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燎原道:“那你不说清楚?我还以为你自己喜欢黑的。”

宋野反问道:“你是不喜欢我给你挑的吗?”

这是已经有点不满了,曲燎原还没眼色地说:“我想用银色的。”

宋野拉起那只黑色箱子,就往门外走。

曲燎原:“……你去哪儿?”

“去换成银色的!”宋野道。

曲燎原意识到他好像生了气,忙追上拦在防盗门前,说:“你干什么?我用黑的还不行吗?”

宋野木着一张脸,把箱子就地一放,又转身回了房间里。

曲燎原只好拉着拉杆,把被宋野拖来的箱子拖了回去。

他掀了布帘,看到宋野坐在床边,低垂着头,周身弥漫着低气压。

“小野?”他叫宋野一声,宋野也没理。

他讪讪地走进来,动作很轻地把拉杆箱推到一旁,和那只银色的挨在一起,自己站在那里想了想,认错道:“我错了,你别不高兴。”

宋野抬眼,见他像罚站一样站在那,心里的郁气一下散了,也低了头道:“是哥哥心情不好拿你撒气,你没错,想用哪个用哪个吧,这也不是什么大事。”

曲燎原道:“不是,在商场你问我喜欢哪个,是我心情不好敷衍你,才说都行、随便,其实我喜欢银色这个……黑色也挺好看的……我用哪个都行,你挑剩下的给我。”

他伸手又推了推行李箱,万向轮灵活得很,两只箱子被他推得一起朝里面滑出去几公分,停下来时还紧紧挨在一起。

“我要是个箱子就好了,”他突发奇想地说,“别是个人,就不用上大学,也不用工作,你去哪儿,我就只管跟着你。”

宋野:“……你过来。”

曲燎原依言走到他面前站住,他仰头与曲燎原对望了数秒,抬手圈着曲燎原的腰,把人抱在自己身前,脸贴着曲燎原的胸前。他的呼吸声明显不对了,急促里有一点几不可闻的哽咽。

曲燎原没有动,眼眶刹那间也酸涩起来。

这是两个少年注定多愁善感的夏天。

最后宋野用了黑色那只,把银色的箱子给了曲燎原。

收拾行李的时候,曲燎原学着宋野的样子叠衣服、卷裤子,他平时做得少,宋野叠一下就等等他,或是过来上手教教他。

公大今年新生入学的时间是8月底,港大则是9月1日,曲燎原出发去北京时,宋野和他一起去首都,再从首都飞深圳。

曲家父母本来想送他们去各自学校,帮他们安顿好该安顿的事,让他们新入学的时候,不至于在其他同学有父母陪同的情况,感到孤单。曲大江对于要去香港还紧张了大半个月。

但最后这个想法,被两个大学新生拒绝了。

他们想一起单独待一程。

况且人生路,总有那么或长或短、或早或晚的一段,是孤独的。

第132章 告别与开始

正值开学季, 去北京的和谐号上, 一整节车厢一多半都是去北京各大院校报到的新生或返校的老生, 还有不少送孩子的家长。邻座之间的陌生人也互相交流着彼此的学校信息。

宋野和曲燎原也和坐他们隔壁的一位中国石油大学大二学长聊了几句,对方得知宋野去港大后,表示了一番惊羡, 又听曲燎原说是去公大报到,意外又不意外地说:“看你头发剪得这么短,就猜你是不是公大的。”

因为公大对学生仪表有硬性要求, 曲燎原自学龄后头一次剃了平头, 把头发剪得只有两三毫米长,和别人有着显而易见的不同。

中石大的学长还和他们说着听来的几个传闻:

“听说公大军训很苦的, 平时也和苦行僧差不多。”

“不过毕业以后就业挺容易。”

“学校招牌在公安行业很硬,据说省市级公安系统都能随便进。”

等等等等。

如果是从前, 曲燎原早与这学长热火朝天地聊起来了,但现在他的心思完全不在入学这件事上, 只想和宋野单独待着,还觉得这学长话多得有点烦。

结果是宋野与人家聊了一会儿,那话唠学长又和过道那边送新生的家长聊上了, 才放过他俩。

宋野和坐在窗边的曲燎原对望一下, 两人脸上都浮起苦笑。他们的心情,和车上其他新生要开始大学生活的兴奋是那么格格不入。

“我这头发是不是难看?”曲燎原摸了摸自己的脑袋,有点难为情地问宋野,“在火车站检票那会儿就好多人看我了。”

宋野道:“他们是看你帅。”

曲燎原伸手拉住他,两人将十指扣在一起。

一路上都没有再说话, 中午到北京西站,两人下车时,也一直牵着手,用另只手拉着各自的行李箱。

宋野特地买了晚上的航班,时间上比较充裕,可以先送曲燎原去公大报到。

公大的治安学专业分别有两个不同方向,曲燎原就读的是法制方向,上学地点在木樨地校区,另一个治安管理方向则要去大兴。

公大木樨地校区离北京西站并不太远,但没有直达地铁,出站后坐50路公交,一上车,他俩就发现,坐这趟车的多半是和曲燎原发型类似的年轻人。

他俩以前来北京玩,凡在交通枢纽或人流集散地坐公交,都会有戴红袖章的工作人员拿着喇叭提醒“小心扒手”。这趟车就没有。

一站后即到小马厂站,他俩跟着公大学生们呼啦一下了车,随着别人的方向步行几百米,就看到公大木樨地校区的大门。

“能记住路吗?”宋野道,“周末要是想回家去西站坐火车,倒是挺方便的。”

曲燎原说:“能记住,50路,一站地。”

进了学校,找人问路时,才知道在西站有专门举牌子接新生的老师,但他俩只顾着出来找公交车,都没有看到。

到公大礼堂办了报到手续,负责的老师以为宋野也是新生,还说:“头发不行,等下去剪了,不然晚上你们队长会拿推子帮你推平。”

曲燎原道:“他是我哥哥,来送我的。”

宋野又带他去缴费,到窗口刷卡的时候,让他自己输密码、在单子上签名,他这真是大姑娘上轿头一回,输密码的时候紧紧张张,生怕输错会被锁卡,那就缴不了费了。

搞完一应手续,分到了宿舍,他俩去领了曲燎原的被褥、生活用品和衣服,两个人还得连背带抱的才拿到了宿舍里。

宿舍里已经有别的两位同学在了,家长正帮着一起收拾东西,看发型判断出了曲燎原是舍友,听他说宋野是他“哥哥”,还夸了两句“哥俩感情好”。宋野帮曲燎原铺了床,简单把东西收拾了下,还和其他舍友聊了聊,知道人家从是哪里来的,也都是和曲燎原学同一专业。

曲燎原全程闷不做声地站在旁边,别人搭讪他,他也听不到,不想和别人说话,眼睛跟着宋野来回转。

一下午,安顿好了曲燎原,宋野也该出发去机场了。

因为是新生报到的第一天,校门口进出管得并不太严,曲燎原顺利跟着宋野出来,送他去坐地铁。

“我走了。”进地铁木樨地站之前,宋野笑着说,“曲警官,别哭丧着脸,上学第一天,要高兴点,回去别不理人了,和同学搞好关系。”

他倒不担心曲燎原刚才没理人会与同学不睦,曲燎原在生活中是个很讨人喜欢的人,至少在学生阶段,人际关系上不会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

刚才他买地铁票的时候,曲燎原帮他拖着箱子,现在也还没给他。

“我想……”曲燎原握紧了拉杆,道,“送你去机场。”

宋野:“……”

曲燎原用力睁大着眼睛,不然怕自己会哭出来,说:“让我去送你,好不好。”

宋野道:“我怕你自己回不来。”

“回得来,”曲燎原道,“我能记住怎么回来。”

宋野:“……那你去买地铁票。”

曲燎原一喜,忙跑去售票机前买票,点两下机器屏幕还要回头看看宋野,像是担心他自己会偷偷走掉。

买好了票,两人一起上了地铁。

一号线转二号线,都是乘客巨多的两段路,他俩被挤着挨在一起,也不说话,偶尔互相看看对方,很快又转开视线。彼此都很清楚对方在想什么,谁也不想说,同时也没必要说了。

最后转到了机场线上,地铁上比刚才空了很多。宋野把行李箱推在角落里,两人面对面,站在了这节车厢的尽头。

车体微微摇晃着,车窗外呼啸的。四周的乘客小声聊天的,闭目假寐的,低头发短信的。

曲燎原注视着宋野的双眼,宋野同样也望着他。

机场线是快轨线路,一出六环,就不再是地下线路。漆黑的窗外陡然间明亮了起来,八月末的阳光从两边的车窗外洒在他俩的身上,彼此的眼睛里倒影着一个灿烂的对方。

曲燎原忍了许久的眼泪霎时滚落了下来。

宋野的右手绕到曲燎原的后颈,将他压着抱进自己怀里。

曲燎原把脸埋在他肩上,哭声也不再压抑,几乎是嚎啕大哭,边哭边说着:“我错了,我不上学了,我也不要当警察了,你别走……”

车上的其他乘客都诧异地看向他俩。

宋野也哭得双眼泛红,只当看不见旁人的目光,道:“没事了,听话……哥哥爱你,哥哥爱你。”

首都机T3航站楼。

“回去先坐机场线,东直门换乘二号线内环,建国门再换一号线,”宋野问,“哪个方向记得吗?”

曲燎原低垂着头,眼睛鼻子通红,道:“苹果园方向,木樨地站下。”

宋野道:“对,别坐错方向,也被下错站,别和陌生人说话,别信那些要钱的聋哑人,都是假的。”

曲燎原道:“知道了。”

“哥哥得过安检了,”宋野道,“人太多了,再不进去要误机。”

曲燎原一步上前抱住他,又像想哭的架势。

宋野勉强笑道:“怕了你了,十几年没见你这么哭过。”

曲燎原道:“我爱你。”

宋野道:“哥哥也爱你。”

他俩一起到安检入口前。

“你要好好学习,”宋野接过自己的行李箱,说,“等我们能重新天天在一起的时候,我们都……”

曲燎原吸了吸鼻子,打起精神来听宋野要和说什么。

宋野顿了下,才道:“你比我更知道我们为什么要分开,是为了,长出翅膀。”

他们最后用力拥抱了一下,宋野转身,快步进了安检。

曲燎原在他身后望着他的背影,有种自己在这个时刻陡然间长大的错觉。

这是一次告别,也是为了开始。

准确地坐对了车,也没被人骗,顺利回到了第一天入学的学校。

进校门,校园里安静得好像一个人都没有,大二大三还在参加为了国庆阅兵而安保的训练,不在学校,可是今天那么多大一新生哪儿去了?

曲燎原到宿舍,也没人,下楼去看了看,被别人告知:“你新生吗?都去礼堂开会了,你怎么还没去?”

他忙飞奔跑去礼堂,在门口被几位穿警服戴着三级警监肩章的老师拦住,问:“叫什么?哪个大队的?”

曲燎原实话说了。

“是你啊,”其中一位老师出列,对他怒目相视,道,“成绩好就了不起是不是?”

上学第一天,曲燎原在自己班主任即队长这里,被挂上了“没有时间观念”的号。

第133章 军训和哥宝

礼堂里正在召开的是迎新大会, 不同于普通院校会给新生们几天适应环境、缓冲情绪的时间, 公大在报到的第二天, 就要正式开始为期一个月的军训,目的是使学生们尽快投入到公安大学特殊的氛围中去。

这和同为公大的团河校区比起来,木樨地校区是警务化管理方式, 已经算是很温和了。团河校区的军训,是在新生报到后由校方直接把新生集体送去郊区某军营,军事化训练一个月再送回来, 据说相当惨绝人寰。

散会后, 曲燎原跟着白天见过的舍友一起回了宿舍,彼此之间做过自我介绍, 认识了。

“明天就要上交手机,”其中一位甘肃的同学, 名叫金晓旭,上学晚, 比同学们年长两到三岁,长相憨厚,很靠得住的样子, 一副大哥口吻说, “都抓紧时间给家里打电话,和爸妈说清楚了,别让家长在家里挂念。”

有个舍友道:“公用电话那里排了好长队,明天早上早点去打吧。”

这年月不是多数人上高中就有手机的,并且随公大录取通知书一起寄到新生手里的还有新生手册, 里面明确说了军训一个月要上交手机,有的家长想得多,怕给孩子买了新手机,放在校方那里,可能会有遗失、磨损等等情况,干脆就没让孩子买,让军训完了再说。

金晓旭就没有手机,说:“明早人也不会少,你信不信,睡一觉会更想家。”

说是这么说,他也没去排队,在整理还没整理好的床铺。倒是另外两个舍友去排公用电话,还有一个有手机的,去楼道里给家里打电话。

宿舍里剩下三个人。

曲燎原坐在下铺自己床边,眼睛一直看看手表,还有不到半小时,宋野乘坐的航班就到深圳了。

和他挨着下铺的同学名叫尚扬,北京本地人,一口京片子,问他:“哎,曲燎原?你迟到那会儿,中队长在门口问你什么了?”

曲燎原实话实说道:“问我去干什么了,怎么没换衣服。”

别人都穿了下午发的夏款作训服,他从机场回来,也没有看到别人,到礼堂时还穿着自己的衣服。

“就这个?”尚扬道,“我看他当时那模样,都想揍你了。”

这才一天,就这么丢脸,曲燎原羞愧道:“是我自己没注意时间。”

金晓旭从上铺探头出来,问:“你们俩不给家里打电话吗?”

“我不打。”尚扬道。

“我……”曲燎原现在心态极度脆弱,怕听到高秀月的声音又再哭,那肯定要让家里担心他,道,“我明天早上再打。”

他拿了手机出来,想发条短信给高秀月,写了“我报到了,小野出发了,都好,我明早给你打电话”,又觉得不好,删掉重写“妈,我在新宿舍了,宿舍特别好,小野还没落地,等他落地我让他给你打电话”……

“你都用iPhone了?”尚扬又发现新大陆一样,道,“可以啊哥们儿。”

金晓旭又探头来看:“什么iPhone?”

尚扬道:“就他用的这个手机,拍照比相机清楚,上网还贼快,买来得几千块吧?国内现在还没得卖,得找人从国外带。”

金晓旭显然从来没听说过这个,震惊地从上铺围栏边向下打量曲燎原的手机。

“这是我哥的,”曲燎原道,“别人从香港买来送他的。”

金晓旭白天来得晚,没见到宋野,尚扬见过了,道:“就下午来帮你收拾东西那个?他回家了?专门来送你的?”

曲燎原道:“他去坐飞机了,九月一号他也开学,香港大学。”

这下尚扬也震惊了,道:“你哥也今年高考?他不会比你分还高吧?”

“他是我们省第二名,”曲燎原一说起宋野,一改刚才垂头丧气的模样,骄傲地介绍道,“他数学满分,英语一百四,理综两百八,他是拿了全奖才去港大上学的,港大面试他也是一轮就过了,英语口语特别厉害。”

金晓旭问道:“那他看英语电影,肯定不用看字幕了吧?”

曲燎原:“……”

尚扬对金晓旭道:“大哥,你是来搞笑的吗?”

金晓旭却是认真提问的,并不知道自己这话搞笑在哪里,道:“我高中英语老师说的,英语厉害了看英文片子就不用看字幕了,我英语就不行,才九十多分,怎么学也学不好。”

曲燎原意识到他可能是从教育欠发达的地区来的。

“我哥还真不用看字幕,”他仰起头对金晓旭解释说,“字幕组翻译习惯不一样,有的翻译也不太地道,有字幕还影响他看片子。我英语也不太行,不过只要好好学习,以后也能有他的水平。”

尚扬道:“拉倒吧,你哥可是去港大了,那边是全英文教学,就咱们这破学校,怎么有人家这水平?”

曲燎原道:“话不是你这么说的……”

金晓旭也道:“什么破学校?你别乱说,咱们学校还不够好吗?”

“好什么好?”尚扬一股怨气,说,“要不是家里非让我来,我才不来,只有疯子傻子,才想上这破学校。”

曲燎原和金晓旭齐刷刷看他。

尚扬道:“我不是说你俩……你俩因为什么来的?”

“我自己想来的,我想当警察。”曲燎原道。

“我也是。”金晓旭道。

尚扬:“……当我什么也没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