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顿晚饭在十分憋闷的气氛吃完了。

叶木青匆匆吃完就离开了饭桌。

她回去还要跟叶荣檀玩游戏,玩完游戏,她还特地拆了一个编得不太好的草帽看看自己能不能学着编织一下。事实证明,术业有专攻,她编不好。

叶木莲也不太行,令人惊讶的是,叶木香竟然随便一学就能上手,虽然手艺还不够细致,但只要勤练下去,一定可以达到很高的水平。

叶木青宛如发现了一片新大陆,险些欢呼起来,她说道:“姐,以后你负责编,我来卖。咱们不用求到爷爷身上了。”

叶木莲在旁边说道:“你傻啊,爷爷该用还是得用。”

叶木青一脸担忧道:“可是我担心这样下去,我赚钱的事很快就会被奶奶知道,到时说不定要没收。我可不愿意。”

叶木莲一想也觉得有理,她奶那人极为精明,迟早会发现的。

叶木青暂时不想想那么多,她只想着在江氏没发现之前,多挣点钱傍身,真到那一天,她再想别的办法。

她今天买了不少碎布头,赶紧趁空多做点头花打点蝴蝶结之类的好装饰帽子。叶木莲看她做这些,也十分感兴趣,便一起跟着她学,过了一会儿,大姐也来跟着学。两人上手都很快,虽然做得不够精巧但也尚能入眼。

三个人偷偷摸摸做了好几天的头花和装饰品,饰品是够了,但帽子还不够,原因是叶老头还有别的活,不可能一直跟叶荣檀做。而且叶荣檀也不能老要新的是吧。叶木青也觉得这样不行,她随即想到一个办法,她可以去镇上收购别人的草帽啊或是竹筐呀,买回来以后装饰一下再倒卖不也能小赚一笔吗?再也不用像这样提心吊胆,而且买别人的成品的话,她还可以挑质量好的,想要什么样的就有什么样,想要多少有多少,越想越觉得可行。

几天后,叶木青又一次出门去了。这一次她吸取上次的教训,天还没亮时,她就跑到江氏和叶老头的门前去请示:“奶,我出门去了。”

江氏睡得迷迷糊糊的,随便嗯了一声,又翻身去睡了。

叶木青在外面说道:“奶,你既然答应了,我就走了。”

说完,她转身离开了。回到房里又睡了一会儿,在江氏起身前悄悄离开了家。

第二十七章 转变

叶木青揣着她全部的本钱,悄悄离开了家。此时,天刚蒙蒙亮,正值暮春时节,清早的天气还有些凉,不过,一走起路来就好了。

晨风习习,空气清新,鸟声啾啾。叶木青觉得自己身轻如燕,步子格外轻快,心情也格外清爽。她一边走一边盘算着,如果再像昨天那样,每天赚个几十文,一个月就是一千多文,这可是一大笔收入。这个收入足够让她在家站稳脚步了。可是,站稳脚步又怎样?一想到那个家的氛围,她的心就不由得一沉。随即,她又转念一想,目前来看又分不了家,站稳脚跟总比站不稳要好吧。

走一步看一步吧,想那么多也没用。

叶木青到镇上时,太阳才出来,整个镇子刚刚从睡梦中苏醒过来,集市上人来人往,说话声叫卖声,此起彼伏。叶木青四处看看,时不时停下来问问价格。筐子不多,草帽倒是不少,叶木青挑来挑去,看上了其中一家的东西,这家的草帽编织得紧密结实,样式也好看。摊主是个精瘦的老头,几根山羊胡须迎风飘着,悠闲地坐在摊前抽着烟袋。

叶木青在摊前停下,漫不经心地问道:“老大爷,你这帽子多少钱一顶?”

老头闻声抬头看了看叶木青,指着小些的草帽说道:“小的三文钱。”

叶木青又指着大的问:“那这多少钱?”

老头比划了一下,答道:“四文。”

叶木青顿了顿又问:“大爷,我买得多的话你能便宜不?”

老头怔了一下,又重新打量了一眼叶木青,笑着问道:“你买两个也是这个价,我真没跟你多要,我杨老汉卖东西,向来是童叟无欺,不信你去打听打听。”

叶木青顺势说道:“我就是打听清楚才直奔你这儿来,我说的多买,不是买两顶,而是把女式的都买了。你看看能给我便宜多少?”

老头看叶木青的神色不像是开玩笑,就不由得往她身后看了看,问道:“你家大人呢?”

叶木青没有直接回答他的话,只是笑道:“反正你老人家童叟无欺,大人小孩来买有什么区别?”

老头朗声笑道:“哈哈,你这女娃还挺有意思,你真要把女式的都买了,我就不论大小全部按三文一顶给你。”说到这里,他又解释一句:“这真是最便宜的价钱了,你自个摸摸这是用最好的水草和细苇子编的,可不是用麦草稻草编的,又细又软又白,还凉快。这种苇子可是我们村独有的,别村都没有。”

叶木青弯下腰捏了捏帽子,确确实实如老头所说,软得能折叠起来,仔细一闻还有一种淡淡的香味,再搭配上她的带子头饰,肯定是相得益彰。

叶木青突然想道上次在水杨庄附近的芦苇荡,便随口问道:“大爷你不会刚好是水杨庄的吧?”

老头听到叶木青这么说,显得十分高兴:“对对,女娃子你咋知道的?”

叶木青笑道:“你这编帽子用的草确实跟别处不一样,而且还带着一股独有的清香。”

老头又笑了两声:“小小年纪挺有眼光。”

叶木青又接着拉家常道:“我虽然只路过你们庄一次,不过印象挺深的,而且你们村还有一位好心的老奶奶收留我们吃了一顿好吃的。”

老大爷颇感兴趣地问道:“谁呀?你一说我就知道。”

叶木青答道:“那位老奶奶也姓杨,她家有个孙子叫水明。”

老头连连点头说道:“哦哦,我知道我知道。他们一家子确实挺大方。”

两人这么一唠,关系不觉拉近许多。叶木青随口问了杨奶奶和水明的近况,杨老头回答说还是那样。由于他们两家离得有些远,再细的他就不知道了。叶木青也就不再多问,接着说生意的事。

她痛快地说道:“那行吧,价钱就按你说的,三文一顶,你点点数。”

老头点了点数,一共二十五顶,共计七十五文,他主动抹去零头:“都是熟人了,就凑个整,七十文。”

叶木青笑道:“多谢大爷,下次我还上你这买。”

杨老头笑道:“好好。”

叶木青拿到草帽,找了个人少的地方,坐下来把带子、头花该绑上的绑上,该缝上的缝上,这一番动作又费去不少时间。等她起身去县城时,太阳已升得老高,集市上的人更拥挤了。

叶木青答了一辆牛车到了县城,她决定仍按昨天的法子去卖帽子,直奔东市,那里的有钱人家更多。叶木青一想到接下来的进帐,心情不由得雀跃起来。然而,有个词叫乐极生悲。她正在这儿高兴呢,忽然听到一个声音在叫她:“木青,木青?”

叶木青警觉地循声望去,就见一个穿得灰色短衣的中年男子正眯着眼睛看着自己。

她一时没认出对方是谁,但对方既然能叫出她的名字那就肯定是熟人了,叶木青只好假装惊喜道:“你也进城了?”

中年男子咧嘴一笑:“我还以为认错了人呢?咋就你一个人,你家里人他们没陪着你来吗?”

叶木青道:“啊啊,他们在别处买东西呢。”

中年男子的目光在叶木青那一摞草帽上打了个转,十分好奇地问道:“你咋买这么多草帽?”

叶木青暗叫糟糕,看来她做生意的事是要暴露呢。

唉,咋就不能晚些日子再暴露呢。

但事已至此,她也只能硬着头皮应付了。她想了想,故作轻描淡写地说道:“哦,这些是我爷编的草帽,我拿过来试试有没有人买。那个,大叔,我还有事先走了,你也去忙吧。”

说完,她挥了挥手离开了,到走,也没弄清那个中年男子姓甚名谁,反正不是同村就是亲戚,管他呢。

这件事给叶木青明朗的心蒙上一层阴影。不过,生意一开始,这层阴影就被暂时抛到脑后去了。今天的生意比昨天还好。

叶木青在卖胭脂的那条街上卖了十顶,又在卖衣服的那条街上卖了十顶,剩下五顶,被她沿着胡同给卖掉了。二十五顶帽子,十文一顶,共计收入二百五十文,除去七十文的本钱,净赚一百八十文。叶木青心里那个高兴劲就甭提了。然而短暂的高兴过后,问题又来了。那个人就算今天不告诉爷奶,以后也会透漏出去,就算他不透漏,她这样天天往外跑也不行。看来她得想一个长久的法子。

叶木青思来想去,想去思来,最后决定回家主动跟爷爷奶奶坦白交待。不过,她不会全部交待,她半真半假的交待,这样的慌话才不容易被拆穿。

她可以交待她在做小生意,但在钱上要隐瞒。比如说这帽子,爷爷编的帽子,市价也就两到三文,叶木青就按三文算。那次她爷爷一共才编了几顶帽子,还有几个小筐子小篮子,这些东西一共也就值二十文。她回去就按个数报上去。也不行,一旦报上去,钱肯定得上交。她还不如自作主张买些东西呢。

买些什么呢?首先,这东西是叶老头和两个堂哥编的。他们有功劳,得奖励。那就给爷爷打二斤酒,给两个堂哥买点吃的,这两人除了吃也没别的爱好。买什么最好,肉包子吧,当然也不能光给他俩买,她那个弟弟也是必须得有的。江氏也不能漏掉,否则她的日子会不好过。她的头巾都破了,叶木青一咬牙决定给江氏买块新头巾。至于其他人,她是有心无力,只能先这么着了。

叶木青买完东西后,搭了辆驴车回镇上,再提着东西从镇上走回家。

叶木青到家时,全家差不多也都回来了。

有了昨天的事情,叶木青这次决定先声夺人,她一进院门就兴高采烈地大声喊道:“爷,奶,荣檀,你们看我给你们买了什么?”

叶老头漫不经心地抬起眼皮,淡声问道:“哦,买了啥呀?”

江氏仍旧冷着脸:“你这一天到哪儿游荡去了?谁给你的钱?”

叶木青没直接回答江氏的话,她先把酒提出来递到叶老头面前,笑道:“爷,你上次给荣檀编的那些小玩意,他玩腻了,家里也没地方搁,我就试着拿到县里去卖,结果还真有人买,一共赚了二十文,我觉得爷爷劳苦功高,又喜欢喝酒,就给你买了一坛酒。”

叶老头那无精打采的眼中现出一丝少有的神采,他连连夸道:“好孙女,难得你还想着爷爷。真没白疼你。”

江氏听到老伴夸叶木青,心里就不乐意,阴阳怪气地说道:“你真能够呀,卖东西也不告诉我一声,卖了钱自作主张给你爷打酒——”

叶木青不等江氏说完,就笑着拿出一块蓝色的新头巾,笑道:“奶,我不光想着爷,还想着你呢。这不,我看你的头巾破了,走了三条街,给你买了这条,你戴上试试看。”

俗话说,伸手不打笑面人,江氏下面的话也不好再骂出来了。便被动地接过头巾,脸色也缓和了许多。

叶老头因为今天有酒喝显得十分高兴,破天荒地当起了鉴赏家:“这新头巾还挺好看。”江氏白了叶老头一眼,脸上略略带了些笑意,也就没再跟叶木青计较。大桐和大杨也收到了叶木青的奖品——肉包子。两人是喜不自禁,长这么大还没有人特意给他们买吃的呢。两人一边咬着肉包子一边下定决心,以后这个妹妹叫他们干啥就干啥。至于叶荣檀也收到了礼物,一盒点心。剩下的五文钱她当着众人的面郑重交给了江氏。江氏倒也没怀疑她的说辞,毕竟,价格就在那里。

因为有了甜头,江氏也就没再管叶木青。而叶老头一忙完手头的活计就主动编草帽做些小玩意,不用他叫,两个傻孙子也主动过来跟着做。

叶木青的生意从暗处转到了明面上。以后,她再不用为出门绞尽脑汁找各种理由和借口了。

第二十八章 再遇“大叔”

这天晚上,叶家饭桌上的气氛十分融洽。叶老头跟下地回来的大儿子三儿子开怀痛饮,对叶木青更是格外和颜悦色。叶木青的两个傻堂哥更是破天荒地知道吃饭时让让叶木青:“你吃快些,吃快些,有人跟抢。”

叶木青的大伯母这一回没有说三道四,毕竟,叶木青可想着给她两个儿子买肉包子吃,因此,她对叶木青也显得十分和气。

倒是叶梅花因为没占到便宜,心里略带不满,她以玩笑的口吻说道:“木青,你给爷和奶买东西那是应该的,可你怎么也给大杨和大桐买呀,有这些钱,还不如割一块肉,咱们大家也能解解馋呢。”

叶梅花说出了家里不少人的心声,其他人一齐看着叶木青。

叶木青看了看大家,笑着解释道:“这个是按功劳分的,这东西呢是爷爷做的,大桐大杨也帮了忙,卖了钱当然得先想着他们。当然了,这是头一回,卖得钱不多,以后等我赚多了,肯定会买好吃的带回来,咱们大家都有份。”

叶梅花撇了撇嘴,没再说话,低头心不在焉地继续吃饭。

其实,关于叶木青的做法,不光叶梅花他们不满意,就连平氏也十分不满。平氏想的是,她闺女挣的钱凭什么要给别人花?公公婆婆花就罢了,连那两个傻子也跟着沾光,她这个当娘的还没捞到一点好处呢?平氏在饭桌上忍着没说什么,等到吃完晚饭,她再也忍不住了,面无表情地对叶木青说道:“木青,你进来,我有话跟你说。”

叶木青大概也猜到了平氏要说什么,她心里早有做准备,听到平氏叫她,并不慌张,反倒一脸地坦然跟着走了进去。

她一进屋,平氏就拉开架式数数了起来:“木青,你到底哪根筋搭错了?赚的钱不给自个爹娘姐妹花,倒是记得给外人花。”

叶木青耐心地等平氏说完,心平气和地说道:“你是我的亲娘,我能不先想到你吗?可是你再想想,那些东西是谁做的?爷爷和两个堂哥呀。爷爷那么忙,这类的小活多半还是落在他们两个身上,若是被大伯母知道他们的儿子做的东西能卖钱,肯定会作妖,还不如先笼络着他们两个呢。他们脑子不好使,用点好吃的就笼络住了,以后省不少事呢。我要是生意做起来了,娘的好处能少得了吗?”

平氏觉得这个闺女说得似乎很有理,又总觉得哪里不对。

叶木青看平氏那将信将疑的神情,故作无奈地说道:“该说的我都说了,你要不信,那我也没办法。你也不想想,我不跟你亲跟谁亲,难道会跟那个天天看我不顺眼的奶奶亲,还是跟整天阴阳怪气的大伯母亲?”

不等平氏说话,叶木青又允诺道:“这是第一次,我也没办法扣钱,但从下次开妈,我能扣一点是一点,都交给娘攒着,你看这样行不行?”

平氏一听到钱,两眼不由得一亮,赶紧说道:“说一千道一万,这才是最实际的。你说你今儿咋就没想到先扣下一点呢?”

叶木青道:“你以为我不愿意扣呀,还不是因为遇到村里的一个熟人,都被他看见了,他肯定会跟爷奶说,我想着与其等着爷奶来质问我,还不如我主动坦白。但是下次,我就长心眼了,我会小心地躲着人。”

平氏也一脸地无可奈何,只好说道:“那也只能这样了。”接着,她又再三嘱咐:“下次一定要多扣点。”

叶木青频频点头:“娘,我记得了。”

安抚好平氏之后,叶木青才出了房间,一回到自个屋里,又开始了对大姐二姐进行允诺安抚:“我不是没想到你们,实在是因为明面上不好给你们买东西,钱就那么点钱,你们想要些什么,告诉我,我偷偷地给你们买来就是。”

大姐叶木香最是实诚,她连忙说道:“我不用了,你挣了钱交给奶和娘就是。”

叶木莲欲言又止,最后方说道:“得了,你有这个心就行了。等赚多了再说吧。”

叶木青虽然没给她们两个买东西,但还是用心地给两人各做了一个头饰,用碎布编成的花,戴上去显得别致又好看。尤其是爱臭美的叶木莲简直是爱不释手。俗话说,吃人嘴软,拿人手短,这会儿,叶木莲对叶木青显得更和气了一口一个三妹叫着。

关于那个村里的熟人,叶木青猜测得没错,没两日,那个中年男人的女人在路上遇见江氏时就提起这件事。还好,叶木青早坦白了,因此也没出什么岔子。

叶老头和两个孙子都得了叶木青的好处,这次不用叶荣檀来闹腾,三人一有空闲就开始动手编那些小玩意。叶木青看过了好的,觉得三人的手艺确实不咋地,至少跟她上次买的那个杨老头家的东西没法比。但这个不用掏钱买,她只好在装饰上多下点功夫,或者也可以做为买二赠一的赠品。

两天后,叶木青从家里拿了一批草帽和小筐前往镇上。本来叶梅花要自告奋勇地跟叶木青一起去,叶木青才不让她跟着,就借口说家里活太多不能再占一个人手为由甩给了她。叶梅花心里愤愤不平,但也无可奈何。

叶木青迎着沁凉的晨风,大步朝前走,边走边盘算着今天能卖的钱,卖完之后要买些什么以及钱怎么分配。她越想越有劲头,脚步也就更轻快。

叶木青正埋头赶路,就有一个斗笠遮着半边脸、风尘仆仆的男子赶着一辆驴车经过她身边。

男子打量了叶木青两眼,慢慢了放慢了车速,迟疑片刻搭讪道:“小姑娘,要不要大叔带你一程。”

叶木青闻声猛一抬头,看见这人这副打扮,声音也显得很熟络了,仿佛她跟他很熟似的。

古人不都很含蓄吗?像杨水明那样,跟女孩子说句话就脸红。他怎么这样奔放?还很熟练地搭讪。有问题,绝对有问题。

叶木青决定还是小心为上,她坚决地摇头:“不用了。”

男子再次打量了她一眼,又说道:“你还是上来吧,东西太沉,我可以把你捎到县城。”

这人愈是殷勤,叶木青愈是警惕,于是,她拿出对付上次的小混混那样,狠狠瞪了他一眼,语气严厉地说道:“不用了。一会儿我爹和我哥哥就赶上来了。”

男子微微一笑,没有再说话,默默地赶着车离开了。

待到驴车走得远了,叶木青脑中突然灵光一闪,她想起来了。

第二十九章 改善

叶木青想不起来了。这位大叔就是上次叶荣檀惊马时帮她制伏马的那个男子。恩人路过身边跟她跟打招呼,她竟然没认出来,没认出来也就罢了,竟然还误解人家的一番好意。叶木青越想越觉得惭愧和后悔,可惜后悔也晚了,人家早走远了。希望回来时能再遇到他。

叶木青愣在原地懊悔了好一会儿,才接着继续赶路。她到镇上的集市上转悠一圈,又到上次的那位杨老头那儿买了二十顶草帽。叶木青已经是杨老头的回头客了,两人比上次更为熟捻,不用叶木青开口,杨老头又主动给她抹了零头。

告别杨老头,叶木青带着这些东西搭上一辆牛车去县城。牛车晃晃悠悠地,把叶木青晃得渐渐有了睡意,她在半梦半醒间还在考虑着自己以后的出路。卖草帽这顶生意做不了多久,过了夏天就不行了。到时,她还得另想办法。不过,计划总是赶不上变化,她提前设想得太多也没用,过好当下才是这个正经事。她转而开始细想要怎么把正在做的事情做得更好。

在叶木青漫无边际的想像中,县城到了。叶木青拿好东西下了牛车,直奔东市而去。到了那里以后,叶木青找个阴凉地,把帽子拿出来,抻好,整理好,再拿出在家里做好的各种头饰,能绑的绑上,能缝的缝好,还有的可以直接穿过草帽系上去,她做这些早就轻车熟路,动作飞快。用了大约两刻钟,就把从杨大爷那儿买的草帽装饰一新。两家的东西放在一处,爷爷和堂哥编的草帽就显出劣势了。做工太糙,细节处理得不够好,还有用料也显得不好。真是不怕货不全,就怕货比货。两样东西差距这么大,自然就不能卖一个价钱了。叶木青想了想,决定给自家带来的草帽定价为九文钱。

一切准备妥当,叶木青便开始做生意了。

叶木青吆喝的声音不大,只是见过潜在顾客时才笑着招呼几句,有人来看,她也并不卖力推销,客人有问必答。她声音清脆,说话有条有理,即便夸人也是恰到好处,不让人反感。而且她还会根据人的脸型肤色以及衣裳的搭配给人挑帽子,还说得头头是道的。有一些颇为清闲的大娘大嫂们,买了东西也会停下来跟她多唠一会儿。叶木青倒也喜欢跟她们唠嗑,能多长点见识呀。

叶木青跟她们唠得次数多了,那些大娘大嫂们就开始忍不住好奇之心来打探叶木青的情况了:“小妹子,我看你小小年纪倒挺有见识的,你家以前是做什么的呀?”

在她们的猜测中,感觉叶木青像是家道中落的富裕人家出来的。毕竟一般人家哪会对什么衣裳妆容说得头头是道的。叶木青暗笑,她说这些,大部分是仗着前世的一些积累胡扯的。虽然古今审美风尚大不相同,但多少也有一些共通之处,她稍一变通就不愁没有谈资,倒没料到竟引起了这些人的猜测。

叶木青不想透漏自己太多的情况,只是笑着回应道:“我家呀,肯定不是什么有钱人家,要不然,我也不用出来做这行是不?我这人呢,从小就喜欢跟人闲聊,每每见着长得好看,有见识的,都会厚着脸皮跟人家说话,听得多了,见识也跟着涨了一些。”

“哦哦,这样啊。”

叶木青说着说着就把话题引到了别的地方,她们闲叙一会儿满足了一部分好奇心也就散了。叶木青继续做生意。

大娘大妈大嫂们来了,叶木青是一番应对;那些姑娘们来,她又是一番应对,叶木青觉得自己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的本领似乎在逐步增强。

到了晌午,她买了两个素包子,就着带来的水吃了中饭。然后继续忙碌,到申时左右,东西才全部卖完。叶木青不用数就知道今天共赚了三百多文,虽然她满身疲惫,又累又渴,但心里却十分高兴。

这次,她没再去大姑家,她以后常来做生意,总不能每回都去。

叶木青一边打着小算盘,一边往西市走去。她在想要带点什么东西回去。上次给爷爷买了酒,给大杨大桐买了肉包子,这次就不买了。那她就买一块肉和一些骨头回去给全家改善一下生活吧,她也能跟着吃点。

买肉也是个技术活,这个时代的人肚子里油水少,买肉喜欢带点肥的,纯瘦肉反而没有肥肉受欢迎。叶木青就买了一块肥瘦相间的肉,又买了几根大棒骨,留着回去炖汤喝。最后,她又给叶荣檀买了一些糖果。这个弟弟最近略有收敛,对她也挺配合,她得想办法巩固自己在他心中的地位。还有两位姐姐,叶木青想来想去不知该买些什么。太亮眼了不行,家里肯定会有人问。毕竟她赚的钱明面上还是属于公共的。想来想去,叶木青决定偷偷给两人各买一盒胭脂,既好藏又不显眼。

叶木青在西市转了一圈,买了所需的东西后,又去搭车回镇上,然后再走回去。

回村的路上,叶木青走走停停,时不时看看身后有没有驴车出现。她希望能再遇见大叔。可惜的是,一直到村口,她还是没看见她想见到的人。

叶木青经过村口时正好碰到一群下地回来的村民在大柳树下闲唠嗑。这些人早就知道了叶木青时常去县城卖东西,对她不觉有些好奇。

众人有心无心地打探叶木青的情况。

有的问:“木青,你家的这些东西一次能卖多少钱呐?”

有的说:“那我也会编东西,是不是也能卖钱哪?”

还有人问:“木青,你赚的钱全部交给你奶吗?有没有存下私房钱呀?”

叶木青笑吟吟地一一应答着:

“小本生意,也就给我爷赚个酒钱,给我弟赚个零嘴钱。 ”

“大伯,你要会编的话当然也能卖呀,你有空可以去县城试试呗。”

“大娘,我赚的钱当然交给我爷奶,存私房钱,我有吃有喝有穿,我要钱干嘛?再说了东西都有定数的,价钱大家也都知道,我上哪儿存去?”

叶木青回应完这些人有意无意地打探和套话,然后又说道:“你们接着聊,我得回家去了。回去晚了,我家人又该担心了。”说完,她转身离开了。

回到家里,又是另外一番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