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新人七嘴八舌,老助理反而都淡定,“这有什么稀奇,你问问他平时的饮食习惯。这和内脏脂肪无关,饮食习惯不改,抽出来的迟早都要吃回去,就是有的人吃到皮下脂肪,有的人脂肪是真的被抽得差不多了,就吃到内脏脂肪里。”

这么说,今天这病人还算是幸运,至少还能再来做抽脂,如果吃到内脏脂肪,那就没办法了,田医师一边缝合一边讲,“也是吃太多了,内脏也挂不了那么多油啊,还是长回肚子里。我们这边这种客人太多了,哪有什么一劳永逸的?要靠抽脂来减的生活方式都有问题,能改他们也不会来抽脂了。”

“那还是过来加强的好点吧。”

“得看你说的是哪方面的加强了。”老助理说,“我们这边过来的,要么是真的胖,要么就是那种已经瘦得差不多,但有顽固赘肉的——这种还行,也是唯一一个返工率比较低的,不过也不好说,一般对身材这么在意的吃的都特别控制,一旦放开吃一阵子,那真是爆炸胖,啧啧啧啧,还很不好减……”

吸脂手术,说痛苦也还行,反正大部分都要全麻,睡过去起来以后,就是常规的术后麻痹,打进去的肿胀液流一流,束身衣穿几个月,一大块肥油就没了踪影,听起来是很吸引,所以这里常年穿梭着对体重很看重的人士,说到身形,倒是各种都有,这里也是各种错误减肥理念支持者最常见的地方,“能来这里的还好啦,那些真的断食、断碳、生酮饮食弄出问题的,都去内分泌科了。弄出厌食症的也不用来了,治不好就死,在家好好歇着吧。”

是的,至少能来这里的病人生理机能都还正常,但跟了一周手术,胡悦也不免有点泄气,她算是明白师霁的意思了——说她肯定是听不进去的,那就亲自来看好了,事实就是这样,吸脂本来就是个极为悖论的手术,毕竟每个人的肉都不是平白来的,吃出来的肉,吸走了总也还是会以其余方式长回来,如果能改掉生活方式,有这样毅力的话——又怎么还需要来吸脂呢?

年先生不是不值得同情,只是他太常见,不值得什么特殊待遇,他就是每个来做吸脂手术的超重者缩影,有没有狂食症,要紧吗?吸脂部大概是这句话的最好注脚——生活本来就是一场徒劳无益的挣扎,年先生去就诊的那个医院真没看出来他有进食失调?未必,只是,如果你因为这手术没意义就拒绝去做,那就真没手术做了。

“胡医生。”

“胡医生。”吸脂这一块,全麻的病人多,住院部也热闹一些,用餐时间从走廊过,各个病人都和她打招呼,又胖有瘦,最喜庆的往往还是那些来做微创吸脂的瘦子——他们大概是这一科最大的正能量了,任何技术都有两面,吸脂除了是胖子逃避现实的手段,一样也可解这些瘦子的心结:很多健身爱好者都深有体会,不管怎么练,身上总是有个地方的脂肪减不掉,稍微一放松,那里就又软趴趴。这种时候,现代科技就是他们的救星了,通过吸脂是可以精确雕塑体型的,把顽固脂肪吸掉的感觉,就像是垫过鼻梁一样爽,很多身材完美无瑕的健身教练也许都动过这种小手脚。

这就是科技发展的积极一面了,就像是癌症、艾滋病也正在被缓慢攻克,医学生对于技术的进步也一样有点本能的自豪,也许有一天,对身体来说,再也没有不可能,不再会有肉体带来的局限,医学能帮助病人越过自己的极限——

这是想远了,胡悦摇摇头,自失地一笑,和同事一起走去吃食堂。“师兄,你在这里做几年了?”

“三年多了,还是个住院医,混得不行啊。”

是人都知道她是师医生面前的大红人,下届住院总很快就要空缺,盯着这个位置的,可不止他们面部结构科,胡悦没想到潜在的竞争对手这么多,她有些慌乱地笑了,就当没听懂师兄话里的酸意,径自问,“那——你们手里就没有抽脂后成功减肥的案子吗?不会到最后,个个都回来了吧?”

“那当然不可能。”师兄也就是随便酸一句而已,胡悦背景虽然雄厚,但本人做事勤谨,笑容也可人,聊天和竞争终究是两回事。“有些人复胖以后,也就不信任手术了,这部分客人当然不会再回来——还有一些人出院就失联了,都没回来复诊,这病人就丢了。”

和欧美那种与医生挂钩的诊疗制度不同,这在中国很常见,胡悦理解地点头,师兄摸着下巴算了下,“反反复复回来做抽脂的,其实也不多吧,就十分之一左右,但这种会让人印象深刻,有些人真的,肉都快戳烂了那种感觉,还要回来坚持做——啧啧啧——”

听得出,他对这数据不是太留心,师兄更多是把病人当作了流水线上的躯体,他只关注这台手术好不好做,倒很少去想手术以后的事,摩了半天下巴,“要说原本很胖,通过吸脂瘦下来以后成功变身,再也没复胖的,Emmm……”

当然,绝不能说完全没有,医学生说话永远不会这么不严谨,“这就要看你把时间放到什么纬度了,一年内应该是很多的,但三年内,五年内,十年内呢?人生这么长,会发生很多事——真的说不好的。”

但,师兄的态度就已经说明一切了,想想也是有点让人绝望,受了这么多的罪,换来的只是片刻的安慰,“不过,至少抽脂完以后,还是瘦过,对吧,不来做手术就真的连这个机会都没了,所以还是挺值得的,我们有些病人就真的是瘦了,还有些,复胖了也值得啊,有个病人就是目标很明确,来生小孩的,她本来都胖得不能怀孕,连姨妈都不来了,做完手术以后,自己也控制饮食,230瘦到150,赶紧生了个孩子,后来又复胖到180,但也值得啊,至少有小孩了不是吗,妇产科那个老严笑我我就这么说的,不然月经都不来,生个毛小孩……”

胡悦依然含笑,但已经没有在听了,她的思绪,早已飘远:百闻不如一见,师霁想说的,她用了七天来听明白,已经是彻底明白。接下来是不是该找师父说一声,回归正轨?继续呆在这里扫肚子,她也有点吃不消,更重要,这一阵子她没去J'S,和老师的关系有所疏远,这和她想要的可不符合。

但是——可是——

师霁、田老师、师兄,他们的看法都一点没错,年先生想做,就该让他去做,医生就把自己当成工具,在整形美容科才是最合适的姿态,他能不能维持,怎么去维系,这是他自己的事,能成全他的愿望,就已经是一种关怀。

但胡悦还是——

再三犹豫,午休时间,她还是按下了那个早已暗自记下的电话号码。

她总是——

“喂,是年先生吗?”

电话接起来以后,她说,“我是……十六院的胡医师,你最近,有时间吗?”

第41章空洞

“我要……嗯,凯撒沙拉,匈牙利牛肉汤,一份安格斯肉眼排,五分熟,配菜就要土豆泥和西兰花,另外我要单点一份薯条,可以先上来吗。”

“好的先生,请问小姐要什么呢?”

“给我一份意大利面就好了。”胡悦说,其实她也有点饿,不过听到年先生的菜单,正常人都会有种腻味的感觉,“再来一杯苏打水吧,谢谢。”

“好的,没问题。”服务生合上菜单,重复了一遍点单,“凯撒沙拉、牛肉汤……”

“等等,我想了一下,还是再来份火腿配蜜瓜。”年先生打断他又加了一单,他搓搓手,对胡悦羞怯地一笑,“这个,习惯了习惯了,胃口大,嘴里不嚼点什么,难受,胡医生多包涵一下。”

“可以理解。”胡悦呷了一口水。

气氛有些尴尬,像是谁都在等对方主动说点什么,胡悦清了清嗓子,她还是有点儿犹豫,从医院到这里,凭的是不服输的一股狠劲,但真要开口了,想起冒的风险——这种事其实最好还是电话里说,年先生要找麻烦,没录音都可以不认,当面说也就比微信好一点,如果年先生私底下录音录像了呢?虽然看起来不像这种人,但南小姐和她家里人看起来又何尝会那么愚昧不讲理?

“那个,这是平时经常来的餐厅吗?”她问了个安全的问题。

“……是啊,我挺爱吃的,看体型也看得出来,一天不吃好吃的,我浑身难受。”年先生有点困惑,但仍配合,“我家就在附近,这一带的餐厅都吃遍了,什么餐厅都能给你推荐,你平时喜欢吃什么?”

再这样说下去,恐怕他会以为她这是主动求相亲约会的吧……胡悦摇摇头:年先生的话,多少也印证了她的猜测,家住市中心,这一片餐厅人均下两百的都很少,以他的食量,每个月怕不是伙食费都要数万,从谈吐来看,也受过良好教育,年先生的家境应该确实是颇优越。

“我对吃的很随便,大多都自己做。”她一语带过,“冒昧地问一下,您从小是不是不在父母身边长大?”

“呃……对呀,我爸妈一直在外地做生意,我是被外婆带大的,上高中他们才回S市定居。”年先生更疑惑了。

其实人世间真没什么新鲜事,大多病人的情况都和医生猜的一致,难的只是怎么去告知,胡悦点点头,“再冒昧地问一下,你和父母的感情,是不是因此——还有,外婆家里应该还有别的舅舅阿姨什么的,不止是你妈妈一个女儿,是吗?”

像是年先生和胡悦的上一代,有兄弟姐妹非常正常,胡悦甚至可以猜得更过头一点,“你是不是自己也有兄弟姐妹,而他们是从出生起就跟在父母身边的?”

越问越明显,年先生的表情就是最好的回答,他不说话了,手里拿着薯条啃,一根接一根,胡悦从心里叹口气,她说,“这个不是医生做的医嘱,必须先和您说明,我没有这个资质,当然也没有身份,就只是——就当是朋友和朋友之间吧,我想给你介绍一下狂食症这个疾病……”

心理疾病,成因多数复杂,暴食症、厌食症,这都是对体重极端在意衍生出的病症,暴食后的‘净化’行为就是铁证。而狂食症的成因和对体重的关注没有太多关系,更像是人类对于进食行为的依恋和移情,内心空虚的人总喜欢多吃一点,这样至少有一部分欲求可以饱足——这不是什么鸡汤式的名言警句,而是切切实实的科学事实,人在某方面的诉求得不到满足的时候,就会用另一方面的需求来替代,尤其食欲更是多种欲望的代偿,这毕竟是人类最容易掌控的欲望,爱人离你而去,老板炒你鱿鱼,亲人对你冷漠,生活颠沛流离,这都是个人很难更改的命运,但至少一个人总可以选择自己吃什么,怎么吃。

“不是每个人都会变成狂食症,但是这种心情不爽的时候,用美食解毒的心理,人人都有。”她尽量用客观的语气介绍,“有些人的倾向控制得不好,也许是生活中的一些际遇,让他们越来越依赖这种进食行为,到最后养成了习惯,即使困境已经解除,还是改不掉疯狂进食的习惯,这也是狂食症的一种成因……”

到年先生这一步,进食已经是一种习惯了,越是焦虑的时候越要多吃,如果克制自己不吃,也会引发焦虑,这种病当然是要治,而且远比抽脂术更该引起重视,如果控制不好,抽脂术白做这都是很次要的弊端,再这样吃下去,身体垮掉也是迟早的事。胡悦想要见面也是因为电话里不怎么好解释,至少她不好判断年先生有没有听进去,上次见面,她觉得他的精神状态也不是非常——嗯,健康。“这方面的专家,说实话,隔行如隔山,我是不怎么了解,不过还是要从心理咨询着手,你的经济能力没问题的话,我推荐你可以去这附近的几家咨询室,有个刘医生听说很不错,但不知道能不能约到时间……”

说话间,火腿蜜瓜端上来,被一扫而空,薯条也被一根一根慢慢咀嚼进了肚子,年先生吃东西的速度越来越慢,听得也越来越专注,他慢吞吞地说,“我都不知道还有这种病——我家里人都以为我就是贪吃——”

减肥肯定也是试着减肥过的,但不能不吃,有时候并不是馋,就像是胡悦说的一样,对进食行为已经有依赖了。年先生的家庭情况和胡悦猜得也八九不离十,“小时候在外婆家也挺不受待见的,那时候家里穷,生活费给得少,外公偏心我表哥,同姓嘛。做一碗红烧肉,肥肉要埋到饭里给表哥吃,不是没吃饱,但是就觉得,从小没有吃够过,一直都有点饿……”

从小和父母分离的孩子,都容易留下心结,性格会偏敏感封闭,尤其是大家庭由祖父母带,小孩子的安全感自然不如在小家庭里长大那么足,长到高中再回家的时候,家里已经有了几岁的妹妹,是从小一起跟着父母在外地带大的,“就觉得没有哪里是我的家,那段时间外婆也去世了……回外公那边也不是我的家了,从小就特别馋,但特别喜欢吃,觉得只有吃的时候能安心,可能是从那时候开始的。”

十几年前,社会才刚摆脱贫困,能吃是福,也没有什么心理疾病的概念,家里对长子也不无愧疚,早期没有及时控制,十几年下来就吃成这个结果,年先生掰着手指给她算自己减肥的历程,“那种减肥班、夏训营去过好几次了,没有什么用,就是忍不住要吃。后来我妈一和我说这件事我就……怎么说吧,也觉得自己不争气,只会吃,这么胖,没个人样,就更想吃,说多了,我就放弃了,她要怎么弄就随她,反正我自己就是吃,我怎么都要吃。”

凯撒沙拉上来了,菜叶子一根根被送进去嚼着,配一口汤喝下去,“她对我挺失望的,我说没有关系,反正你们还有妹妹啊,妹妹和我不一样,妹妹争气。”

年先生吃饭的样子不能勾引起食欲,“中间也放弃了几年,现在我年纪大了,又开始着急,说这么胖根本找不到媳妇。这次对我绝望了,不指望运动减肥了,想直接抽脂,一劳永逸。说是脂肪不能再生,抽出来就永远瘦了,再做个胃束带,看我以后还怎么吃。”

他切下一块牛排,把外焦里嫩的肉送进嘴里,边嚼边笑,像是在吞咽自己永远无法弥补的遗憾,“行啊,那就做呗,反正钱都是他们给的,我自己出去找工作也嫌丢脸,不让我做,那我就随他们,他们要我干嘛我就干嘛。”

“胡医生,问你——如果做了那个手术,还这样吃的话,会有什么后果?”

胡悦喝了口苏打水,她一点胃口都没有了。“束带可能会移位,后果可轻可重。”

“重的话,会死吗?”年先生突然问。

这一问,问得突然,但胡悦并不吃惊。“运气非常不好的话,可能会。”

“我死了,你觉得他们会后悔吗?”

年先生又切一块牛肉,和菜叶子拌在一起吃,好肉在嘴里嚼嚼就化了,但他却一直咀嚼,他盯着盘子很久,抬起头迷茫地问胡悦,“会吗?……我觉得不会。”

“……”

是不是每个肥胖症患者背后,都有类似的故事,体重不过是失控人生的表示,胡悦满口的苦涩,青柠苏打水的回味是这样的。

“我也觉得不会。”最终,她轻声说,“恐怕你父母根本没有意识到他们对你的伤害,在心里,这一切全是你缺乏自控能力的错。我建议你们在做手术以前,还是找个诊所做一下心理咨询——你看,如果要死得有价值,至少也该让他们明白谁该感到愧疚,对不对?”

这话说得荒腔走板,被传出去她真的就死定了,年先生自己都失笑,“愧疚有用吗?他们不会愧疚的。”

他对自己的家人倒是看得清楚,胡悦也无言以对,只能礼貌微笑,她的意大利面到了,她搅了又搅,都快搅成浆糊了也张不开口。这家店走情调路线,环境光不好,暗得就像是她现在的心情,一塌糊涂,一股如烟似雾的惆怅,难怪老医生都强调公事公办,难怪师霁言传身教,该怎么对病人冷漠。

话说到这里,已经是尽头了,他们有一会谁也没说话,只是默默进食,年先生把牛排吃完了,又点个提拉米苏。“胡医生。”

“嗯?”

他舀起一勺甜品送进嘴里,两颊蠕动,一边观察胡悦,“你是不是从小也没在父母身边?”

胡悦微惊,“……是啊,你怎么知道的?”

“猜的——你说那几句话的时候,表情有点不对。”

是吗?她摸摸脸,那看来她修炼得还不到家。“我也是从小父母就在外地,后来小学读完了才团聚的……”

说到这,她也不由笑一下,“但没几年就又回去了,家里情况比较复杂吧,我也是在外婆身边长大的,所以特别能体会你的心情。”

年先生没有细问,大概这种故事也是大同小异,他只是自嘲地一笑,“行吧,那我就更废物了,你看看,都是不在父母身边,那么多人不都正正常常的,还有你这样的——”

他冲胡悦比划了一下,又比比自己,“就只有我——”

“不能这么说,每个人的生活都不一样。”胡悦轻声说,“我们都有很艰难的时候,我是特别能理解你的心情,有很多时候,我也觉得——快坚持不下去了,有时候真的只差一点点就想放弃……”

年先生没说话,只是注视着她,像是迫切地想要知道是什么给了胡悦力量,让她能坚持下去,像是想要分润她的这一份坚强,而胡悦——她在他的眼神里也不禁想起了许多往事,她和年先生的成长轨迹截然不同,但孤独感却一般无二,贯彻始终,在这世上没有任何人能够帮你,那种仿佛被全世界抛弃的感觉——

是怎么挺过来的?

胡悦就像是又回到了那个噩梦里,四周全是迷雾,那么多眼睛盯着她的脚步,那么多张陌生人的脸——

她眼神迷蒙,轻轻地说,“因为我有必须要做的事。”

这句话,就像惊雷,一瞬间把所有迷惘劈开,她又回到现实里,和年先生面对面——他脸上有一丝惊愕,像是被她无意间流露出的情绪镇住,胡悦不禁莞尔一笑,把盘子推到一边,“吃完了吗?”

年先生坚持买单,但胡悦还是付了自己的钱,尽管意大利面她几乎没怎么动。从光鲜亮丽的格调餐厅一条街出来,骑上共享单车,在晚高峰的车流中穿梭,她还要回医院加加班,冬日的寒风拂面如刀,她拿围巾挡挡也仿佛毫无感觉,把车在楼下停好,穿过出来吃饭的病人家属,她挤进上行电梯,口袋忽然震了一下。

【胡医生,谢谢你】

是年先生的号码,他发的是如今已罕见的短信。

【那个刘医生的联系方式,方便给一下吗?】

胡悦注视着手机屏幕,微笑缓缓绽开,在一群各有心事叽叽喳喳的家属里笑得让人侧目,这微笑越来越大,渐渐地笑出了声,从电梯走出来的时候笑意依然未收,都吓着了迎面而来的师医生。

“疯了啊?”

应该是刚做完手术准备回家,他还是那副无懈可击的打扮,身材被大衣装点得更挺,师主任投来的眼神很怪异,像是指责她笑得过分灿烂,有碍市容。——唉,他一向这个样子。

但胡悦今天是不会去在意的,她现在正高兴,冲出电梯,抱着师主任的手摇了两下,无视他惊骇的表情,快活地叽喳起来,“老师老师,年先生给我回短信了——我不想在抽脂组了,你把我接回来呗——”

第42章自寻死路

“都听说了没?”

“什么什么?”

“那个谁——胡悦,又惹师主任生气了,那天师主任骂她一整个走廊的人都听到了,是真的发了大火!”

真的假的啊?师主任还用骂人?怕不是一个眼神过去就够把人给吓死了,大家稀奇的是师主任居然开口骂人,“胡悦怎么了嘛,捅了什么大篓子?不是之前就被发配到吸脂那边去端管子了吗,这还能惹到老板?”

“这就不晓得了,反正她现在可惨了,每天早出晚归的,大查房完了还要留下来加班,师主任叫她把前两周病历全部重写一遍,我看她这两周都别想9点以前回家了。”

这也是应该的,惹到老板了,人家多得是手段来针对你,听八卦的人顿了一下,“等等——师主任不是发大火了吗,怎么还把她从吸脂那边调回来了?”

这确实是个逻辑盲点,一个科室干久了,多少都知道师主任对新人的手段,不想转组?那就先去隆胸那边塞假体,撑得住还有吸脂,惹他不开心了,被踢去做苦活这是常规操作,就没听说过本来已经在吸脂组,居然依然敢惹火师主任,然后还能被调回去在身边打杂的,几个人互相看着都不说话,想说点什么吧,说不出来,不想说又纷纷觉得微妙。

“也是组里活真的多吧——之前是不是都是戴韶华跟的师主任手术啊?”

“没吧,反正还是和以前一样轮换着来——也都是去拉钩的,能做一下缝合就是捞着了,你还指望师主任给你说什么啊?”

爱教人的带教老师自然是受欢迎的,在师主任组里做事有福利,被拉去当苦工那就看个人自己的态度了,“师主任是真的整胡悦,还是只是对这几周的病历不满意?病历好多人写,就是会杂乱的,说不定没生气啊,就只是常规安排而已。”

“不不,那绝对是生气了,你们是没听到那天师主任骂她的声音,胡悦都吓傻了……”

午休时间快结束了,大家从食堂踱步回楼里,电梯一开,正好和女主角擦身而过,胡悦一脸匆忙,“哎呀哎呀快来不及了,我下午还有个手术——食堂还有咖喱鸡肉饭吗?”

这是食堂颇受欢迎的餐点,晚点去就要售罄的,几个小医生都很同情,“好像还有一点点,快去吧。”

“谢了啊兄弟们!”胡悦感激得不行,要不是时间有限,还真想给他们解答一下刚才听到的疑问——师主任到底有没有生气?

妈的,气爆了好吗?足足叮了她十几分钟,也就是因为拉了一下胳膊而已,这一阵气得暴风雨式叮人,害她只能夹着尾巴小心翼翼地做事,连大气都不敢喘,去J'S蹭车更是别想,大冷的天还是只能奋力踩单车,更不敢迟到早退,就唯恐引起师主任的注意,又要被骂……

惨是真的惨,胡悦打了一份咖喱鸡肉饭,边想边吃,她也冤得不行,平时为了病人顶嘴都没这么大反应的,哪知道随便拉一下胳膊老板就炸了?大清都亡了一百多年了,还这么三贞九烈的,真的有意思吗?

不过,现在想想,好像在她的记忆里,师霁从来没有和别人发生过肢体接触……

回想了一下接触中的林林总总,线索也是越来越多——一直以来都整洁得像是空房间的专属办公室,J'S和十六院这里,两边都是,如同新车的奔驰,更别提走了就和没人来过一样的门诊了。很多医生都有轻微洁癖,这大概是职业病了,现在留意下来胡悦才发觉,师霁极有可能是严重的洁癖患者,这样说的话,自己乱拉他的衣袖,他反应这么大也就情有可原了。

但,洁癖到这份上,还怎么展开人际交往啊……拉个手都这样,他就从没有谈过恋爱吗?从前读书的时候也这样?

上次喝完酒,胡悦是加了刘老师微信的,她也是等了好几天才找到个机会,拿血液科的新闻和他套磁,顺便不经意地问了下,“……读书的时候师主任也有洁癖吗?是我不注意了,可是老板这一次真的发了好大的火。”

她加了个哭哭的表情在后头,刘老师发回一个拍拍头的表情,“洁癖倒是一直有的,他舍友都被逼得直接搬出去住了,可能还没到你说得这么严重,但这种心理疾病,可能会因为患者的际遇有所加重,下次还是多注意。”

……所以说,从大学到现在,师霁就一直是个洁癖神秘人咯?原本家庭没有剧变的时候,性格可能还开朗点,但后来经过这许多变故,他来到S市,成为一名成功的外科医生,但也从此封闭了自己的心,再也没人成功走进冰封的大门……

说起来怎么有点琼瑶啊?她抖了一下,又不无焦虑——别人她管不了,这样的话,她该怎么接近师霁?可别和骆总一样,都共事十年了,看起来对师霁的了解也没比她多多少。

难道就真的没有别的办法走进师霁的心吗?!

……这么说有点怪,好像她对师霁有意思似的,当然这想法过分荒谬,谁都不会信,所以胡悦并没有慌,也没觉得怪,更不会自己有点小尴尬,只是吃得更快了点。囫囵扫完盘中餐,赶紧的跑回住院部,踩着点进的小办公室。“师主任,要去手术室了吗?”

“又迟到了!有没有时间观念!”某主任明显余怒未消,对她说话的语气都透着十二万分的严苛,胡悦缩头被叮,一句也不敢反驳,“对不起,对不起,师老师,是我错,没有早到是我的不对。”

不得不说,她还是有点眼色的,平时再怎么闹,这会儿这个缩头乌龟当得好,师霁想继续发怒都没理由,看了她半天,只好哼一声,“我先去手术室,这里你来处理,叫他们赶紧出去,不行就找保安。”

小办公室门口站着的两个人胡悦是早看到的,但上司哪会交代得这么清楚,这没头没尾的一句话就只能靠自己的悟性了——胡悦看了一眼,多少也知道是怎么回事:十九层的号都难挂,每次放号都是一分钟没,这好多人抱怨过了,最近医院严打黄牛,又在做系统升级,很多人有钱也拿不到号,或者不远花大价钱买号,干脆就直接到住院部来堵医生,强行求门诊,或者是求加号,或者就干脆是复诊懒得挂号了。

其实对医生来说,很多病人的复诊就是看一眼的事,挂号费也不多,所以来住院部他们也还算是配合,不过初诊直接在住院部这个就有点没道理了,至于师霁,更是不管初诊复诊一律挂号,复诊病人实在挂不上,再考虑加号。胡悦看着这对母女有点眼生,师霁也不像是认识她们的样子,就知道这多数是初诊患者了,她先把师霁的办公室门关上,歉然说,“不好意思,我们师医生从来不在住院部门诊的,请问你们是挂不到号吗?如果是面部结构问题的话,我们科还有好几个医生水平都非常不错的——”

这是常见的母女组合,女儿戴了个大口罩遮住脸,她心里大概有数——很可能又是在别的地方整容失败了,过来想做修复的,口罩这么大,应该是鼻子问题了,哎,这就是鼻子做坏了的后果啊,要遮住鼻子就必须得把整张脸都遮住……

“刚才师医生也和我们说了。”

这是对气质不错的母女,谈吐也斯文,穿着虽一般,但看起来知识素养不低,做母亲的虽有愁容,但语气还算缓和,“不过,如果可以的话,还是想试一试请师医生给我们看,我们的病情比较复杂,需要多科会诊——”

“那这个真的只能抱歉了。”胡悦一听就开始摇头,“我们主任从来不会诊的,时间真的不好安排。”

不过,多科会诊这在修复手术里还是比较少见,更多的还是结合到多处面部结构的整容手术,这才会联合会诊。单纯的鼻部整容修复,这不是面部修复就是重新整鼻子,还用不上多科会诊,她有点好奇心,“你们是什么情况?不介意的话,可以说说,我看看能不能给你们介绍相应的医生。”

在门诊做久了,真的看人都会精几分,见过太多钻空了脑袋,连门诊都不愿等,总是东看西打听的可憎面孔,这对母女真是文雅得让人感动,到住院部堵人可能已经是她们能做的极限了,被胡悦这么一回绝,居然没再纠缠,而是有了离去的意思。听胡悦这一说,才顿住脚步,母女对视一眼,女儿摇摇头,母亲叹口气,还是拉住了女儿,“我们的情况比较特别,如果找不到师主任的话,可能……”

她左右看了看,似有些难以启齿,“方便的话,能不能去刚才的办公室——”

“算了,没事的,妈。”反倒是女儿爽快点,这是她第一次说话,声音有点儿含糊,“没什么不可见人的,就这样吧。”

不顾走廊里来往的病人,她直接拉下口罩,经过的路人偶尔扫了一眼,顿时吸了口响亮的冷气。胡悦也反射性地退了一小步,“这——”

这是一张融化了的脸……或者说,正在融化途中凝固住了的脸,这姑娘的右半边面孔就像是蜡像被溶到了一半,皮肉没了支撑,整个挂了下来,皮肤也扭曲成了鲜粉色,牙齿当然是没了,只剩下左边还有零星的几颗,患者把头发撩起她才注意到,右眼也一样耷拉下垂,说得刻薄一点,这张脸可以直接去恐怖电影出镜,都无需额外化妆的——甚至它的可怖程度,都已经超出了恐怖电影所能容许的界限。

“这是化学烧伤啊?”她脱口而出,“这——可——但——”

“是硫酸。”母亲的嘴抽动了一下,但语气仍平静,“被……以前的男朋友泼的,我们想要请师主任给我们设计方案——在没分科室以前,他也是面部修复的专家,但是……”

这的确必须是多科室会诊才能解决的案例了,就胡悦能想到的就有烧伤科、面部重建、牙科,而且她还真不知道师霁以前也做面部重建,“你们是不是弄错了,我们师主任的病历我都知道,他好像没做过面部重建——”

“他做的。”她的不解被母亲误认为是推脱,她的眼神更黯淡了点,摇了摇头,像是因为错估了胡悦而有一点痛苦——但这痛苦也只是一点点而已,毕竟,她是早在生活的折磨中处惯了的人,她摇摇头,拍拍女儿的肩膀,“走吧,再想办法。”

他做吗?胡悦一头的问号,她不是把那十年的病历都整理过了?但不论怎么说,师霁现在的确是不做面部重建了,她们是从哪打听到的师霁是这方面的行家?

当然,面部重建和面部结构,其实就是一枚硬币的两面,做面部重建必须精通面部结构,反过来,能做好面部结构调整的,也一定能在面部重建方面提出建设性的意见,毕竟这两种手术都要求对面部解剖有极深的认识,也需求很高的外科手术水平。所以胡悦亦不能武断地认定她们的消息一定就出于误会,她只知道师霁现在确实是不做面部重建,也不可能跨科室会诊,她确实没什么能帮到她们的。

别说她了,恐怕全S市都没什么医生能帮得上忙吧,面部修复又不是什么热门科室,手术难度高、利润小、样本数也少,专家那都是凤毛麟角,当宝似的,本来她的硕士导师是可以帮得上忙的,但是他去国外交流学习去了,别的相熟的专家也一样难挂号,而且至少从手术时的表现来看……

唉,她这怕是找死吧?师霁本来已经看她那么不顺眼了,她再给自己找事的话,怕不是要真的被踢出组——可她还有好多事想做,这要是被踢出去该怎么继续?

她们也不是完全没别的出路啊,还是有那么一两个医生可以帮得上忙的,虽然……但是……

“那个。”

叫住她们的时候,胡悦自己都觉得自己是在自寻死路,但……

她叹了口气,还是堆出笑容,回身打开了办公室的门,“不如你们进来,慢慢地说——”

第43章三鲜饺子甜草莓

“师老师,你喜欢吃饺子吗?”

再烦人,也是自己养的狗,就是不让她跟手术,每天大查房都得遛两次,至少也得从办公区走到病房那么远的路。胡悦说话,师霁不可能永远不搭理——虽然他是挺想,但这条幼犬也挺有眼色的,最近处处夹着尾巴做人,头一次提起公事以外的话题,也问得讨巧,显然是经过精心选择。

师霁从嗓子眼里发出含糊不清的哼声,充满着纡尊降贵与漫不经心,幼犬搓着手跟在他身后,活像是抗日连续剧里伺候太君的二鬼子,“那个,你喜欢吃什么馅的啊,师老师?”

连称呼都是经心的,不敢再叫老师了,师老师说。“Emmm——”

“您好像是北方人,是不是喜欢吃酸菜馅饺子呀?”早就知道她不简单,脸皮是够厚的了,头回进科室,怎么可能三言两语就被气哭?现在师霁的态度绝没有比当时好多少,胡悦也亦步亦趋,跟在他后头自言自语,挺自得其乐的。“说来也怪,您是东北人吧好像,怎么好像没什么东北口音,听口音更像是——”

说是口音,师霁的发音也不像是S市这边人,她就没什么口音可言,胡悦纠结了一会自己放弃了,“说到东北,就是酸菜饺子,大连那边是不是还有海胆饺子?但还是酸菜饺子好吃呢,咬一口酸酸咸咸,好开胃的。”

“说这么多,你是要包饺子?”

钩子抛得这么明显了,再不接话就演不下去了,师霁不相信胡悦忽然间就想给他包饺子,这里的包饺子约等于是织毛衣了,他就……反正就姑且一接,倒是要看看她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

“是啊,上回没多的分给您了,挺不好意思的,这两天打算再包一次饺子,我想着给老师也包一份。——您要是中午出去吃的话,我给您带生的,回去烧个水一下就行了。”

“不必了,我家没餐具,从来没下过厨。”

连饺子也不会下,这大概算是生活一级残障了,但胡悦居然没嘲笑他,而是很殷勤地说,“那我就给您做了带来,连蘸料都有,微波炉打一会儿就行了,您就吃酸菜馅?”

礼下于人,必有所求,虽然他们的职级关系说不上礼下于人,但胡悦的谄媚还是有点可疑,还不知道真实目的的时候,最好的办法当然是别跟着她的节奏走。

——不过,事情是这样,有很多事,难不是难在道理不好懂,而是难在你做不做得到。师霁哼了半天,还是说,“你会做酸菜饺子?”

“以前没做过,但我可以琢磨呀,我还挺能做饭的。”胡悦笑眯眯的,一点也没有得意的样子,挺聪明,知道这会儿不能逗他的火。

“那还是算了。”师霁哼一声,“三鲜的保险点,酸菜饺子靠的是酸菜,离开东北,哪里能买到靠谱的酸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