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忘了?!”方期似有些失望,“咱们不是说好,你要教我两下子的么?”

“哦…”子青歉然一笑,并非存心忘记,只是前夜方期说了许多,她着实也记不住,“好,麻烦稍候片刻,待我刷好这两匹马,便与你拆招,如何?”

“好,好。”

方期先去将自己的马拴好,随后也挽了袖过来,想帮着她一块刷。不料,玄马认生,见他靠过来便要躲闪,马蹄挪动,摇头甩尾将二人溅了一身水点子。

“这马真是…”方期定睛,这才认出,奇道,“这是将军的那匹马呀!”

“嗯。”

“…真是匹好马。”

既然是将军的马,方期便不好与它一般见识,转到雪点雕旁边,抚着它背脊上的雪点问道:“这可是将军给你的那匹马?”

“嗯。”

“…我光听他们说将军将雪点雕给了你,还没亲眼见过它呢”方期语气中的羡慕之意毫不掩饰,又转过来掰马嘴,啧啧赞叹,“瞧瞧这牙口…还是将军自己亲自去马场挑出来的。”

竟还是将军亲自挑选的,子青怔了怔,略有些尴尬,不知该如何回答,便只埋首刷马。

待子青将马刷好,牵回马厩之中,又倒了粟米在马槽中,瞧着两匹马儿嚼得欢快,而不知不觉之间,天色已暗了下来,闷闷地滚过几道雷,雨点噼里啪啦地落下来。

“怎生又下起雨来了?”方期无不懊恼道,“这该如何是好?”

子青立在马厩下,仰头看夜空闪过的电光,禁不住要去想:将军奉旨连夜赶回长安,也不知是否淋着雨在赶路?

“青儿!”

借着马厩下挂的风灯,子青看见阿曼撑着一把伞,信步而来。

“阿曼,你怎知我在此处?”她奇道。

阿曼目中笑意盎然,却只是不答,道:“走吧,我给你留了些饭菜,还在邢医长的小灶上热着。”

“可是…”子青转头望向方期,自是不好将他一人抛在此处。

方期忙摆着手道:“不碍事不碍事,你快去吃,不用管我。”

“你也还未用过饭食,不嫌弃的话,不妨过来一块吃。”三人仅有一把伞,子青左右张望着找雨具。

“那也好!”方期倒是一点也不与她客气,答应得甚是爽快,朝阿曼招呼道,“前日你我有些误会,莫往心里去啊!”

阿曼淡淡笑道:“青儿都不与你计较,我还计较什么。”

两人说话间,子青已然在马厩后墙上找到一件有些破损的蓑衣,往身披去,被阿曼一把又抓了下来,将蓑衣递给了方期。

“你生得瘦,与我同撑一把伞方便些。”阿曼道。

子青听他说的有理,遂便与阿曼同伞。方期自披了蓑衣,跟着他们,往医帐那边过去。

因下着雨,为免将饭食搬来搬去地麻烦,三人便就在小灶间用饭。这里挨着邢医长的医帐,原是为了他煎药方便,老头脾气古怪,非要有六个灶眼才肯,加上还得堆放柴火,故而虽唤作小灶间,其实里头颇大。

饭菜便摆在炉灶上,阿曼留得甚多,两人吃绰绰有余,三人吃倒也不嫌少。子青拨了小碗麦饭,浇了些许羊肉羹,立在一旁吃起来。

羊肉羹是和着萝卜一块烧的,阿曼不喜萝卜,边吃边挑挑拣拣,把零零碎碎大小萝卜块全拨拉到子青碗中。子青也不计较,来者不拒,一点不拉地全都替他吃净。

“你二人好像识得很久了,”瞧得出他二人关系非浅,方期朝阿曼奇道,“你是西域人,为何会来到我汉军?”

“高校尉还是匈奴人呢,这有何奇怪的。”阿曼满不在乎地瞥了他一眼。

“…倒也是。”方期点了点头,又去问子青,“你这身功夫是怎么学的?教习之人是谁?”

子青把口中饭食咽下去,答道:“家传的,我爹爹所教。”

“令尊在何处?不知收不收弟子?”方期忙问道。

子青还未答话,阿曼便已抢在头里替她答了——

“人家那是家传的,一代传一代,且只能传给长子,哪里还能传给外人。你瞧我识得她这么久,也从来没在她这里学过一招半式。”

“…”方期狐疑地望向子青,“那是我太冒昧了,原还想着你能教我两下子呢。”

子青忙笑道:“没那么玄乎,大家相互切磋指点也是应该的。”

阿曼没奈何地望了子青一眼,紧吃了几口,把剩下的饭往子青碗里一扣,朝方期道:“不如咱俩来切磋一下如何?”

“你?”

“嗯。”

“他与你比,如何?”方期问子青。

子青笑道:“初见时,我就差点死在他刀下,幸而他手下留情。”

忆起那时情形,阿曼眼中满是笑意。

99第九章平阳县(四)

光听着方期自是不能信服,丢下碗,抹抹嘴,朝阿曼道:“那我就与你比划比划。”

阿曼拱手笑道:“仅是切磋而已,点到即止,不必分胜负,如何?”

“成。”

方期退开几步,便在灶间内拉开架势。

子青捧着碗,退到墙边站着,又谨慎地将几个摆在灶头上的煎药瓦罐拉到身畔来,一并连油灯也拉了过来。

外间,雨水顺着屋檐往下流,伴随着电光雷声,玉珠串成线一般飞快地落着。

“阿曼,千万当心,若打破了东西邢医长可会着恼的。”子青提醒道,“你脚边那个篓子往旁边再踢踢。”

阿曼轻踢几脚,把竹篓子踢到柴禾堆旁边,看着方期,微挑下眉,连个起势都没有,便朝方期欺过来,双指如钩…

手指堪堪从方期眼前划过,他仰面让开,同时腿疾踢向阿曼要害。

阿曼不急不慌,双手正抱在方期腰上,顺势低俯□子,腿飞起一勾,整个身体便似弯弓那般,恰避开方期那一踢,脚后跟则重重扣在方期肩头上。

看在眼中,子青心知阿曼已经手下留情,否则所扣的便是方期的后脑,而非他的肩头。

肩头吃了一记痛,方期退开两步,笑道:“好小子,看不出你也是深藏不露。”

阿曼微微笑了笑,打了请的手势,自是这次请方期先出手。

“我寻常都用兵刃,这赤手空拳着实不惯,”方期低头拣了根细细柴枝,“权当是剑吧,你也捡一根,免得让我占了便宜。”

随意捡了根柴枝,阿曼掂了掂,轻飘飘的,虽不甚称手,但也只能勉强如何。

阿曼的刀法比起拳脚又是更上一筹,加上手底下有分寸,比自己强,子青自是不担心,只打量着周遭,看看可还有什么该收未收的物什。

旧日在羽林军中,方期也算是佼佼者,加上父亲兄长都曾跟随卫大将军出征,他也算是将门之后,弓箭骑射、剑法戟法都操练地颇为熟练。却不想直至来到军营之中,才知道此间卧虎藏龙,高不识他不是对手,子青他也不是对手。此二人倒也罢了,一个是校尉一个是中郎将,输给他们还算勉强可认命。现下,阿曼仅仅是个无名小卒,且还不是汉人,自己若败在他手下,便着实有些失了面子。

有了这般想法,方期便想着在兵刃上绝不能再逊色于他,攥紧柴枝,摆出起势。

阿曼轻轻巧巧地将柴枝在手中转了几圈,面上似笑非笑,脚步微微一错,便攻上前去。

他所捡的柴枝比起方期略短,与弯刀相似,适合于近身攻击。方期剑法颇为纯熟,因所用的兵刃为柴枝,易折易断,两人皆未用上力道,纯粹是比试招式而已。

雨声渐急,叮叮咚咚声不绝于耳。

两人打得也愈发激烈,方期身上衣袍倒有几处被柴枝划过,不免有所破损。倒是阿曼一袭半旧绛袍不见半点痕迹。

但见方期所持柴枝横扫过来,阿曼身有灶台抵住,退无可退,一脚踏上灶沿,身子借力腾空跃起。这灶间甚是低矮,他居然还能擦着房梁自方期头顶翻滚而过,轻巧落地。

房梁上经年累月的灰被他蹭了一下,噗噗而落…

阿曼丢了柴枝,扑打着身上灰尘,笑道:“不能再比划下去了,再比下去,灰落到药罐里头,邢老头又该骂人了。”

若是临阵对敌,方才他在自己身后,要置自己于死地实在是轻而易举,方期轻呼口气,缓缓转过身来,心中不禁有些许失落。

“没想到…”他笑容涩然,顿了顿,似乎不知道该怎么说,将子青与阿曼看了半晌,还是忍不住叹了口气道,“我这些年来就是个井底之蛙,哪里有脸来当校尉,真该回去再老老实实练上几年。”

见他妄自菲薄,子青口拙,也不知该如何相劝,便去拿阿曼望着。

阿曼笑道:“你当这些功夫蹲在家中能练得出来,都是生生死死间练出来的。就拿青儿来说,鬼门关前都转悠过几次…”

他的话着实不像在劝慰,子青暗扯了下他的袖子,示意他莫再说下去。

方期默然片刻,抬眼问道:“皋兰山那仗,听说惨烈之极,能说说么?”

子青呆楞了半晌,才缓缓道:“那仗死了很多人,满地都是血,断肢…汉人、匈奴人…”

雷声轰隆隆压着屋顶滚过,她仿佛间又听见那夜轰鸣的战鼓声。

“铁子,我的同伍兄弟,他敲出来的鼓声便像这雷声一般。”

“他也…死了?”方期问道。

“嗯,死了。”子青靠着墙慢慢坐下,回忆渗入思绪之中,“铁子在小时候为了救他落入井中的妹妹,在水中泡得太久,脑子便不如常人好使。箭他总是射不准,操练时常被人笑话。”

方期皱了皱眉:“这种人怎会被留在军中?”

“你不知民间兵役之苦,铁子是为了给娘亲治病,让人买来顶替的。”

“还有这等事?!”方期显然不知。

阿曼挨着子青也坐下来,冷冷一笑:“汉廷长年用兵,民间都已经快被榨干了,这等事也不算稀奇。”

方期长叹口气:“这样的人,要他去打仗不是去送死么。”

“他是鼓手,死的时候身上没有伤痕,是力竭而死。”鼓声在她记忆深处密集地敲打着,固执而坚持,那个几近力竭的高大身影一点一点地在脑中显现出来,子青颦着眉头,“我一直在想,若我是鼓手,只怕也做不到像他这般尽忠职守,这与身手好不好实在没有什么关系。”

方期听罢,静默许久,才缓缓点了点头:“你说的对,身手再好,也做不到像他那般。”

阿曼捅了捅子青,一脸的担忧与不满,道:“想一想也就罢了,你可别给我做出什么傻事来!”

子青没回答,低首微微笑了笑。

“记住了?!”阿曼不依不饶,接着捅她。

“…嗯,记住了。”

子青无奈应道。

又过了几日,霍去病自长安回来,与他同行而来的还有合骑侯公孙敖。他是在长安安逸惯了的,乍然与霍去病赶了两日的路回北地郡,公孙敖面色便已有些青黄不接,连霍去病夜里要为他摆接风宴的好意都推却了,只想着找一处地方好好歇息,缓缓气。

霍去病即命赵破奴去为公孙敖安置妥当,瞧着公孙熬拖着脚步的背影,笑着摇摇头,自回了大帐中。

帐中案上摆了个旧木盒,上面墨迹清秀,写明是转呈骠骑将军霍去病,也不知是何时送来的。霍去病边脱去披风,边随手将木盒打开,瞥了一眼,随即愣了下,内中是三根雕翎箭,还有一支毛笔。

紫霜毫,他忍不住笑了笑。几月前便命人回陇西营中医室去取这笔,不料陇西军营进驻了另外的汉军,原来医室之物早已不知被归置到何处去,他便命人再去细细寻找。直到现下,他才算是看到这支在去年秋天子青就应承做给自己的笔。

正端详着笔,赵破奴掀帘进来,压低了声音朝他道:“合骑侯怎么来了?”

霍去病眼皮都没抬一下:“你说呢?”

“他又要掺和一脚?”赵破奴唉声叹气,“将军你说他怎么就不能消停消停呢,莫不是卫大将军又为他说了情?”

“圣上的旨意,认了吧。”霍去病耸肩,“我都认了。…对了,让人把子青叫来。”

“他不在营中,过午时我才见他和方期等等人一块出营去了。”

霍去病眉毛一挑:“谁许他们擅自出营的?”

“今日是本月十五,将军你忘了,可以出营的。”

霍去病瞪了他一眼,没做声。

赵破奴似乎想起什么事,站着嘿嘿直乐。

“傻乐什么,说!”将军发话。

“将军,你猜方期他们带着子青那傻小子去做什么?”

“骑马打猎,要不还能干什么。”此地不是长安,要玩的话,花样实在有限得很,霍去病忽又觉得好笑,“怎得现下他们对子青没什么妒恨了?”

“没有,服气得很,那交情…”赵破奴接着嘿嘿笑,凑过来朝霍去病道,“我听说他们找了个姑娘,还是个老手,要给那小子开开荤。”

“什么!”

将军拍案而起。

100第十章二战河西(一)

原摆在案上的木盒被袍袖一拂之下摔落到地上,雕翎箭散在地上,赵破奴留意着将军的脸色,颇识实务地敛起面上笑意,连喘气声也略略控制了下。

似乎也意识到自己的失态,霍去病深吸口气,试着平复心情,终归还是恼怒,叱道:“子青才多大,根本还是个孩子,简直是瞎胡闹!”

赵破奴小心翼翼道:“他就是生得嫩些,其实也不小了,将军您在他这么大的时候,早就…”

话未说完,霍去病瞪过来一记恶狠狠的眼神,赵破奴赶忙收声。

“他们去了何处?”他咬着牙问。

“这个…详细的我不知道,我也就是昨夜里听他们顺口那么一说,说不定只是说着玩的,未必就来真的。”赵破奴试着安慰他。

霍去病扫了眼铜壶沙漏,此时才未时三刻,距离规定的归营时辰还有两个多时辰,心中愈发得烦躁难耐,皱紧眉头,在帐内来回踱了两个来回,猛得抬头吩咐道:“派人到各个营口守着,人一回来就来见我!”

“诺。”赵破奴迟疑了一下,“是子青?还是方期?”

“全部,一块儿出去的人全都给我叫过来,一个不许拉下。”

“诺!”

赵破奴快步退下,一出帐便暗自长吐口气,心下满腹疑惑,这种事在军中也不算稀罕,将军怎得这般大的怒气?

独自一人在帐内,霍去病只觉得胸中憋闷难当,低头时一眼瞥见地上散落的雕翎箭,微怔了怔,忽得意识到自己这股子怒气的由头着实有些莫名其妙。

子青,幼树般的身影在脑中愈发清晰,他焦躁地转了个身,却仍是挥之不去。再往深处,去想子青与女子的缠绵姿态,却怎么也想不出来,倒弄得心情愈发不适。那么个干净的孩子,怎能带他去沾惹风月,他思量自己的怒气该是由此而来,遂在心中又将方期叱骂了好几回。

铜壶沙漏,细细小小的沙线往下流动,似比平常还要慢上好几倍。

拿了册书简强逼着自己坐下来,霍去病仍是忍不住时而便抬头看一眼,无奈沙漏慢得让人着恼,让人很是疑心它是不是活得不耐烦了。

在最后一次看沙漏,发觉居然还未到申时,他终于忍无可忍地丢开书简,跃起身来,掀帘走到帐外,日光刺目,天色尚早,而并非是沙漏坏掉了。

不远处士卒们三三两两走过,他眯起眼辨认了一刻,并未看见子青的身影。

“将军,公孙将军抱怨天气太热,问军中可有冰块。”

一名军士小跑着过来,向他禀道。

霍去病面沉如水道:“你去找柄扇子给他,一柄不够就多拿几柄。”

“这…”军士僵在原地,显然这不会是公孙敖想听的话。

利眼一扫,霍去病不耐烦道:“他若还嫌热,就让他哪里凉快哪里呆着去!”

“…诺。”

此时此刻,军士看得出将军心绪不佳,没敢再问下去,抬脚欲走。

“等等,”将军唤住他,稍稍收敛了些许怒气,淡淡道,“…你去问赵破奴吧。”

“诺。”

稍远处围了一座鞠城,是几名未出营的校尉叫上三五士卒,正一块儿蹴鞠,玩得正在兴头上。

霍去病信步踱过去,围观的士卒们见是将军,自发自觉地给他让出一条道来,又连忙躬身行礼。他仅仅随意挥了挥手,示意他们免礼,只立在场边观战。

“将军,一块儿下来耍!”

场上的屯骑校尉,并其他几名校尉都停下来,笑着招呼他。

他淡淡一笑,摇了摇头,让他们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