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书记当了领导,就不召见我了。”

这是一句岭西官场中的寻常话,但是段英说出来就意味不同,她说了此语,又有些后悔,三分怨气三分赌气三分告诫自己:“都是要结婚的人了,说这些有什么意思。”

这时,侯卫东手机又响了起来。

曾宪刚声音很着急,道:“疯子,我是曾宪刚,秦敢被公安局抓走了。”

第470章 一波三折(中)

侯卫东道:“宪刚,我早就给你说过,大家生活已经很不错了,怎么还成津来趟浑水,现在撞上枪口,我都不知道说什么好。”

曾宪刚的妻子被害以后,他做了不少大事,好几件事情成了公安局悬案,当然这些事情都瞒着了侯卫东,从这一点来说,侯卫东并不是完全了解曾宪刚等人。

到了省城,曾宪刚与宋致成好上以后,算是将一个残缺的家补上了,他在省城做起了正当生意,发展得很好,渐渐地远离了那些刀光剑影之事,因此,当秦敢和曾宪勇要到成津来做磷矿生意之时,他偷着宋致成,为两人提供了资金,自已却坚决不参与这些事情。以前血的印迹太深刻,如今生活已经步入富裕阶层,曾宪刚实在没有勇气再次过那种动荡的生活。

不过,曾宪勇是和他一起打天下的换血朋友,他的事情,曾宪刚无论如何也不能怠慢,接到曾宪勇电话,立刻动身前往成津,在车上,他给侯卫东打了电话。

“疯子,你正前往成津的路上”曾宪刚一只手握着方向盘,一只手给侯卫东打电话。

侯卫东道:“秦敢的真实情况如何,你给我说实话。”

曾宪刚想了想,道:“说实话吧,方杰和李东方是成津一霸,他们有钱有势,比当年益杨的黑皮要历害得多,秦敢他们也是迫不得已,你还在沙州工作的时候,他就买了手枪。”

“哎,宪刚,你怎么不劝劝他,大江的事情我现在还历历在目,最好让秦敢远离这些事情。”

曾宪刚道:“疯子,我向你保证,秦敢买枪只是为了防身,绝对没有案底,还有一件事我要给你说,你到了成津当县委书记以后,秦敢和曾宪勇悄悄地借用了你的名义,方杰和李东方也就没有再去骚扰过顺发磷矿,他们这一段时间生意做得挺不错。”

“这事说来话长,你到了成津再给我打电话。”

侯卫东到了成津以后,与秦敢也通了两次电话,只是他事情多,并没有与秦敢见面,此时听说秦敢暗自借用自己的名义,便觉得事情被搅得有些复杂,说不定此事要被方、李两家利用。

放了电话不久,邓家春的电话又来了,他道:“侯书记,有个情况要给你汇报,关于秦敢的事情。”侯卫东道:“我马上回办公室,你等着我。”

打了这两个电话,侯卫东这才回到宣传部会议室,与朱介林和王辉握手,道:“我上午还有些事情,上午的采访就由梁部长全程陪同,中午我敬大家的酒。”

与段英握手之时,两人对视了一眼,眼中却是各有意味。

侯卫东当了县委书记以后,肩负着重大的任务,加上又与小佳和李晶有了一女一子,他反而将儿女情事暂时放下了,至少在当前一波三折的严峻局势之下,他并没有太多的心情关注男女之事。

“欢迎你。”

“谢谢。”

侯卫东与段英握手之后,又对梁逸飞道:“梁部长,今天来的都是贵客,一定要接待好。”

梁逸飞扶了扶宽大的眼镜,道:“侯书记放心吧。”又啰嗦地道:“中午在沙州宾馆,等你过来开席。”

在县里工作,如果市里部门领导来了,书记能出面作陪,这对各部门是一件很有面子的事情,一来说明领导对本部门重视,二来说明与县委书记关系好,梁逸飞在部门混了多年,当然明白其中的道理,所以竭力邀请侯卫东来吃午饭。

段英与侯卫东简短地交流以后,就退到几位领导身后,暗中看着侯卫东。

她离开沙州到了省报,对她来说,人生在几年的时间里有了一个彻底的变化,以前在县里之时还得仰仗着刘坤父亲,到了市里基本上就脱离了原来的生活,进了省报以后,她再看益杨的人和事,就带着些俯视的眼光,但是对侯卫东却不由自主地带着仰视。

段英经常回想起初出社会,在丝厂里随时可能下岗的忐忑不安心情,在她心里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在她的梦境里,还时常会出现下岗姐妹痛哭流涕的画面。

就在那一个灰色、焦躁夏秋季,她在益杨汽车站偶然遇到了侯卫东,这个充满着男人味道的男人,给了她激情,靠着其宽厚的肩膀,就不会惧怕外面的风雨雷电。但是,侯卫东终究只是别人的风景,两人如方向不同的铁轨,在人生的某个大站交汇之后,又很快分开,越来越远,最终只能遥遥想望。

“最后见一次面,就断了这一段永远没有结局的感情。”段英已经准备结婚,可是见了侯卫东还是控制不了自己的感情,默默地下了决心。

出了宣传部办公室大楼,侯卫东暂时就将王辉、段英抛在脑后,他给曾宪刚打了电话,“你现在到了哪里,到了成津以后直接到我办公室来?”

上了楼,见到一身警服的邓家春。

邓家春表面看上去是黑脸冷汉子,其实却甚为精明,他是成津县委常委、公安局长,是县领导,又是公安局领导,他在穿衣服注意到了一个细节:凡是县委开会,他一律穿警服,显示其公安局长的身份,而在公安局开会,他则穿便服,在满屋警服中别树一帜,用来突出了其县委常委的身份。

今天给侯卫东汇报工作,他穿了一件警服。

“罗金浩连夜审讯了秦敢,秦敢他咬定没有买枪,后来他要求见侯书记,说是你的侄儿。”

邓家春话说了一半,还有一件事情未说,罗金浩所带队伍原本出色地完成了任务,可是回来的路上出了车祸,致使方铁车祸死亡,这让给了罗金浩极大的压力,脾气也暴躁起来,在审读秦敢之时,见秦敢不肯老实招供,便忍不住动了手。

秦敢见势不对,就道:“我是侯卫东的侄儿,益杨县上青林的人。”

罗金浩这就停了手,问了些基本情况,也就信了,向邓家春作了报告,邓家春觉得此事有些麻烦,立刻就赶往县委。

侯卫东道:“我在上青林工作的时候,是独石村的驻村干部,秦敢的父亲秦大江是独石村支部书记,与我是很好的朋友,后来秦大江开了石场,当时益杨黑社会黑皮等人想控制上青林的石场,多次与上青林的几个石场发生冲突,秦大江被杀了,当时秦敢还在广东打工,从这个角度来说,秦敢自称我的侄儿,也不算错。”

邓家春闻言心中一动,道:“我查了秦敢的资料,他是去年到的成津,顺发磷矿一直与永发磷矿有矛盾,他买枪一事应该是事实,只是我们没有找到那枝枪。”他停顿片刻,道:“能否利用秦敢这层特殊的关系,让他作为内线,这样有利于整个案件的侦破。”

从内心深处,侯卫东不愿意秦大江的儿子介入成津的浑水之中,作为县委书记,他希望能尽快将成津涉黑势力连根拔出,就道:“秦敢曾经向外人说过我们的关系,是否合适作内线还要考虑,当然,我只订方向,不会干涉到公安机关具体办案,秦敢虽然与我有关系,但是你办案不必顾虑此点。”

侯卫东说这句话也是有所考虑,秦敢手中有枪应该是事实,但是公安机关毕竟没有在他搜出那把枪,因此多半不会对其采取进一步措施,而且,邓家春知道了两人的关系,也就不会为难秦敢。

邓家春又道:“在公安局,有不少人与磷矿有联系,据小罗讲,飞石镇派出所的那位联防员也和永发磷矿有关联,故意带了一条人岔路,所以我想让罗金浩亲自发展一些内线,单独掌握。”

在公安局里,有专门掌管内线的民警,这原本是公安局破案很关键的力量,但是邓家春以及罗金浩都理外来人员,谁是敌人谁是朋友还有待进一步观察,这也给破案工作带来了一些难度,邓家春也正在通过各种渠道建立自己的班底。

侯卫东道:“具体细节我不管,凡事你按照有利原则办理就行。”又道:“还是那句话,县委县政府对你充分支持,你尽管放开手脚干,如果需要动哪一位副职,你尽管提出来。”

邓家春一块石头也就卸了下来,急匆匆地回到局里,他要将方铁非法持有枪支的所有材料收集齐全,以应付极有可能到来的风波,回到了局里,他将罗金浩叫了过来,道:“我要见秦敢,亲自与他谈一谈,你去再看方铁的材料,一定万无一失,上得了台面,又能服人。”

十一点,曾宪刚也赶到了成津县委大院,杜兵在楼梯口等着他,直接将其领到了侯卫东办公室,侯卫东吩咐道:“我这里有事,如果没有特殊情况,不要来打扰。”

曾宪刚戴了一幅国外进口的茶色眼镜,将独眼很好地掩饰了,一件真丝T恤,一条牛仔裤,看上去即硬郎又时尚,与当日在上青林池塘打鱼形象完全不一样。

两人也未寒暄,侯卫东道:“上青林石场生意不错,你在岭西也还可以,秦敢何必到成津来搞磷矿,这里面水很深,能不能让他们退出去。”

曾宪刚最了解内情,道:“宪勇和秦敢两人胆子都大,路子也野,看到磷矿老板一夜暴富,也就动了心,这一次运气好,误打误撞买了一个富矿,现在投入已四百多万了,还没有收回成本,让他们退出去不可能。”

“疯子,你是县里老大,放不放秦敢,还不是你一句话。”

第471章 一波三折(下)

屁股决定脑袋,这是流行于岭西官场的着名谚语,既然流行,就有道理。

侯卫东如今是成津县主持工作的县委副书记,所处位置所承担的任务自然与曾宪刚不同,曾宪刚是从单纯的友谊出发,想放秦敢出来,而侯卫东心里想的事情就要复杂得多。

“宪刚,秦敢和曾宪勇在顺发磷矿投了多少钱?”

“我给了他们两百万,秦敢从上青林石场哪里拿了几十万,还贷了款,到了现在,总投入在四百来万。”

侯卫东又在心里考虑了邓家春的意见,道:“也就是说,秦敢和曾宪勇肯定不会轻易离开成津。”曾宪刚点点头,道:“不包括我给的二百万,这是他们的全部家当。”

刚才邓家春想让秦敢当内线,侯卫东还心存着疑虑,此时他就下了决心,“既然秦敢和曾宪勇深陷其中,也就是可以做内线。”

曾宪刚出了县委大院,就直奔飞石镇顺发磷矿,他和曾宪勇曾经一起做了不少大事,两人关系极为密切,听说了这事,自然急急忙忙地前往顺发磷矿。

“你的枪在什么地方?”

“昨天我带出去,后来接到厂里的电话,就藏在上青林,没有带回来。”曾宪勇道:“刚哥,磷矿确实赚钱,搞到一个富矿,几年就是千万富翁,正因为容易赚钱,就特别乱,每个矿都有护矿队,没有枪,镇不住人。”

曾宪刚道:“疯子在成津当县委书记,你还怕什么,有什么事情尽管去找他。”

曾宪勇点了点头,道:“你和侯卫东关系好,但是他和我没有什么交情,我去找他,也不知道他是否卖帐,所以这一个多月来,我还没有去找过他。”

“你得让秦敢去找疯子,疯子与秦敢感情不深,但是他绝对不会忘记秦大江,这一点没有问题。疯子现在当了大官,同以前相同肯定会有些变化,但是他人品好,绝对靠得住,小事别去找他,大事我们还得依靠疯子。”

曾宪刚又道:“你们可以暗地里放点消息出去,只要其他人知道顺发磷矿和侯卫东的关系,谁还敢动你们。”在车上,曾宪刚曾经给侯卫东提起过“秦敢和曾宪勇悄悄地借用了你的名义”,其实这事是曾宪刚临机一动编出来的,此时他才向曾宪勇密授了此事。

下午,秦敢这才回到了顺发磷矿,此时他已经同意了与邓家春合作,充当其内线。

同意此事,秦敢也有自己的考虑,一来自己将全部家当投入到了顺发磷矿,顺发磷矿是富矿,摆明着要赚钱,以后麻烦事情肯定不少,与邓家春合作可以得到重点保护,二来他可以借着邓家春的手,搞一搞其他磷矿,如果有机会再弄两个磷矿,就大发了,一辈子也就吃喝不愁。

曾宪刚、曾宪勇和秦敢聚在一起,曾宪勇和秦敢喝了一瓶酒,曾宪刚还是滴酒不沾,喝完酒,三人站在二楼的走道上,曾宪刚道:“我给你们说,以后磷矿安全还得加强,上二楼要加一道铁门,晚上睡觉把铁门关上,不准任何人进来。”

看着秦敢和曾宪勇的笑意,曾宪刚取下眼镜,道:“我这是血的教训,你们莫小看这些小事。”见曾宪刚一本正经,两人这才严肃起来。曾宪刚又道:“岭西现在流行监控系统,你们去买一套回来,有什么人靠进就一目了然。”

正说着,远处传来一阵密集的鞭炮声响。

永发磷矿,方、李两家来了不少人,在矿里放起了鞭炮,方铁的妻儿披麻带孝,在院中哭成了一团,磷矿的工人也聚在了院中。

在厂办公室里,方杰、李东方以及方杰的父亲方厚德正在商议着对策。

方厚德的人生分为两段,前五十年是脸朝黄土背朝天的社员,五十岁以后,他就从田土里拨脚上坎,游走在遍地开花的乡镇企业中,砖厂、煤矿、洗选厂,他都干过,当儿子方铁开起了永发磷矿,他这才正式当起了吃喝不愁的老太爷。

由于有了钱,他就在成津买了房子,最喜欢做的事情是到歌厅、洗发廊找小妹,年轻时家里穷,找了一位身胚蛮大声如洪钟的黄面婆,当时还觉得可以,在县城里去城里的女人睡过以后,就如一年没有沾过油星子的饥人突然尝到一块肥美的红烧肉,那种飘飘欲仙的感觉无以言表。

从此就迷上了这项运动,后来还远征到了沙州,到了沙州以后,他买了房子,找了一个十九岁的年轻妹子,过着神仙一般的日子。

而这一切,源于顺发磷矿带来的利益,当得知儿子摔死,他惶惶如丧家之犬回到了飞石镇。

“买把枪也不是死罪,在成津买枪的人多了去了,公安凭什么把人朝死里整。”方杰气势汹汹地道。

李东方纠正道:“谁说买了枪,拿出证据来。”

方杰道:“铁哥确实有枪,当时就查了出来。”

李东方道:“谁来证明有枪,光凭公安在说是不算数的,必须有相关文书及签字,如果没有这些,完全有可能是栽赃陷害。”他如此说心里是有底气的,长安面包车出了车祸以后,当时搜查的所带文书都不翼而飞,这就是反咬成津公安局一口的依据。

“方铁死得冤枉,方叔叔,不能轻易火化了,我们得讨为方哥讨个说法。”

方厚德一直哭丧着脸,耷拉着眼皮,已经失了分寸。

李东方见方厚德没用,站在窗子看了看外面,熊腰虎背的方铁妈正一把鼻涕一把泪地向着厂里员工们哭诉着,方铁妈在厂里管伙食,她是有名的刀子嘴,心虽然不是豆腐,可也不是毒药,在工人中人缘不错。

方铁妈被叫到办公室里,听到李东方这么一说,抹了一把鼻涕,道:“把娃儿抬到县政府去,不解决就不烧。”

李东方哼了一声,道:“找县里有什么用,这事没有县里同意,公安局也不敢随便抓人,婶子,直接把铁哥抬到市委去,在准备一些横幅,把事情闹大,如果市里不解决,就抬到省里去。”

方铁妈见自家男人半天不放个屁,骂道:“瞧你那个样,平时抬起鸡巴乱日,遇到点事就焉了,真不是男人。”方厚德涨红着脸,跳起来,道:“给大哥他们说,抬娃儿到市里去。”

李东方又道:“铁哥在殡仪馆,有可能公安局不准抬走。”方铁妈红着眼睛道:“谁敢拦着,老娘就给他拼了。”

方厚德、方铁妈以及方家亲朋好友开着磷矿厂的两辆卡车就朝县城开去。

县委,侯卫东从早上进入了大楼,就没有停过,除了与邓家春、曾宪通、朱介林、王辉、段英等人见面,还抽空子与闹情绪的政协主席经历聊了半个小时,中午在沙州宾馆与王辉等人共进午餐,吃过午餐已快两点了,他没有再回县委招待所休息,直接就回了办公室。

在办公室休息了十来分钟,副县长朱兵带着交通局长景渚涯来到了办公室,景渚涯是茂云市南铺区副区长景伟的堂弟,景伟与侯卫东在省党校研究生班是一个小组,两人关系还算不错。

景渚涯汇报道:“侯书记,新方案改道的地方太多了,需要征用的土地量很大,征用土地没有几个月拿不上来,是否考虑适当修改方案。”

成沙公路即将进入实施阶段,遇到的问题相当多,除了资金问题,土地问题就是当前最突出的问题,交通局长景渚涯作为公路的具体实施者,感到了巨大的压力。

“修公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我相信沿途老百姓一定会支持,关键是工作要做深做细,各镇主要领导要深入一线,走村入户进行宣传。”

侯卫东态度坚决地又道:“成沙公路方案经过了县委常委会审议,已成了定论,不能随意进行修改,否则县委常委会的决定就是一纸空文,我们一定要维持县委常委会的严肃性。”

景渚涯就有些愁容。

侯卫东当过益杨新管会一把手,知道大规模征用土地的难度,就对朱兵道:“朱县长,最近召集双河、河西、桔树三个镇的党政一把手工作会,专题研究征用土地一事,你们回去做些准备,在会上我们再制定硬性任务。”

布置了此事,侯卫东又追问了一句,“景局长,沿途三个镇到底涉及多少个村,这一段时间,你去接触过几个村支书和村委会主任?”

景渚涯作为县交通局长,按惯例,他一般只走到镇一级,而且只跟镇里主要领导见面,侯卫东问得如此细,让他始料不及,汗水一下就冒了出来。

侯卫东见他结巴,没有继续追究此事,语重心长地道:“景局长,如果朱县长时间来不及,你都要到各村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中间去走一走,了解第一手资料,做好沟通解释工作,如果我们浮在半空中,很难做好工作,如果扎根于基层,我相信一定能顺利推进工作。”

朱兵不禁感叹:“当真是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几年前,侯卫东还是初出茅庐的学生,求着交通局买碎石,转眼间,堂堂的交通局长在他面前就如小学生一般。”

下了楼,景渚涯抹了抹头上的汗水,对朱兵道:“朱县长,我先回局里开上会,然后就到桔树镇去,先找老高谈一谈。”

开完会,景渚涯就朝桔树镇走,桔树镇的公路是出名的烂,进入桔树镇不久,前面就有重车陷在大坑里,动弹不得。

景渚涯等了一会,觉得车里闷,下了车,朝出事地点走去,经过一辆大卡车时,见车上有都披麻带孝,还有哭骂声,无意中听到几句话,吓了他一跳。

第472章 余波未了(上)

景渚涯是成津县土生土长的干部,深知县情,听到对话,也就不再上前,慢慢地退回到车上,这才给侯卫东打了电话,“侯书记,我是景渚涯,根据你的指示,我回局里开了会以后,正前往桔树镇,堵车时,无意间发现了一个事,向你汇报。”

“嗯,景局长行动迅速,很好。”

“你注意观察情况,随时向我报告。”

侯卫东放下电话,立刻把委办主任胡海叫了过来,道:“接到举报,方铁的家属带着横幅前往沙州,要到沙州闹事,你通知飞石镇、信访办、公安局派人前往沙州,如果能在公路上把他拦截下来最好,如果追不上他们,就到沙州市委市政府去守着,务必将其劝回。”

胡海道:“派人去追恐怕来不及了,我建议让桔树镇政府和派出所出面做工作,不管采取什么办法,先把他们拦下来再说。”

侯卫东拍了拍额头,道:“你这个建议好,立刻通知桔树镇,想办法劝回这些人。”

胡海得令以后,急急忙忙就去布置。

在老成沙路上,景渚涯得到了侯卫东的表扬,心情格外高兴,他就下车吸烟,眼睛盯着前面大货车披麻带孝的人群,按照常规,成沙公路一堵车就是半天,今天却很快就将动弹不得的车辆拉了出来,不一会就恢复了交通。

他连忙又给侯卫东报告了情况。

在成津县境内无法追上方铁家属,侯卫东走到门口,对秘书杜兵道:“你去给胡主任说,成沙公路已经通车,通知桔树镇来不及了,在派出工作组的同时,向市委办和市府办报告此事。”

杜兵一路小跑去找胡海。

安排妥当,侯卫东这才空下来喝了口水,此时他感到前所未有的压力,这一次公安局的抓捕行动,是一次线索清楚的行动,战果不错,却也暴露出不少的问题:“第一是飞石派出所一位民警醉酒,联防员涉嫌通风报信;第二是抓捕方铁的相关文书不翼而飞,这肯定是八名刑警中的一位所为。”

“谁才是可以相信和依靠的力量。”侯卫东不禁发了些感慨,他是主持县委工作的副书记,有市委周昌全书记的大力支持,掌握着干部任免权,可是如今成津干部队伍与磷矿关系是千丝万缕,让他也有一种无力感。

此时,他对章永泰日记产生了强烈的共鸣。

正在脑海中想到了章永泰,桌上的红机突然想了起来,是市委常委、秘书长洪昂的电话。

“卫东,刚才接到省委办公厅的电话,沙州一中的老师章竹到省委去上访,市委已经派人去接。”

侯卫东只得苦笑了,由于是用红机电话,也就不存在泄密的问题,实话实说道:“秘书长,章家兄妹的心情我理解,可是处理成津问题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得抽丝剥茧、循序渐进,等水到渠成才能彻底解决问题,这事的关键问题是章家兄妹对市委和县委抱着不信任的态度,现在向两兄妹透露了市委真实意图,在没有解决问题的情况之下,他们也不会相信。”

洪昂道:“卫东说得对,这就是核心问题了,章家兄妹对市委县委不信任,这一点不解决,始终解决不了问题。”

出于保护章家兄妹的考虑,市委已经给章永泰爱人在市委家属院里考虑了一套住房,住房性质属于集资建房,优惠不少,由于量少,只有资格老的处级市直机关干部才能买到,尽管章永泰并非市直机关干部,由于他是因公殉职的正处级干部,把他的遗孀安排进市委家属院,市直机关干部也就没有太大的意见。

只是,章竹一直是处于校园较为封闭的环境之中,自视甚高,考虑问题却颇为偏激,他将市委的善意理解为收买,便坦然采取了端起碗来吃肉,放下碗来骂娘的做法,等到母亲搬进了市委家属院,他就带着材料到了省委讨要说法。

事至此,侯卫东只能迎着困难顶上去,道:“秘书长,我再找章松谈话。”

洪昂知道事情的根根底底,也感到事情棘手,道:“周书记作出了指示,他要求一定要安抚住章家兄妹,切实保证两兄妹安全,我的意见是想办法迂回攻关,找独立于政府的第三人出面,只是这人不好找。”

侯卫东脑中灵光一现,道:“上一次章松去找过省报记者王辉,说明她对王辉很信任,王辉是资历深记者,和我关系不错,他理论水平高,又在采访章永泰,由他出面效果应该不错。”

洪昂对这个提议也有兴趣,不过他马上想到一个问题,道:“你如何给王辉提这事,即要将事情讲清楚,又不能暴露市委的意图,这个分寸一定要掌握好。”侯卫东略为沉吟,道:“秘书长,我会注意方法,不会暴露市委的意图。”

两人在电话里商量了一会,洪昂最后同意了侯卫东的提议。

下午五点左右,宣传部长梁逸飞接到了胡海电话,侯卫东要宴请王辉一行,此时沙州宣传部副部长已经回沙州,王辉自然就成了主宾。

六点钟,王辉等人来到了县委招待所,委办主任胡海将王辉、段英、杜成龙安排进了包间,先由梁逸飞陪着,他亲自到后院来请侯卫东。

侯卫东正在楼下邓家春的房间里,两人泡了一壶茶,点燃两枝烟,聊着。

一次并不太复杂的抓捕行动,搞出了这么多事情,邓家春颇为恼怒,道:“侯书记,我当了几十年公安,第一次遇到这么窝囊的行动,成津公安队伍千疮百孔,必须要整肃队伍,不下猛药,老虎就要变成病猫。”

侯卫东面临着同样的问题,而且范围更宽,牵涉面更大,他抽着烟站在窗前,看着围墙外的绿树,道:“谁是可以信任的人,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难题。”

“我曾经想过从外地多调干部,经过一段时间,我认识到多调干部解决不了干部队伍的问题,还是得立足于本地,成津是共产党领导下的成津,大部分干部是好的,这就是我们工作的基础。”

“从这个意义来说,我们要当伯乐,从当地干部中找到人才,当然,我们两手都要硬,对个别坏分子,必须严惩,不能心慈手软,不能养虎为患。”

邓家春道:“飞石镇的那个联防员,立刻清除,那位醉酒的值班民警,停岗,如果查出谁拿了搜查证等相关文件,开除。”

这时,侯卫东看到胡海走进了院子,他回头对邓家春道:“两位民警都没有生命危险,这是不幸中的大幸,如有必要,就送到沙州医院,别吝惜钱。”

进了县招待所的餐厅,招待所长胡永林站在旁边咧嘴笑着,侯卫东朝他点了点头,就进了雅间。

王辉道:“侯书记,你也太客气了。”

侯卫东在首席坐下,道:“一般的同志中午陪一陪就行了,王主任不同,我们是老朋友,中午那一餐算是代表着成津县委县政府,这一餐就是代表我本人了。”

他又笑对王辉道:“王主任,早知道要来成津工作,你写那篇调查报告的时候,就应该为成津多多美言。”

王辉在数年前写了一篇关于岭西全省开发区的调查报告,益杨新管会出了风头,可是成津开发区就被点了名,这篇调查报告发表以后,全省保留了十六个开发区,成津开发区被撤销。

“呵,我也是无心之为,不过实话实说,当初成津开发区确实不成样子,茅草比人还深,办一个狩猎场都可以,如果侯书记重启开发区,我一定会唱赞歌。”那篇调查报告是王辉得意之作,提起此事,他颇为高兴,顺便也捧了捧侯卫东。

段英换了一条紫色长裙子,以前在益杨之时,她从来没有穿过紫色长裙,到深圳出差,逛街之时偶然间发现了这条长裙子,心中着实喜爱,这次到成津来,她神差鬼使地将这条紫色长裙带了来。

侯卫东虽然一直在与王辉说话,眼角余光却不由自主地瞟着段英,这一身紫身长裙极配其气质,让她显得高贵而性感。

与王辉说了会话,他这才将目光正式转向段英,道:“段英在沙州日报工作过,对沙州各县情况很熟悉,希望也多为成津多鼓劲。”

在这种场合下,段英尽管有许多话,却也只能说着官话。

摄影记者杜成龙在一边突然道:“我记得侯书记的爱人与段英是同学。”

这是一句普通的无心之语,可是侯卫东与段英关系特殊,一般不轻易提起这个让人纠结的话题。侯卫东反应迅速,笑着道:“所以我说大家是老朋友,你们要多为成津宣传,不仅要宣传章书记,还要多多宣传成津。”

段英心尖如被鹅毛轻轻划过,她低着头,喝了一口小杯装着的排骨汤。

第473章 余波未了(中)

段英一边听着侯卫东、梁部长、王辉、胡海等人天南海天地天,一边小口地喝着排骨汤,排骨汤炖得很浓,香气扑鼻,她却吃得好没滋味。

她在省市县三级报社都工作过,对众人闲聊的内容也熟悉,平时这种情况,她还会不时地插嘴说上两句,可今天实在提不起兴致,见到王辉谈兴甚高,在心里暗恨道:“王主任废话这么多,以前怎么没有发现。”

侯卫东心里惦记着章松的事,等到晚餐要结束之时,他对王辉道:“王主任,等会你到我房间去坐坐,我有事要和你商量。”说完之后,他对胡海道:“梁部长、胡主任,你们陪段记者和杜记者去搞搞活动,工作固然重要,也得有休息的时间。”

他站起身,对段英和杜成龙道:“抱歉,先走一步。”

段英此时已有了男友,对于与侯卫东相见,心里亦是矛盾得紧,一会想单独见一见侯卫东,一会又不想见他,今天晚餐之时,侯卫东似是热情礼貌周到,实际上却暗有拒人于千里之外之意,等到晚餐结束,好不容易有单独见面的时间,他却只邀请了王辉一人进后院商量事情。

她的心情原本就如一团乱麻,此时就有些受伤了,经历了这么多事情,她也很能控制情绪,虽然心脏仿佛在“滴答滴答”地流血,表情仍然带着职业性的矜持微笑。

等到侯卫东与王辉离开,县委办胡海主任道:“段记者、杜记者,吃了饭活动活动,招待所里有卡拉OK厅,音响还勉强能用,去唱两首,舒筋活血。”

段英摇头道:“谢谢胡主任,今天累了,你们玩,我回宾馆休息。”

胡海在吃晚餐之时,眼角余光一直在瞟着紫衣段英,他心里明白,对于省报的美女记者,只能过过眼瘾,顶天跳跳舞,骑在身上的事情是一辈子不能想的,因此,他就拿着侯卫东的令箭极力地邀请段英和杜成龙去唱歌。

胡海不死心,继续游说:“段记者,不能不唱歌,等会侯书记知道了,要批评我的。”段英心情不佳,还是婉拒道:“梁部长、胡主任,我确实累了,谢谢了。”

段英不唱歌,杜成龙也就觉得没有意思,胡海的提议就自然落空。

看着段英上了车,胡海吞了吞口水,道:“他妈的,不知那个狗日的有福气和这种风骚女人睡觉,他妈的。”骂完后,又想:“如果有一天和段英睡一晚,那当真就是快活似神仙。”

他又对梁部长道:“老梁,他们不唱,我们两去沙州宾馆,你把戴玲玲叫上,我让谷枝过来。”

梁部长推了推宽大的眼镜,表示同意。

侯卫东与王辉并排着走进了后院,守门的警卫热情地道:“侯书记好。”侯卫东随手摸了一枝烟,递给了警卫,道:“老赵,抽枝烟。”老赵也来客气,接过烟,就美美地抽了起来,道:“侯书记,侯所长什么时候到成津来,我请他喝酒。”侯卫东道:“他这人,守着吴海的外孙,哪里都不肯去。”

聊了几句,侯卫东和王辉这才上了楼。

“刚才那门卫与侯叔认识?”王辉见到那门卫气质与普通门卫不一样,在侯卫东面前也是落落大方,有些好奇地问。

侯卫东有意将话题朝章松上面引,就道:“你可别小瞧了老赵,他是正儿八经的公安,与我父亲都是同时代的人,按辈份说起来,邓家春算是他们的小辈了,如果不是被伤了脚,成了跛脚,早就是公安局的领导了。”

王辉笑道:“当领导确实不一样,当门卫的都是老公安。”

侯卫东一边走,一边介绍道:“这个后院住了三家人,我和副县长朱兵、公安局长邓家春,邓局长当刑警的时候与老赵有交情,就特意给老赵安排个轻松的工作,门卫三人,二十四小时轮班。”

王辉猛然间想起了章永泰的日记,暗道:“侯卫东看过章永泰的日记,他表面上不信章永泰是被人暗算,其实心里已经信了,否则不会将后院搞得如此警卫森严。”

两人上了楼,坐定,侯卫东道:“你和章书记熟悉?”

“章书记还在乡镇当党委书记的时候,我还是年轻记者,年轻气盛,去揭露一件假种子案,差点走不掉,幸亏遇到了老章,大概是八五年的事情,以后就成了好朋友,是比较纯粹的朋友。”

“章书记因公殉职,是成津、沙州的巨大损失,市委周书记甚是痛心,听到此信息,流了眼泪,这是我唯一一次见到周书记流眼泪。”侯卫东此时已将章永泰的日记细细地读完,心中对这位一心为公、嫉恶如仇的县委书记充满了佩服,只是他的工作思路与章永泰大刀阔斧的工作习惯略有不同。

王辉也就跟着唏嘘。

又聊了一会,侯卫东就挑开了话题,“章松前一阵子跟到省报社来找你反映情况,昨天章竹又到了省委,这事很麻烦。”

“我看过章书记的日记,很理解章松作为女儿的心情,她这样做无可厚非。”

侯卫东斟酌地道:“尽管无可厚非,却是于事无补。我作了一个假设,如果,我说的是如果,章永泰的日记是真实的,那说明成津害死章书记的势力很强,章竹、章松四处上告,处于明处,很有可能会惹火上身,我想章书记不会想到让自己的子女去对付黑恶势力。”

他特意强调道:我说的是如果,假设的前提,可是如果这个假设不成立,章家兄妹所做事情其实是扰乱成津的正常发展,章书记在九泉之下也不会心安。

王辉经验老到,他隐约猜出了侯卫东的意思,静静地听着下文。

“换一个角度,即使真如日记所记,这也应该是沙州市委市政府的事情,章家兄妹是没有能力与黑恶势力作斗争的,还得依靠组织的力量才能铲除黑暗。”

“而且,章书记与周书记关系挺好,于公于私,于情于理,周书记也不会对章家的事情袖手旁观,但是现在是法治社会,一切得讲证据,章书记的日记只能算作线索,而不能成为证据。”

侯卫东选王辉作为中介人,除了他是章永泰好友,能得到章家兄妹信任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因素:王辉是省报派到成津写稿子的主要执笔人,手里有向上反映的渠道,若他不支持理解市委县委的工作,事情就会变得更加复杂。

王辉点头,“我明白了。”

他脑子里飞快地转动着,随着侯卫东的叙述,逐渐将成津的事情连在了一起:“章永泰出了车祸,侯卫东就调到了成津主持县委工作,邓家春成为公安局长,而常务副县长李太忠被调到沙州任城管局长,这些人员调整很有深意。”

暗道:“周昌全这样精明的人物,肯定会相信章永泰的日记,却又不便于大张旗鼓地追查此事,所以他派出专职秘书到成津。”想通了这一点,前后之事就融会贯通了,“章永泰虽然作风强硬,却是粗中带着细,章家兄妹现在还看不透此事,比其章永泰就差多了。”

王辉又试探道:“听说昨天晚上成津公安局搞了缉枪活动。”

“王主任消息倒是挺快。”

“我们当记者的都是天生的狗鼻子。”其实王辉今天并没有时间出去,梁部长一直陪着我,小杜出去转了一圈,就听说了此事。

侯卫东见王辉知道了此事,也不隐瞒,道:“沙州公安局打掉了一个贩枪团伙,根据线索查到了成津,昨晚战果颇丰,不过也留着遗憾。”

听了整个事情经过,包括方铁家人去上访之事,王辉心中已如明镜,只是侯卫东一直不点破,他也就玩起哑谜,道:“侯书记是让我劝劝章家兄妹,不要再上访。”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这事就拜托老兄了。”