远也过来帮忙,带了好几个同窗一块。

见有斗酒大会上的品酒大师过来,窦清幽前去接应。

船上一同下来的,还有潘三和潘千羽。

“长平县主!好久不见!”潘千羽一身雪衣,清高圣洁。

看她微微屈膝见礼,窦清幽抿唇笑了下,“免礼。”她一天是个酒商之女,她一天是个县主,她就得对她行礼问安。

潘千羽神色微冷,笑着起来,“县主举办品酒会,广邀各房好酒之士前来参与,我等自然不会抚了县主的面子。就是不知道县主此次品酒会的新酒,可是管够?”

“潘小姐能喝几斤?我家的酒管够,只要别喝不完,还兜走就行!”窦清幽笑回。

“县主真是风趣之人!也怪不得订婚之后,反而引的更多男子念而不忘了。”潘千羽呵呵笑。

窦清幽目光打量她一眼,“我这已经没有机会,倒是潘小姐,女大十八变,更加风华绝世,也可趁此机会,觅得如意姻缘!”

看两人暗中针锋,一旁的齐令萱眸光冷淡的看着潘千羽。一个小小酒商之女,还妄图踩到清幽一个县主的头上。就算她没有那虚衔,但凭借她酿酒的造诣,也是她使什么手段都难以企及的!要真喜欢容华,尽管去求去勾,针对清幽算什么东西?!

潘千羽敏锐的瞥过来一眼,淡淡一笑,清雅高洁。

窦清幽喊了苏梨引她们入正阳楼,亲迎了两位品酒前辈入楼。

这次品酒会是窦清幽的主场,陈天宝和窦小郎只从旁协助。

看众人都落座。窦清幽走上一楼大厅的高台,笑着微微鞠躬,“今日大家能应邀而来,我在此真诚谢过众位。”

受邀在座的不是品酒大师,就是诗酒士子,还有大能之人。提前赶到的人已经在龙溪镇周边游玩过,还能品尝到长平县主酿制的新酒,还有向往已久的绿酒,董酒,冰酒那些,更觉得来得值得。

窦清幽先讲了龙溪镇种果树酿酒的起源,又从果酒,讲到果酒白酒,和其他精纯佳酿,这才开始正式品酒。

各家压箱底的精酿都拿了出来,去不了斗酒大会,但在自家门口了,还是想展示一下,得几句点评,也能悟出些提升的突破说不定。

窦清幽这次也拿出了十几种酒水,以供众人品鉴。其中绿酒和董酒,冰酒都是少不了的。还有高丽的真露烧酒,东瀛的清酒。另外酿制的酱香白酒。

来的多是好酒之人,像白老太爷都是品酒老餮,有些酒不用入口,只在鼻下过一遍,就知道酒里面的各种秘密和手法了。

然而窦清幽这次品的酒,冰酒和白兰地还好说,董酒也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绿酒更是只有陶醉的份儿。而新型酱香白酒,独特醇香清冽的口感,更让那些好烈酒之人,一下子沉迷了。

“这新酒不愧是出自长平县主之手,比之董酒,只优不差!”

“这新酒甚至绝妙!”

那些酒商眼神已经炽热起来,果然没有白来!跑这一趟太值了!

潘千羽只喝了一口,脸色就变了,看众人喝完新酒的神色,暗冷的目光一下子射向窦清幽。本以为绿酒就是她最大的底牌,却不想,她还有新招!?

窦清幽对新酒却是不堪满意的,不如真正的茅台村的山水孕育出的佳酿,水质上的缺陷,再高超的手艺,终究还会差着点。不过她拿出这新酒,也是看看,潘千羽下一步要走什么?

她的绝技潘千羽不可能知道的那么清楚,连她做酒曲的私密诀窍都知道。她若不是也穿越而来的,那就只有一个说明。重生!

两人目光在空中交汇,一个暗冷,一个幽深。

第二百章:看上

见窦清幽目光看向潘千羽,两人仿若对峙般,众人也都眼神微变。

有人忍不住小声道,“这潘千羽一身雪衣打扮的倒是清高孤傲,可是清高到了长平县主的跟前,简直就是妄自菲薄的笑话!”

“看似清高,却处处拿长平县主的看家手艺酿出同样的新酒,又哪里清高?”

“关键酿出一样的酒,那酒却远不如人家长平县主酿的正宗地道!那才是传世佳酿呢!”

潘千羽听着那些议论,目光暗冷深沉,看向容华。

容华神色淡然,目光含情的看着场中的窦清幽。

潘千羽心中冷哼,“长平县主的新酒果然是传世佳酿,让我等实在佩服。”

“能当潘小姐的真诚赞赏,也是我的荣幸!”窦清幽笑道。潘千羽若是重生的,那她又是因为什么重生?难道她的上一世,她就穿越了过来,还把酿酒秘方交给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