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

肚子接二连三的疼起来,几个人把美人阁的茅房都占满了。

这拉肚的感觉真心不好受,南安郡王实在受不了了,这不,差小厮来找苏锦拿止泻药救命。

苏锦,“…。”

杏儿,“…。”

真是服了他们几个了。

止泻药苏锦有,但并没有随身携带。

苏锦让小厮去找暗卫拿药。

小厮嘴角狂抽。

这一来一回的耽搁,他怕郡王爷几个会晕倒在茅厕。

小厮匆忙赶回王府,找暗卫拿了药,再送回醉仙楼。

南安郡王他们还在蹲坑。

不过这么长时间足够他们弄清楚北宁侯世子为什么给他们下巴豆了。

这是要蹲坑没时间,不然楚舜他们非得要把南安郡王打个半死不可。

昨天临时起意给北宁侯世子下药。

可当时去买药已经来不及了,南安郡王认识的人多,把药拿到了手。

可是他没问那药效果如何…

哐哐的倒在了酒里,北宁侯世子和周七姑娘喝下去了,也发作了。

只是药性太猛了。

周七姑娘承受不起,晕了过去,然后又发作醒过来。

最后,两人的洞房花烛不是睡床的,在浴桶里泡冷水待了一夜。

早上醒来,你对着我打喷嚏,我对着你打喷嚏。

没有直接给南安郡王他们下砒霜,已经是他这个做兄弟的仁至义尽了。

第八百三十一章 羊毛

马车从醉仙楼前路过,直奔皇宫。

苏锦做好了接连几日进宫等齐王的准备,但没想到她运气会那么的好。

今儿一进宫,就碰到齐王了。

她迈步进御书房,齐王正好出来。

看到齐王的时候,苏锦愣了好几瞬,险些忘了正事。

福公公迎接出来。

苏锦不常进宫,每回来都是有要紧事。

她这会儿进宫找皇上,皇上担心是不是出了什么事。

苏锦上前给皇上请安,皇上道,“是不是出什么事了?”

苏锦懵了一瞬,摇头,“没出事啊。”

见皇上看着自己,苏锦默默了加了一句,“就是想父皇了,进宫来给父皇请个安。”

嗯。

这一句话算是说到皇上心窝子里了。

就仿佛塞了块蜜糖进皇上的心里,福公公是眼见着皇上龙心大悦的啊。

那高兴的劲头比进贡了什么稀世珍宝还要让皇上高兴。

不过皇上的喜悦没能坚持一会儿,就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湮灭。

主动进宫是想他这个父皇了,那去东乡侯府不是想见东乡侯了吗?

苏锦去东乡侯府的次数可比进宫多太多了。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他这个父皇在自家女儿心目中还是没有东乡侯分量重啊。

皇上看了看时辰,不算早了,吩咐福公公道,“让御膳房准备吃的,公主陪朕用午膳。”

使唤福公公的时候,还给了一记眼神。

什么猪大肠,猪耳朵,猪头肉这些公主喜欢吃的菜不许端上来。

福公公心疼御膳房。

又要做公主喜欢吃的菜,为数不多知道的又不许端上来。

难怪御膳房管事和他诉苦,公主陪皇上吃一顿饭,他就要多几根白头发。

苏锦正事已经办完了,打着想见皇上的口号进宫的,这会儿皇上要留她吃午膳,她就不能走了。

好在御书房里书多,找本想看的书就能找半天了。

进出御书房的大臣看见苏锦在,也不敢说什么,继续和皇上商议朝政。

不过商议的事和苏锦还有那么点关系。

之前北漠公主曾送信来,邀请苏锦到北漠开铺子,苏锦趁机向皇上提出和北漠通商。

这事皇上答应了。

通商是件大事,皇上交给专门负责此事的大臣去办的,这么久了,事情也办的差不多了。

边关送信回来,说苏锦大肆购买羊毛。

一车车的羊毛从北漠拉进大齐,场面实在是壮观。

羊毛在北漠是低贱物,苏锦大肆购买,硬生生的让羊毛的价格涨了两成。

大齐官员不理解,他们和北漠通商是为了挣钱,是觉得有利可图,怎么到公主这里成了造福北漠百姓了?

这不是胳膊肘往外拐吗?

不敢阻拦,又不能坐视不理,大齐官员只好写了奏折送进宫。

本来这奏折是要直接送到皇上手里的,怕皇上宠爱苏锦把这事压下,左相当面呈给皇上,顺带聊聊羊毛的事。

嗯。

苏锦很懂事。

虽然聊的是她买的羊毛,她翻着书头也没回一下。

皇上问道,“锦儿,过来。”

苏锦拿着书移过去了。

皇上望着她道,“你买那么多羊毛做什么?”

“北漠地贫物瘠,我卖的东西又贵,买他们一点羊毛,北漠心里多少能舒服些,”苏锦道。

一…一点?

左相嘴角抽抽。

上奏的奏折里,公主买的羊毛至少有两百马车了。

为了屯放那些羊毛,还专门买了两座五进院子…

苏锦这么说,皇上觉得自家女儿处事妥当,有来有往,这生意才能做的下去。

通商,最后只你一人挣钱,招来羡慕妒忌,这生意迟早做不下去。

折损些利益,赢得北漠民心,这生意北漠皇室想中断,也得看百姓们同不同意。

左相违心的夸苏锦,然后道,“北漠虽然不及我大齐地广物博,但也有不少东西是我大齐没有的,比羊毛好上百倍不止,公主不妨…。”

苏锦笑了笑,“其他东西要,羊毛更要。”

左相,“…。”

这还有的谈吗?

没有了。

见皇上一脸疑惑,苏锦道,“那些羊毛是紧着父皇的三成利润买的。”

皇上,“…。”

福公公,“…。”

左相没差点憋出内伤来。

又见东乡侯一家子坑皇上了。

皇上抬手扶额。

他没想过要自己女儿的钱,但她也用不着全部帮他买成羊毛吧?

他要那么多羊毛做什么?

皇上心累。

他还打算问问,这时候,一小公公跑进来道,“皇上,不好了!”

“齐王在太后宫中晕倒了!”

皇上眉头一紧。

齐王见他的时候还好好的,怎么到永宁宫就晕倒了?

太后卧病在床,齐王又在永宁宫晕倒,于情于理,皇上都要去看看。

正好事情也商议的差不多了,除了羊毛的事…

皇上便摆驾永宁宫了。

苏锦自然要跟去的。

永宁宫内。

齐王晕在小榻上。

躺在床上养了好些天身子的太后忧心齐王的病,穿了衣服,没有梳妆在一旁看着。

太后脸色苍白,太医一收了手,太后就急道,“到底什么病,怎么会突然晕倒?”

太医道,“齐王好像是中毒了…。”

中毒?!

太后脸色一变,“怎么会中毒?!”

不止是中毒,而且中的什么毒,太医还查不出来,就更别提解毒了。

要是以前太医还敢举荐镇北王世子妃,现在却是不敢了。

太后骂了句庸医,要再传太医,瞥头就见皇上走过来,身后还跟着苏锦。

太后嘴张开了,想喊苏锦,最后还是道,“怎么惊动皇上了?”

“齐王晕倒,朕理应过来看看,正好锦儿也在,让她给齐王看看吧,”皇上道。

苏锦一脸不干不愿又不能忤逆。

坐到凳子上给齐王迈步,苏锦眉头拧的紧紧的。

看她的样子,太后心都提到了嗓子眼,皇上问道,“如何?”

“齐王这脉象…。”

苏锦犹豫的说了一半,停下了。

继续把脉,最后才道,“齐王和崇老国公中的是同一种毒。”

皇上眉头打了个结。

太后眉头也皱的紧紧的,许是知道有解药,所以太后脸色没有那么担忧了。

怕被人发现,太后又道,“确定是同一种毒吗?”

苏锦起身,“我把了两次脉,让太医再看看。”

太医上前把脉,道,“脉象和崇老国公的确实有那么几分相似,只是崇老国公的病症重,齐王的不明显,臣一时间才没能把出来。”

太医疑惑,齐王中的毒太轻了。

齐王身子骨又健硕,按理是不会晕倒的,怎么偏就晕倒了?

苏锦叹息一声,“看来给齐王下毒的应该和给崇老国公下毒的是同一拨人,好在齐王身强体壮,中毒又不深,短时间内不会和崇老国公一般,但也需尽快找到解药。”

第八百三十二章 刺客

齐王和崇老国公中的毒一样,没人能帮齐王解毒,这回,也没人再说苏锦故意不救人了。

她就算不救齐王,她能不救崇老国公吗?

皇上让人务必查出是谁给齐王下毒的,还顺腾摸瓜找出背后下毒之人。

皇上说这话的时候,太后想到什么,心头沉甸甸的,仿佛压了块秤砣般喘不过气来。

从永宁宫回御书房,御膳房就把御膳送来了。

二十多个菜,色香味俱全。

苏锦用完午膳就出宫了。

彼时,东乡侯已经听闻了齐王在宫里晕倒并被苏锦诊治出所中之毒和崇老国公一样的消息。

东乡侯是聪明人,听到这消息时就知道是苏锦弄的。

不愧是他的女儿,就是聪明。

东乡侯高兴了,就有人不高兴了。

头一个就是崇国公。

虽然没有亲眼见东乡侯府的人给齐王下毒,但用膝盖也能猜到,这事和东乡侯府脱不了干系!

是他疏忽了。

崇国公老夫人怎么死的,他没有忘记。

自打那以后,他去东乡侯府就格外的小心,唯恐被东乡侯算计了,到时候不得不交出解药来。

可他顾着自己了,却忘记了叮嘱齐王。

他为了救齐王妃去东乡侯府要挟东乡侯,结果要挟不成,送上门被下毒。

崇国公那个气啊。

解药他手里还有,可他哪来救齐王了,不救崇老国公,那就是不孝。

救了崇老国公,他必定会立苏崇为世子…

齐王被抬回府后,崇国公就去探望他,齐王中毒不深,在回府的马车上就醒了过来。

一府里主子主母都病倒了,齐王府上下都惶惶不安。

一个中了蛊,需要每日按时服毒,否则疼痛难忍。

一个中了毒,没有解药可解。

再加上封地漳州的事,齐王府已经成了皇上的眼中钉肉中刺了。

不说满朝文武了,就是齐王府的小厮都感觉到了危机,这京都是不能再待下去了。

屋内,崇国公道,“必须要想办法离京了。”

“如何离开?”齐王皱眉道。

东乡侯好不容易才把他匡进京,怎么可能轻易让他离开。

如果只是他一人,想走不难。

可别忘了,他是一家老小都在京都。

太后在宫里,想出宫都不容易。

还有齐王妃和莫承娴…

崇国公看着齐王道,“王爷以为留下就能护着她们了?”

齐王看着崇国公,搭在小几上的手攒紧。

闹街上。

苏锦出宫后,没有直接回王府。

街上热闹,苏锦和杏儿下马车逛街了。

她们从醉仙楼下路过的时候,不知道楼上包间内,南安郡王他们在醉仙楼小厮的搀扶下进的包间。

北宁侯世子气大了,给他们下的药拉的他们四肢发软,浑身无力。

回府的力气都没有了。

当然了,也不敢回府。

现在肚子是不疼的,谁知道待会儿肚子疼不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