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的,就没有说什么了。”小丫鬟的上牙齿和下牙齿磕磕作响。

都怨自己和比自己先进府的姐姐打赌赌输了。被派来给夫人禀告。

谁家的姐姐添了外甥不请妹妹去参加洗三礼?

夫人明显就是被娘家和姐姐嫌弃了。

如果夫人发起脾气来拿她出气,她可怎么办才好啊?

她急得快哭了。

窦明却挥了挥手,让她退了下去。

她如释重负。

疾步跑了出去。

内室就传来一阵“哐哐当当”砸东西的声音。

小丫鬟不由缩了缩肩,抬头却看见魏廷瑜走了进来。

她忙曲膝行礼。颤颤巍巍地退到了墙角。

魏廷瑜停在了门前。

窦明又在砸东西。

这已经不知道是第几次了。

第一次是她劝自己拿钱去打点东平伯,让东平伯给自己在五军都督府找个差事,自己拒绝了。

她哗啦啦把炕桌上的茶盅盖碗全都扫到了地上。

第二次是姐姐见他屋里服侍的丫鬟都换了,怕新进来的不懂规矩。把身边的一个大丫鬟送给他,她转手就将人给送回了景国公府。他找她理论,她却阴阳怪气地问他是不是看上了那个丫鬟,想留在屋里暖床?气得他甩袖而去,她也是像现在这样,在屋里砸东西。

第三次…他记不清楚了。

他只知道,母亲知道她把屋里的东西都砸了,心疼那些珍玩,把她叫去教训。她却冷冷地道:“我砸的是自己的陪嫁。又不是济宁侯府的东西。我都不心疼,您心疼个什么劲!东西砸了,再买就是。旧的不去。新的不来。”把母亲气得面白如霜,指着她半晌都说不出一句话来。

魏廷瑜不想进去受气。他转身往外走。

眼角的余光却看见了躲在墙角发着抖的小丫鬟。

他心里不由得一软。

这小丫鬟畏窦明如虎,自己心里何况不是如此?

魏廷瑜生出同病相怜的感觉来。

他停下脚步,温声问小丫鬟:“你叫什么名字?”

小丫鬟磕磕巴巴地道道:“奴婢,奴婢叫阿萱。”

“阿萱?”魏廷瑜道,“哪个‘萱’?”

小丫鬟道:“萱草的‘萱’。”

魏廷瑜有些意外,道:“你识字?”

“我弟弟读书的时候,我在旁边做针线,弟弟告诉我认的。”

魏廷瑜讶然,道:“你家既然供得起你弟弟读书,怎么会把你给卖了?”

小丫鬟辩道:“我签的是活契,十年后我弟弟就会来赎我了!”

她的眼睛瞪得大大的,黑白分明的眼眸仿佛清澈的泉水,能让人一眼就看到底。

又是个痴的!

魏廷瑜摇头,走了出去,忍不住低声吩咐身边的小厮:“你瞅个机会把这个叫阿萱的小丫鬟调到外院的书房里去,她这性子,在夫人身边服侍,只有死路一条。”

小厮悄声应“是”。

魏廷瑜去了田氏那里。

※※※※※

宋墨趴在床边看着熟睡的儿子,越看越觉得可爱,越看越觉得神奇。

他小声和问窦昭:“你说,给儿子取个什么名字好呢?明毅?希贤?凤翼?”

窦晤笑道:“不用这么早就取名字吧?先取个乳名吧?”

“那怎么能行?”宋墨嘟呶道,“他是我们的长子,乳名要取,名字也要取。”他苦恼道,“我觉得明毅和希贤都不错,可顾玉觉得凤翼好,至于乳名,叫‘元哥’如何?”

这孩子是长子,也当得起“元”字。

窦昭笑着点头,道:“这乳名取得好!”

宋墨得意起来,道:“那大名就叫明毅好了。”

“宋明毅。”窦昭笑道,“读起来也朗朗上口。”

宋墨见窦昭同意了,就“元哥”、“元哥”地叫着儿子。

儿子却很不给面子,皱了皱眉,咧开嘴大哭了起来。

宋墨窘然地笑。

窦昭忙安慰他:“元哥可能是饿了。”

宋墨“哦”了一声,讪讪然地退到一旁。

第四百二十六章 洗三

孩子的乳名报到宋宜春那里,他对着廖碧峰就是一阵冷哼,道:“只有给女孩子取名叫‘元姐’的,哪有给男孩子取名叫‘元哥’的,你去跟他说一声,就说孩子取名叫‘东哥’好了。”

廖碧峰笑着应“是”,回去跟宋墨禀了,宋墨只当没听见,依旧喊孩子“元哥”。颐志堂的人自然是照着宋墨的意思喊“元哥”,英国公府的人则当着宋宜春的面喊“东哥”,当着宋墨的面喊“元哥”。

陈曲水促狭,笑道:“本来孩子小,越是这么喊着越是能够驱邪避灾,可这‘元哥’、‘东哥’的,喊漏了嘴可就麻烦了,我看,一律喊‘大爷’算了,元哥儿是英国公府的嫡长孙,曾祖父又不在了,这样喊也当得。”

廖碧峰趁机起哄,道:“那就喊大爷好了,免去了很多的麻烦。”

有人献谄报到宋墨那里,宋墨虽然面无表情,却赏了那婆子二两银子。

这下子府里的仆妇都明白了风向,冲着元哥儿“大爷”、“大爷”地叫了起来。

府外的人听了不免奇怪,道:“那你们家二爷现在怎么称号啊?”

府里的人笑道:“还是称二爷。”

府外的人不免要笑:“这侄儿倒爬到叔叔的头上去了。”

“二爷这不还没有成亲吗?等成了亲,这称呼再升一等也不迟。”

通常被别人非议的总是最后一个才知道。

等宋翰知道的时候,这件事已经传遍了京都,被当成笑话讲了很久。

尽管如此,宋墨给孩子取的大名“明毅”,也只被叫了一个晚上——次日的洗三礼,升了乾清宫少监的汪格亲自到英国公府传旨,皇上给元哥赐名为“翮”。

宋墨和宋宜春诧异不已。

只有皇家取名,为了避忌,才会用这样么生僻的字。

皇上这完全是按照皇家的规矩在给元哥取名字。而皇上并不是个婆婆妈妈的人。自己的几个孙子还认不全,怎会想到给元哥赐名?何况这取名字向来是家中长辈的事,宋宜春还没有吭声,皇上倒越俎代庖了,虽说这是无上的恩宠,可这恩宠来得也太莫明其妙,让人心中不安。

宋墨接过圣旨,和宋宜春一起请了汪格去小花厅喝茶。

宋宜春就问汪格:“皇上怎么想起给我们家孩子赐名来?”

汪格和宋墨打交道得多。宋宜春这两年虽不受皇上待见,可到底是五军都督府的五个掌印都督之一,汪格自认和宋氏父子的交情都不错,也不客气,直言道:“皇上那边还等着咱家回去服侍,咱家也不和国公爷、世子爷绕圈子了。贵府的大公子这也是沾了东宫三皇孙的福气。昨天三皇孙洗三,皇上去了东宫,看着三皇孙白白胖胖,能吃能睡的,心中欢喜。就给三皇孙赐了个名。今天一早起来,皇上突然想起贵府的大公子只比三皇孙只小一天。今日要做洗三礼,就吩咐行人司的写了份圣旨,让咱家做了天使来贵府宣旨了。”

真的是这样的吗?

宋宜春很怀疑是宋墨做的手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